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小鳥音樂會》里的小鳥~

最近在玩放置游戲《小鳥音樂會》(とりのおと/ToriNote,中譯有:小鳥音樂會/鳥之音)。現(xiàn)在語言只有日語和英語。為了慶(炫)祝(耀)收集齊全角色圖鑒,來聊一聊里面的小鳥。
我對鳥類的認識完全來自網(wǎng)上沖浪,只是愛好者的水平;這篇閑聊完全不能說是科普!但是通過閱讀這篇閑聊,你可以欣賞到可愛的小鳥。

角色圖鑒




名片
當小鳥累計來訪一定的次數(shù),玩家可以取得它們的名片。名片上寫明了它們的品種。
我還沒有收集齊。


我和朋友吐槽說為什么有的小鳥穿了衣服,難道其他沒有穿的就是在裸奔嗎

一、文鳥:灰文鳥Chilphone、白文鳥Hana

Chilphone名片上給的物種名是Java Sparrow,爪哇雀,又稱禾雀,文鳥。爪哇雀是爪哇和巴厘島的特有種。廣泛引種至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文鳥是十分常見的寵物鳥,在大陸可合法飼養(yǎng),在很多花鳥市場都可以看見。


有刷到日本的一些萌寵博主稱其為“桜文鳥”。b站的博主主要管它叫灰文鳥。叫法似乎非常多,也沒人教我指的是不是同一種鳥,反正我看著覺得是同一種。


Hana的名片給的品種名是Japanese Rice Bird,是白文鳥。我的夢中情草莓大福。

Chilphone的樂器是木琴(xylophone),一種音質冰涼的打擊樂器。(音色參考:卡農(nóng))
Hana的樂器是鐵琴(Vibraphone,又稱電顫琴、顫音琴),是一戰(zhàn)后問世的一種以敲擊發(fā)聲的爵士樂特色樂器。形制與木琴相仿,只不過它的敲擊部不象木琴的以硬木條制成,而是以金屬條制成。(音色參考:One Last Kiss (Vibraphone cover))

二、北長尾山雀:Camellia

Camellia是最愛拜訪我家、第一個給我發(fā)名片的寶寶……名片上的物種名是Long-tailed Tit,應當是北長尾山雀。


世界范圍分布見于整個歐洲及溫帶亞洲。在中國常見于中國東北、西南至華中及華北。
因為外形可愛在日本也算是網(wǎng)紅小鳥了。這個物種不大適合養(yǎng),適合做野生的小精靈。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對它的描述是“美麗而小巧蓬松的山雀”、“習性:性活潑,結小群在樹冠層及低矮樹叢中找食昆蟲及種子。夜宿時擠成一排?!?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gray-02 font-size-12">光看文字都覺得可愛。


Camellia的樂器是短笛(Piccolo),長笛家族的變種樂器,交響樂隊中音域最高的樂器之一。個人覺得音色非??蓯邸?/span>(音色參考:口哨與小狗)

三、日本樹鶯:Ume

Ume名片給的物種名是Bush warbler,樹鶯,是品種統(tǒng)稱。感覺比較接近的應該是日本樹鶯。

世界范圍繁殖于日本及中國東北部,越冬于中國東部及臺灣。在中國也比較常見。
習性:棲于茂密的竹林灌叢及草地,高可至海拔3000米。一般隱身獨處。

Ume的樂器是長笛(flute),現(xiàn)代管弦樂和室樂中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音色參考:人生的旋轉木馬)

四、虎皮鸚鵡:Butter

名片上注明品種名是Budgerigar,虎皮鸚鵡?;⑵W鵡因為體型小成本低,自19世紀以來就被人類當作寵物飼養(yǎng)。在我國也是可以合法飼養(yǎng)的,在花鳥市場十分常見。我朋友就養(yǎng)了一只綠皮皮。
虎皮鸚鵡原產(chǎn)大洋洲,廣泛分布于澳大利亞內陸地區(qū)。由于很早就被人工飼養(yǎng),并且容易繁殖,已成為世界上很流行的寵物,人工飼養(yǎng)種在世界各地可見。


虎皮鸚鵡的花色非常多。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一個嵌合體,可見一斑。

Butter的樂器是小提琴(violin)。這么著名的樂器就不介紹了。

五、牡丹鸚鵡:Beep

這張我還沒收集到名片沒有辦法它實在太不愛來我家了。攻略給的物種名是キエリボタンインコ/牡丹鸚鵡。牡丹鸚鵡和虎皮鸚鵡在大陸都可以合法飼養(yǎng),在花鳥市場十分常見。牡丹鸚鵡的花色十分豐富,找了個和Beep花色比較相近的。包括大家熟悉的文明小鳥芋圓,也是牡丹鸚鵡。


關于牡丹鸚鵡,以前給朋友介紹的時候被問到“為什么叫牡丹鸚鵡?因為它長得很像牡丹嗎?”我陷入了沉思。如果長得像什么就叫什么鸚鵡,為什么它不叫水果鸚鵡。一些牡丹鸚鵡梗圖↓




要是有人知道(它為什么要叫牡丹鸚鵡)能不能麻煩告訴我。
Beep的樂器是葉笛(吹葉/樹葉吹奏,grass flute),吹奏物用以天然樹葉為材料故稱。音色明亮清震,近于嗩吶和小號。(音色參考:千本櫻)
我錄屏了游戲里的一小段發(fā)給朋友聽、得到評價“用力放屁的既視感”

六、未知:Porte

Porte是在7月3日更新的新版本里面新增的角色,樂器是玩具鋼琴。因為是新出的角色,大家似乎都還沒收集到名片,看了看攻略也沒有人分享它的品種。我就先不猜了。

七、雞:小雞Littleep、力康雞Mike、九斤黃Roasty

Littleep的名片我還沒收集到,攻略給的品種名是Chicks,應該就是咱們平時常見的小雞。樂器是口哨。


Mike的名片給的物種名是White leghorn,力康雞(又稱萊亨雞,來航雞),一種源自意大利托斯卡尼的雞,1853年引進至北美洲,以原產(chǎn)地港口城市里窩那(?Leghorn)得名。顏色以白色為主。是著名的蛋用雞,但重量較輕不被視為肉用雞種。
Mike的樂器是吉他,很著名就不介紹了。


Roasty名片上給的物種名是Cochin,九斤黃,也就是浦東雞,是我國有名的土雞品種。多為棕黃色,背部寬,胸部肥厚,臀部發(fā)達,雄雞體重可達九斤,雌雞可達七八斤,公雞閹割后,最高可達14斤,通稱“九斤黃”。1840年代起出口歐洲與北美后,浦東雞開始在全世界流行,對西方家禽養(yǎng)殖行業(yè)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Roasty的樂器是貝斯吉他,因為著名不再贅述。


八、葵花鳳頭鸚鵡:Noah

名片給的物種名是Sulphur-crested Cockatoo,葵花鳳頭鸚鵡。分布于澳大利亞。體長50厘米,體重可達0.5千克??P頭鸚鵡在澳大利亞十分常見,但在中國大陸是禁止飼養(yǎng)的。作為寵物飼養(yǎng)需要主人大量時間陪伴,壽命很長,圈養(yǎng)中可以活到70歲以上。為適應森林環(huán)境有著十分響亮的聲音。

Noah第一次來我家的時候,我看到頭頂那撮毛,還以為是玄風(朋友:玄風的話會有腮紅啦)。直到我看到ta在唱歌的時候頭頂?shù)乃恻S開始發(fā)芽……個人覺得這個形象設計不是很嚴謹,葵花的尾巴不是尖尖的,而且葵花外側羽毛是白的,內側羽毛才是黃色的,尾巴背面有一撮黃就不大對。

樂器是聲樂(vocal)。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葵花的黃色頭冠看起來就很上流優(yōu)雅歌唱家的樣子,所以給了個時髦的人鳥設,也可能基于葵花的叫聲又獨特又響做的設定。無論如何,讓葵花來做vocal這個設定在我看來是有點可怕的→點我聽葵花妙音,點我再聽葵花妙音

九、小嘴烏鴉:Ethan

Ethan名片給的物種名稱是Carrion crow,小嘴烏鴉。屬大型鳴禽,體長約50厘米。作為常見的鴉在歐亞大陸、非洲東北部及日本都有分布。在我國華中華北、西北也有繁殖,越冬會遷到華南東南。一般棲息于農(nóng)耕地區(qū)中,以無脊椎動物為主,但也喜歡食動物尸體。



Ethan的樂器是口琴(Harmonica),自由簧吹奏樂器。也算是比較常見的樂器了。(音色參考:Lemon)

十、鸮/貓頭鷹:倉鸮Owtlet、貓頭鷹Hatman、雕鸮Sebastian

Owtlet名片上寫的物種名是Barn owl,倉鸮。喜聞樂見的蘋果切面。



體大(34厘米)而易識別的偏白色鸮。具特征性的白色心形寬面龐。世界范圍分布在美洲、西古北界、非洲、中東、印度次大陸、東南亞、馬來諸島、新幾內亞及澳大利亞。我國范圍內有在云南發(fā)現(xiàn)過。白天藏于房屋、樹木、山洞、懸崖等處的黑暗洞穴或稠密植被中。黃昏時見于開闊地面上空,無聲地掠地低飛。營巢于樹洞或更經(jīng)常的是在建筑物中。俗名又稱猴面鷹。

Owtlet的樂器是豎琴(Harp),一種大型撥弦樂器。雖然這兒畫的豎琴很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撥弦樂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有豐富的內涵和美麗的音質,能奏出柔和優(yōu)美的抒情段或華彩樂段,極具感染力。(音色參考:月光)

Hatman的名片上物種名寫的是Owl,貓頭鷹。這么大的一個總稱,我也不知道ta具體到底是哪種貓頭鷹,就不在這亂說了。在我這兒的印象中Hatman是個美食家,每次我擺上貴價食物、ta立馬不請自來……Hatman的樂器是陶笛(Ocarina)。陶笛是世界樂器,各國都有制作過陶笛。意大利陶笛(Ocarina,也譯作奧卡利那笛、洋塤等)是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一種陶笛。(音色參考:千與千尋)

Sebastian的名片物種名是Horned owl,雕鸮。雕鸮是分布非常廣泛的物種,世界范圍內在整個歐亞大陸均可見到;中國范圍內全國可見。雕鸮棲息在山中林間,裸露的巖石或懸崖上,屬夜行性鳥類,白天在藏身處休息,晚上才外出活動。留意到有UP搬運了雕鸮朱尼的小視頻。


Sebastian的樂器是大提琴(Cello)。也算是比較常見的樂器就不介紹了。

十一、野鴿:Leter

雖然我還沒拿到Leter的名片,但攻略給出的物種名是Rock dove,野鴿。中等體型鳥,是人們所熟悉的城市及家養(yǎng)品種鴿的野型。源自印度次大陸的部分地區(qū)、古北界南部,引種至世界各地。原本為崖棲性的鳥,但很容易適應城市及廟宇周圍的生活。結群活動。盤旋飛行是其特點。


樂器是沙錘(maracas,又稱沙槌、砂錘、沙槌、沙球、倫巴搖壺),一種手持搖奏體鳴樂器,通常成對出現(xiàn)。最初由南美印第安人發(fā)明。是典型的拉丁美洲節(jié)奏樂器,演奏時發(fā)出“沙沙聲”。作為烘托氣氛的節(jié)奏性樂器,一般很少獨奏;在簡中的知名度比較有限;搜索了一下可以參見一個樂器科普視頻。

十二、托哥巨嘴鳥:Buzz

雖然沒有拿到名片,但是因為長得太有特色一眼就認出來是巨嘴鳥。攻略上給的名字是Toco Toucan,托哥巨嘴鳥,是最大的巨嘴鳥。它們分布在南美洲中部及東部半開放的環(huán)境。我覺得巨嘴鳥是非常可愛的品種,之前刷到幾個視頻越看越喜歡,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托哥→巨嘴鳥小視頻


Buzz的樂器是康加鼓(Conga),打擊樂器的一種,來自于拉丁美洲。一般為直徑四十厘米,高度約為一米。(音色參考:Bossanova)

十三、綠雉:Kabuki

Kabuki是上上次更新追加的角色,我還沒有拿到它的名片,攻略上也沒有。但是因為它長得太有特色了,無論是名字Kabuki,還是樂器三味線Shamisen都帶著很強的日本風格,很容易推知它是綠雉。

綠雉是一種棲息在日本列島的雞形目雉科鳥類。是日本國鳥,同時也是日本的特有種。廣泛分布于日本的低地和沼澤地之中。

正如上面提到,Kabuki的樂器三味線(Shamisen),日本傳統(tǒng)弦樂器,與中國的三弦相近。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玳瑁等材料制成的撥子,撥弄琴弦,其聲色清幽而純凈,質樸而悠揚。油管的Shamio老師用三味線演奏二次元音樂的視頻搬運在b站也是廣為流傳(音色參見:紅蓮華)

資料來源
鳥之音(とりのおと.Tori Note)圖鑑Ver.1.0.4(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dOalLtJCfBZdKV-gONVwKhrdAV6MsKTfpc1H-idsX-s/edit#gid=0)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PDA版,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等著(http://www.cnbird.org.cn/shouce/c.asp.htm)
eBird(https://ebird.org/)
《鳥類圣經(jīng)》,[美]約翰?詹姆斯?奧杜邦
維基百科
百度百科

END
問君何以對
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