別以為你能置身事外
別以為你能置身事外

作為人,對他人不幸的同情,本來是一種本能,可是,好像這種本能正在悄悄地消失。
那些活在歲月靜好的世界中的人,或許他們沒有遭遇險惡,自己沒有遇到不公平,所以,他們看不到這個世界殘酷險惡的一面。
或許,他們遭遇過,但是,他們覺得自己身份卑微、實力弱小,所以無力抗爭,只能默默承受,在茍且中掙扎。
或許,即使他們遭遇不幸,因蒙昧而不知道到底是誰導致的,只能長嘆一聲:為什么蒼天給我這樣的命?只怪自己命不好,認命了。
或許……
許多人不明白,生活在同一個天地的人們,即使彼此之間陌生,即使彼此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如果發(fā)生危及眾生的災難,比如干旱、洪澇、地震、海嘯等,不是每個人都能幸免的,而是每個人都可能“中獎”的殘酷現(xiàn)實。
還有,當一些無差別的行為突發(fā),都可能造成群體性的事件,于是,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轉向無常,某個區(qū)域的所有人,都被突發(fā)的狀態(tài)弄得措手不及,卻不知道其中的奧妙。
而其他幸免的人們,可能明白那是怎么回事,卻幸災樂禍,或不以為然,漠不關心,以為那里距離自己千萬里,不可能讓自己遭遇那樣的窘境。
但他們卻不明白,頭頂同一片天空,哪里的天空不下雨,當這一切無常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發(fā)生讓你意想不到的不幸,到那時,你還能置身事外?其實,到那時,無論你高貴還是貧賤,你都可能“中獎”。
作為人,要厘清人與動物的不同。動物只要有了食物,就能滿足。然而,人除了飲食維持生命,還需要心靈的愉悅,自己的精神家園,因具備基本的常識,堅持普世價值觀,能分辨真?zhèn)?,能判斷是非,對他人心懷悲憫之情,對惡保持排斥的形態(tài)。當自己的安危受到威脅,應首先靠自救,釋放足夠的勇氣,竭盡所能去抗爭,你才有機會脫險。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我們常常不可預知明天可能是什么天氣,也不知道自己何時可能被病魔摧殘,但只要我們心懷陽光,保持危機意識,做好相應準備,我們就有可能化解一次次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