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傳箋(自校)·邶風(fēng)·二子乘舟
聲明:純屬個人愛好,非專業(yè),如有錯漏概不負責(zé),本子是網(wǎng)上隨便搜來讀的。?
國風(fēng)·邶風(fēng)·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養(yǎng)養(yǎng)。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序】《二子乘舟》,思伋、壽也。衛(wèi)宣公之二子爭相為死,國人傷而思之,作是詩也。
按:見賢者之去,不見其反,故傷而思之。
01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傳】二子,伋、壽也。宣公為伋取于齊女而美,公奪之,生壽及朔。朔與其母愬伋于公,公令伋之齊,使賊先待于隘而殺之。壽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眽鄹`其節(jié)而先往,賊殺之。伋至,曰:“君命殺我,壽有何罪?”賊又殺之。國人傷其涉危遂往,如乘舟而無所薄,泛泛然迅疾而不礙也。
愿言思子,中心養(yǎng)養(yǎng)。
【傳】愿,每也。癢癢然憂,不知所定。
【箋】愿,念也。念我思此二子,心為之憂癢癢然。
02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傳】逝,往也。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傳】言二子之不遠害。
【箋】瑕,猶過也。我思念此二子之事,于行無過差,有何不可而不去也。
《二子乘舟》二章,章四句。
邶國十九篇,七十一章,三百六十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