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并不會影響你的人際關系,不會拒絕才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簡單心理 (ID:jdxl2000),原標題《說「不」的感覺,到底有多爽》作者:李歪歪、兩可,編輯:kuma,頭圖來自:《風平浪靜的閑暇》
你也是個很難拒絕別人的人嗎?
明明知道要學會拒絕,但當別人提出要求,因為承擔不了說“不”帶來的心理壓力(他會不會不高興?會不會失去這個朋友?會不會被認為不好說話?),還是會違心地答應。
前幾天,“王傳君拒絕宋丹丹提議”上熱搜,很多網(wǎng)友都表示:看著好爽,喜歡這樣的真實!但也有人覺得:真的很尷尬,現(xiàn)實生活里這樣直接真的可以嗎?
不拒絕自己憋屈,拒絕又怕傷害關系。所以,究竟應該怎么拒絕呢?拒絕,真的就一定會影響關系嗎?
上周,我們發(fā)起了征集,請大家分享自己“成功拒絕別人的經(jīng)歷”,一起來看看吧。
從不會拒絕的我,終于說出了那個“不”字
@匿名
做心理治療后,終于可以和爸爸媽媽、奶奶、親戚說“不用了,謝謝,我不吃,我飽了?!?/p>
很簡單的事情,但對我來說,是二十多年來第一次毫無愧疚感地說出來。
@匿名
我是個從來不會拒絕別人的人,所以公司人對我的評價是:她性格真的特別好。這樣帶來的后果就是承擔了很多不屬于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做不完,屢屢被質(zhì)疑能力。哪怕委屈到一個人躲起來哭鼻子,我也說不出來拒絕的話。
于是,我開始嘗試著思考,我為什么不敢拒絕別人?是害怕什么呢?當我想清楚我是害怕別人的評價時,我決定試一試拒絕。
那是一次工作安排,這個工作在我的能力范圍之外,從來也沒有人做過,我絞盡腦汁做出來的結(jié)果不讓公司的一位領導(不是我的直接上司)滿意,于是他在會議上挑戰(zhàn)我:你做得了嗎?做不了我們就換人做了。我想了想,直接回答:抱歉,我真的做不了,只能交付這個了。這位領導愣了一下,后來真的就同意用我的材料關閉項目啦。后來二期的項目確實也不是我做的,指派給了其他的同事。
@匿名
一個主管領導總是讓我通知一個我不喜歡的同事做事情,每次我都會發(fā)火發(fā)飆。直到有天我告訴她:我不喜歡XXX,因為我不喜歡她的做事風格,也沒辦法跟她共事。那位領導再也沒有讓我去通知了。

?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
說起來,我就是 say no 達人本人
@匿名
我是say no達人。比如剛才去捏腳,對方介紹“1是最基礎的,一般顧客都不會選擇,2、3最受歡迎,您是選2還是3?”我:“1?!?/p>
@阿喵
想要拒絕別人的時候基本沒有失敗過,因為我就是王傳君同樣類型的人,如果對方的要求過分了或者確實無法滿足,會直接告知對方這個我做不了。
比如同事的家屬有辦卡任務,想讓大家?guī)兔?,我就直接表明我沒有自制力,會控制不住過度消費,所以連花唄白條都關了,絕對不能辦卡,自嘲幾句開點玩笑然后轉(zhuǎn)移話題,聊聊彼此工作和家庭,這件事就過去了。
回頭想來,屢次拒絕成功的原因是,日常生活中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會主動幫忙,可以順便完成的都會爽快答應很快完成。同時也會麻煩別人幫忙,被拒絕了也無所謂,大家知道我就是這么個直性子,所以也能接受被拒絕。
@愛洛美
我一般私人方面不想做的事都是直接說不,從來沒考慮過尷不尷尬。工作方面的話就是公司聚餐我絕對不喝酒。雖然私下里是個酒蒙子,但是在職場上,堅決不喝。面對不好說話的領導我就說酒精過敏,正常領導我就直接說不想喝。原則就是工作時間滴酒不沾。技巧就是,面帶微笑,溫和堅定。
成功拒絕了一次其實下次就不會再被勸酒了,一旦接受了我“不喝酒”這個設定,以后聚餐就很正常了。

?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
拒絕并不會影響關系,不會拒絕才會
@匿名
討好型人格真的很難說“不”。我是一個需要極大空間獨處的人,而且有輕微潔癖。但是我有一位朋友就覺得好朋友應該是親密無間的,例如她如果來到我所在的城市,就希望能住在我家里,可能一住就是一個多星期,這讓我真的很難受。后來就明確告訴她,說兩三天是可以的,時間久了確實沒辦法。
當時更多的是如釋重負吧,之前很怕讓朋友覺得我小氣或者不近人情,但答應之后自己確實是非常難受的,拒絕了之后反而覺得很輕松;她最開始是很不高興的,我們也因為這個有吵過架,但后來她發(fā)現(xiàn)我也不是針對她,對所有的朋友都是如此,后來她就能理解了,真的還想來住的時候也大概知道我能接受的最長居住時間了。
溝通還是很重要的,我跟我朋友對于親密關系界限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但明確的表達和溝通讓我們雖然不同,也能長時間相處下來。
@匿名
認識了十幾年的閨蜜經(jīng)常跟我傾訴父母離婚給她帶來的傷害,我之前一直會幫她分析問題,開導她,但當我和她傾述自己的悲傷時得到的全是敷衍的回應,時間久了,我真的覺得很失望,也不想再做她悲傷的垃圾桶了。所以她再一次跟我傾訴的時候,我沒有立馬回復她的信息,而是自己有時間的時候措辭好語句,告訴她:
“寶子,你抱怨父母離婚的事情已經(jīng)為我?guī)砹死_,讓我也有了負面情緒,我不想再傾聽你抱怨父母離婚的事情了。作為你的朋友,我很想說咱們都長大成年了,父母離婚與否是他們的事情,和我們關系不大了,咱們好好地追求自己的生活,享受大學時光多好呀?!?/p>
坦誠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很開心且輕松,雖然有點擔心會因此失去這個朋友,但也想到說如果一個十年老友會因為這個事情鬧翻,我也需要重新去評估這段友誼。她當時只回復了“好吧,我知道了”,但后來她再也沒有找我說過父母離婚的事情,開始更多分享快樂的事情,我們也沒有鬧掰,關系如常。

?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
一些拒絕別人的小心得(親測有用)
1. 先告訴自己:你是可以拒絕的
@栗子Liz
拒絕的事如果不是你應該/必須要做的責任或者義務,那么不一定非要給出理由。這是你的權利。
如果感覺很難拒絕就這么想:不能拒絕其實是在傷害你自己。你會故意傷害你的摯友嗎?你不會,那么為什么要傷害那么珍貴的自己呢?你不就是你自己最好的朋友嗎?
2. 不就是不,不需要找理由
@Yan
有次我以高分通過了 wset 二級考試(葡萄酒與烈酒的二級認證資格考試),朋友的朋友做酒生意,得知消息后想請我去她店里做講座。第一次我說“我水平還不夠哦”,對方堅持“沒關系,其他人更不懂”。我回過神來,借口總會被破解,于是直接說“我沒興趣”,對方客套了下再也沒找過我。
心得就是:
千萬千萬不要“委婉”,委婉的結(jié)果常常是,要么對方聽不懂,要么對方不想聽懂。直接拒絕是最有效的方式,我不想,我沒興趣,我不喜歡,說完以后太爽啦!
3. 語氣要柔和,立場要堅定
@福卡貓貓
“婉拒了哈”。簡單堅定又禮貌,對方八成不會追問我。
@丹丹
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真實想法上,充分尊重自己。這時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拒絕別人的態(tài)度是:溫柔而堅定的,是沒有敵意惡意的。感覺特別輕松,就像說了很普通的話一樣輕松。
@匿名
知道自己的底線,評估一下能承受的最壞結(jié)果或者最差的局面是什么。先共情表達對別人的理解,再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語氣柔和,立場堅定。
4. 如果是看重的關系,拒絕時給出替代方案
@水晶波波
朋友孩子周歲宴邀請我參加。本來挺高興。但是有兩個相處不是太融洽的同事也被邀請,為了不讓朋友尷尬,我就當天告訴她工作有急事處理,以后單獨請她吃飯慶祝。
@匿名
我是我老師孩子的家教,她的孩子今晚中考復習老師想讓我去輔導,我婉拒了,因為明天中午我有一場期末考也需要考前復習。在拒絕的同時,我給出了我的復習建議。

?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
很多時候,我們說不出拒絕,是覺得“拒絕會傷害關系”。
但其實很多時候,拒絕并不會傷害關系,不會拒絕才會。
不會拒絕會帶來關系中的委屈感:“為什么沒有人考慮過我的感受”,“為什么總是找我提各種各樣的要求”,你會越來越不喜歡這段關系和關系里的自己,而對方很可能毫不知情。
因為很難表達自己的真實需要,你可能會用被動攻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而這既不能讓對方理解你的需求,也會傷害你們的關系。
一段好的關系,前提是真實:尷尬,失望,沖突,都是真實關系的一部分。它們讓我們理解彼此的不同,并逐漸找到處理這些不同的方式。人跟人的關系就是這么深入的。而因為一次拒絕就離開你的人,本身也不值得爭取。
祝你總是擁有可以說“不”的關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簡單心理 (ID:jdxl2000),作者:李歪歪、兩可,編輯: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