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驗槽怎么驗?新規(guī)之下!以下幾點!
基礎工程必須進行驗槽?;?槽)挖至地下室設計標高并清理干凈后,施工單位必須會同勘察、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單位共同驗槽,合格后方可進行基礎工程施工??辈?、設計、監(jiān)理、建設、施工等各方相關技術人員應共同參與驗槽。驗槽時,現(xiàn)場應有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輕型動力觸探記錄、地基設計文件、地基處理或深基礎施工質(zhì)量檢測報告等。驗槽應在基坑或溝槽開挖至設計標高后進行,保留的防護土層厚度不得超過100mm;槽底應為未擾動的原狀土。
驗槽檢查內(nèi)容
1天然地基驗槽
天然地基驗槽應檢查以下內(nèi)容:
1)根據(jù)勘察設計文件檢查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和底面標高;
2)根據(jù)勘察報告,檢查基坑底部和側(cè)面的巖土和地下水情況;
3)檢查洞穴、古墓、古井、地下溝渠、防空掩體和地下埋藏物的情況,查明其位置、深度和特征;
4)檢查基坑底土的擾動及擾動的范圍和程度;
5)檢查凍結(jié)、干裂、水沖刷或浸泡等對基坑底土的擾動,查明影響范圍和深度。
?
?
天然基槽檢驗前,一般應在基坑或基槽底部進行輕型動力觸探試驗,并將試驗數(shù)據(jù)作為驗槽的依據(jù)。
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可不進行輕型動力觸探:
1)承壓水頭可能高于基坑底標高,測深可能引起涌水、涌砂;
2)當?shù)鼗至訛榈[石層或卵石層,且基底以下礫石層或卵石層厚度大于1m時;
3)當?shù)鼗至訛榫鶆蛎軐嵉纳皩?,且基底以下厚度大?.5m時
2.地基處理工程的驗槽
對于換填地基和強夯地基,應現(xiàn)場檢查處理后地基均勻性和密實度的試驗報告和承載力試驗數(shù)據(jù)。
對于加筋復合地基,應現(xiàn)場檢查樁位、樁頭、樁間土和復合地基施工質(zhì)量檢驗報告。
對于特殊土地基,應對濕陷性、地震液化、凍土隔離、膨脹土隔水、鹽漬土改良等處理效果檢測資料進行現(xiàn)場檢查。
3樁基工程的驗槽
設計中考慮樁筏基礎、低樁承臺等樁間土的相互作用時,樁間土應在開挖清理至設計標高后進行檢驗。
人工挖孔樁,樁孔清理后應檢查樁端持力層。對于大直徑挖孔樁,應逐孔檢查孔底巖土情況。
驗槽檢查方法
驗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觀察法,但對于基底以下土層的不可見部分,應借助鉆探法完成。
1觀察方法
觀察溝壁和溝底土質(zhì),核實溝的開挖深度,初步核實溝底土質(zhì)是否與勘察報告一致,觀察溝底土質(zhì)結(jié)構是否被人為破壞。
基槽邊坡是否穩(wěn)定,是否存在影響邊坡穩(wěn)定的因素,如地下滲水、坑邊堆積或近距離擾動等。(對于難以鑒別的土壤,要用洛陽鏟等手段挖到一定深度,仔細鑒別)。
?管溝內(nèi)是否有舊地基、洞穴、古井、埋地管道和人防設施。如果存在上述問題,應沿其方向追蹤,找出其在基槽內(nèi)的范圍、延伸方向、長度、深度和寬度。
在直接觀察中,可以使用袖珍貫入儀或其他方法作為槽檢查的輔助手段。
2輕型動力觸探試驗
用輕型動力觸探檢查基槽時,應檢查下列內(nèi)容:
1)基礎持力層的強度和均勻性;
2)淺埋軟弱下臥層或淺埋突出堅硬層;
3)影響地基承載力或穩(wěn)定性的淺埋古井、古墓和洞穴。
輕型動力觸探應由機械自動化實施,檢測深度和間距應按下表執(zhí)行。檢查結(jié)束后,探空孔應填滿沙子。
【表】輕型動力觸探檢驗深度及間距(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