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40萬買商務車有點尷尬?添幾萬來個熟悉又陌生的寶藏車型如何?

人人都說這兩年MPV迎來了新時代,新品一個接一個,把消費者看得眼花繚亂。但當你真的懷揣40萬預算,盤算一圈便會意識到,選擇余地并不大——除了最“不會犯錯的選擇”別克GL8 ES陸尊和騰勢D9的熱銷車型落在這個價位,其他幾位新選手都有點“虛”。

比如豐田賽那/格瑞維亞那對兄弟,內(nèi)飾質(zhì)感不敢恭維,第三排待遇也有點因陋就簡;嵐圖夢想家的安全性不錯,但最核心的空間表現(xiàn)卻捉襟見肘;傳祺E9/M8宗師的配置挺高,但內(nèi)飾細節(jié)不太到位,且主力車都在35萬以內(nèi),買高配車似乎有點冤大頭。

刷進“決賽圈”的ES陸尊和騰勢D9兩位選手,前者是經(jīng)久不衰的商務界傳統(tǒng)銷冠,后者是風頭正勁的插混新秀,選哪個似乎都有道理,但也更讓人頭疼……
但只要稍微調(diào)高點預算,一個新的選擇便出現(xiàn)了——最近聲量不小且乘坐品質(zhì)相當不錯的別克世紀。但它號稱“50萬以上豪華MPV銷量第一”,預算會不會超得有點多?

咋說呢,這要擱以前,大百哥確實不敢輕易推薦,畢竟世紀的起步價至少也得51.99萬。不過就在本月16日,別克剛剛官宣世紀家族擴容,推出了一款世紀七座臻享款,將門檻放寬到46.99萬。
那么問題來了:加六七萬預算上這臺新車,究竟劃不劃算呢?且看百哥一一分解。
世紀新增入門型號,有啥不一樣?
從前兩天發(fā)布的官方信息來看,46.99萬的七座臻享款在造型上確實與世紀其他車型有點小差別。

比如進氣格柵改為“箭羽開弓”樣式,“7字”形前大燈也回歸到別克的新一代家族化特征;尾部的變化也僅限于尾燈組造型和保險杠飾條。

外觀設計上的變化是否意味著內(nèi)飾檔次感會弱一些?其實沒變化才讓人意外吧,畢竟世紀家族內(nèi)價格次低的七座蘊世版(51.99萬),也比它貴了足足5萬元……

不過仔細對比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除了改為相對常見的“米+黑”內(nèi)飾配色之外,差異幾乎不存在!30寸一體弧面屏、精致的木紋+金屬飾板、縫線工藝的皮革包覆等等一樣都沒少,連4.3升的壓縮機式車載冰箱也赫然出現(xiàn)在標配清單里!

后艙也是如此,第二排航空座椅依舊配備14向電動調(diào)節(jié)/通風/加熱/按摩、航空頭枕、電動腿托等功能,連伸縮式觸控屏也悉數(shù)保留。

不止于此,拓展性能極強的第三排的電動調(diào)節(jié)+收折功能,也跟七座蘊世版沒啥區(qū)別!

關于最后這點,百哥忍不住多說兩句。這是兩個月前七座蘊世版剛剛追加的新功能,相較其他版本,第三排座椅改為更靈活的“劇院式”折疊方式,占用空間更小,且支持一鍵式全電動收折+前移。

當座椅前移720mm后,可騰出縱深1112mm、容積1901升的超大儲物空間,能適應多種出行場景。
當然,七座臻享款的配置與七座蘊世版有一丟丟差異。比如凸顯豪華質(zhì)感的麂皮絨面頂襯、山水鎏銀真木飾件、128色氛圍燈、澳洲進口羊毛地毯、感應式迎賓燈光、側窗遮陽簾不見了蹤影。不過考慮到多達5萬元的價差,配置少一點根本不是問題!畢竟它的功能齊備但視覺上更低調(diào),作為公務接待用途恰如其分,而且2+2+3座布局對于家庭用戶來說也足夠溫馨。

此處百哥做個未必準確的小結:七座臻享款與世紀其他車型的差別,大體等同于GL8 ES陸尊與艾維亞版,也就是說在“有更好,沒有也行”的定制化細節(jié)上,確實沒有花錢的不是,但“必答大題”上的核心競爭力是一樣的。
加7萬上個臺階,這筆投入值不值?
如果你的預算是20萬,百哥肯定不會勸你“加那點錢”。但40萬量級就是另一回事了,7萬塊雖仍不是小數(shù),卻也并非遙不可及。重點是這筆預算剛好卡在MPV圈的分水嶺,沖一波就能上一個臺階。從回報角度考量,這絕對是筆劃算買賣。

是的,車圈跟其他圈子一樣,也有“鄙視鏈”的存在。而在更細分的MPV圈,以身價排名的第一梯隊無異是雷克薩斯LM和豐田爾法兄弟,價格離譜且坊間爭議很大。

在50-80萬的第二梯隊,奔馳V級原本是“一枝獨秀”,但拋開搶眼的三叉星LOGO,“客貨兼顧DNA”帶來的乘坐體驗并不盡如人意;去年初來乍到的極氪009聲勢搞得挺大,可惜是純電的,MPV用戶至今對這類車缺少認同感,月銷量破千已經(jīng)難能可貴。

于是別克世紀自從去年11月上市,便憑借52.99-68.99萬元的售價(那時還沒有51.99萬的七座蘊世版),很快將另外兩位選手甩在身后。
別看世紀上市才不到1年,憑借超越爾法兄弟的綜合體驗,四座、六座版已站穩(wěn)“50萬以上豪華MPV銷量第一”,深受高端圈層、精英用戶青睞。你還別不信,面對同樣(甚至略高)的車價,大部分人會在別克與奔馳之間選擇后者,然而在銷量上,勝出的卻是世紀。這意味著兩件事:一是世紀的產(chǎn)品力確實強悍,二是消費者的心態(tài)相當“穩(wěn)”,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至于30-50萬的MPV第三梯隊,情況就比較復雜了,車型較多且合資、自主都有。主流車型集中分布在40萬以內(nèi),比如別克GL8 ES陸尊、豐田賽那/格瑞維亞那、傳祺E9/M8宗師、大眾威然。40萬以上區(qū)間基本只有46.39-47.39萬的別克GL8艾維亞,以及紅旗HQ9和騰勢D9的部分型號。究竟選哪個,恐怕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考慮。
所以答案已經(jīng)很清楚,與其花40萬在第三梯隊瞻前顧后,不如添點錢升個級。這個特殊場景下,你不是多花了幾萬塊,而是少花幾萬塊買了張第二梯隊的“門票”。

至于有些朋友擔心“雞頭鳳尾選車理論”的鳳尾是否會有點寒酸,其實上一個章節(jié)已經(jīng)說的很清楚,七座臻享款也許在視覺上比較低調(diào),但也只是少了錦上添花的定制化細節(jié)而已,保留了絕大部分功能及體驗。只花40幾萬,享受的卻是60+萬級別的底盤功力和乘坐舒適性,何樂而不為呢?
結語
“添幾萬上世紀”這個建議也許不適合所有人,但在消費行為學上并不稀奇。畢竟面對世紀45-70萬的售價跨度,必然會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95分的六座/七座蘊世版甚至98分的四座私享版念念不忘,也會有不少消費者對90分的七座臻享款情有獨鐘。

是的,46.99萬無論如何都不是個小數(shù),但換個視角看,少花5萬換來幾乎不打折的越級用車體驗,世紀七座臻享款是不是可以看作高端MPV圈一枚少有的“寶藏車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