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斗膽預言:今年買車要漲價

2022-01-30 21:57 作者:皆電  | 我要投稿

新能源革命、全球碳中和、各國政府簽發(fā)燃油禁令、技術繼續(xù)突破并落地,無論從什么角度,電動車,都算得是掌控全球經濟走向的大動脈。要政策有政策,要需求有需求,要賽道有賽道,一個堪稱完美的生長環(huán)境。

在此背景下,2021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交出一份出人意料的答卷,銷量352.1萬,因此有人預言2022年國內新能源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600萬。

但年關將至,新能源汽車市場卻出現一波價格漲潮。計劃2022年買車的朋友,是應該盡快下手,還是等等更香?600萬的預言是否過于樂觀?

本文將總結最近新能源車的行業(yè)動向,并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一、新能源保費上漲

2021年底,新能源車行業(yè)來了一記悶雷。

2021年12月27日,新能源車保險行業(yè)上線新方案《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yè)保險專屬條款(試行)》,所有新能源車輛均須投保新能源車險。

該新能源專屬車險上線后,部分電動車的保費出現明顯上漲,尤其是25萬元以上新能源車型,保費受到大幅影響。

原因包括電動車理賠率過高、理賠金額過高、保險公司利潤下滑、保險責任范圍擴大等因素。在新的保險條款中,新能源專屬車險增加不少保障內容,譬如:除車身外,新能源車獨有的“三電”系統(tǒng)以及其他所有出廠時的設備都將納入承保范圍;三大主險均明確意外事故,包含車輛起火燃燒,相關保險責任有所覆蓋;另外,新能源車的使用環(huán)節(jié)程也有進一步明確,三大主險的責任范圍均全面覆蓋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yè)等場景。

一位特斯拉車主曬圖表示,12月23日收到保險報價時,新車總保費為8278元,而在27日再次收到保險報價時,總保費已升至14902元??們r增加80%,車損費率更是翻了一倍不止。

因此很多車主感嘆:這些充電省下的油錢都用來買保險了。

雖是如此,但也有好的一面。從長遠來看,新能源車專屬車險進一步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保障范圍,讓事故的責任與賠付更加有法可依。

二、補貼繼續(xù)退坡

2021年最后一天,四部委聯合發(fā)布《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從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

政策發(fā)布當天,部分熱門車型就宣布漲價。其中,國產Model 3后輪驅動版由25.5652萬元上漲至26.5652萬元,漲價1萬元;國產Model Y后輪驅動版起由28.0752萬元上調至30.184萬元,漲價約2.11萬元。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并非從2021年才開始,過去幾年間一直處于退坡過程,但從現實來看:2019年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微降4%;2020年整體銷量增長10%;而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對比2020年已經實現近乎翻倍增長。

基于新能源補貼退坡及歷年銷量增長趨勢可以看出,補貼退坡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影響,但不致命,增長依舊是大趨勢。

中國新能源車的發(fā)展有一個內在邏輯,就是政策把產業(yè)鏈從溫室的土壤呵護長大,然后才慢慢將它們推到大自然。這就是中國新能源行業(yè)能發(fā)展如此迅速的原因。當然,這樣的呵護必定不是永久的,新能源車遲早要與燃油車展開拉鋸戰(zhàn)。

減少補貼會削弱價格體系差異,但補貼退坡并不意味著走向市場導向,終端優(yōu)惠是一個方面,此外還有政策在起作用,比如說限牌、限行等等。

除了持續(xù)的補貼退坡,動力電池的原材料漲價、半導體芯片的供應問題,也是懸在新能源汽車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三、電池價格上漲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繼續(xù)蓬勃發(fā)展,銷量達352.1萬輛,連續(xù)7年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為128.3GWh,同比上漲153.1%。

需求端的暴漲,從源頭上導致了動力電池的供不應求。

據第三方機構數據,截至1月4日,電池級碳酸鋰的報價已突破30萬元/噸,四個月前碳酸鋰的價格還不到9.5萬元/噸。截至目前,仍然沒有好轉的跡象,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還在以每天超過2000元/噸的價格上漲。

其實不僅是電池級碳酸鋰,鋰輝石、氫氧化鋰、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四種原材料的價格也較2021年初上漲了489%、347%、168%和104%。

當前的鋰電原材料的短缺,是供應鏈中多個環(huán)節(jié)共同造成的。2021年,由于全球通脹引發(fā)的國際大宗商品漲價,打響了鋰電池原材料漲價的序幕。目前全球品味度最高的鋰精石在西澳大利亞,由于海運、關稅等因素,國內進口鋰礦石的價格均開始上漲。

2022年全球鋰的供給增速在33%-35%左右。而新能源汽車業(yè)內對明年國內的產量預計普遍在450-500萬輛,同比增速超過50%。即使按最悲觀的450萬輛計算,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的增速也超過全球鋰資源產能的增速。

自此,鋰電原材料走上“越貴越搶,越搶越貴”的循環(huán),與芯片荒如出一轍。

主流動力電池廠商已經公布新一輪漲價方案,包括不限于LG化學、比亞迪、國軒高科、鵬輝能源、三星SDI等,電池漲價幅度在5%-20%不等,新價格在近期就會實行。

當原材料價格傳導至電池零部件生產商時,產生的結果就是電池零部件價格巨幅上漲,進而導致車輛價格的上漲。據國泰君安調查的數據顯示,車企的單車零部件成本在短短4個月內平均上升了7000元左右。

悲觀的是,預計電池原材料短缺情況會延續(xù)一整年,2022年的動力電池價格將會進一步上漲10~20%。

對于售價較低本、靠雙積分掙錢的低端新能源車,電池漲價將帶來巨大的損傷;對于售價高一點的車型,電池漲價后仍存在調價空間,就看車企愿不愿意讓利消費者了。

四、芯片短缺持續(xù)

從2020年開始,缺芯問題就成為汽車行業(yè)的最大挑戰(zhàn)。

進入2021年后,沒有因此被迫停產或減產的車企寥寥無幾。芯片短缺不僅導致汽車行業(yè)產出減少,消費者購車成本增加,還影響到了依賴貨運卡車的運輸行業(yè),繼而影響到全球物流成本,甚至還干擾了眾多開發(fā)自動駕駛乘用車或者卡車的科技企業(yè),汽車行業(yè)缺芯危機成為維持世界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阻礙。

與此同時,在生產端,半導體產業(yè)的產能擴充比較謹慎,年增長率只有6%左右。而對于汽車芯片所依賴的成熟制程和傳統(tǒng)制程晶圓生產線,半導體供應商的擴產更為保守,傳統(tǒng)制程的產能增長速度中只有2%。

復工困難,交通限制,工廠連續(xù)停工等因素,讓汽車零部件供應蒙上一層不確定的陰影,汽車產業(yè)鏈也因此產生誤判。

新勢力帶來的新銷售模式,智能化生產模式,讓車企逐漸偏向“低庫存模式”甚至“零庫存模式”,對供應商也大多采用Just-in-Time準時化管理模式,要求芯片供應商被動的配合。因此,半導體廠商對產能的擴充慎之又慎。當消費市場反彈,車廠臨時起意時,芯片產能早已成為稀缺物種。

2021年3月,美國通用汽車就因芯片短缺,推出了減配“缺芯”皮卡;5月,寶馬X3因缺芯取消了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7月,雪佛蘭部分車型因缺芯不得不取消手機無線充電板;10月,理想因毫米波雷達緊缺,向用戶提出了先交付后補裝的方案;11月,為了快速回款,小鵬也出現過先交車再補裝芯片的情況;12月,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稱因芯片短缺,部分車型取消USB接口,后續(xù)將開始陸續(xù)補裝,但具體時間仍不能100%承諾。

總之,芯片危機依舊在持續(xù)。中汽中心預測,要到2022年下半年,芯片問題才能得到明顯改善。

五、也不全部是壞消息

當然,2022年購車,并不全是壞消息。

除了上述狀況,但同時推進的政策還包括,強制安裝EDR或DVR黑匣子、取消乘用車合資股比限制、新三包政策上線(7日內可免費退換車)、自動駕駛國標即將實施、嚴格規(guī)范控制鋰電池處理污染等。

此外,即使2022年補貼退坡,但也有兩點超人預期:(1)是打開了每年補貼200萬輛的規(guī)模上限,加大了總體補貼規(guī)模;(2)明確現行補貼技術指標要求不變,確保產品開發(fā)的延續(xù)性,也讓更多新能源汽車收益補貼。

這些對于新能源車的消費者來說,都是利好消息。當然,這些分析都是從市場和產業(yè)角度出發(fā)的,補貼退坡當然是利于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只不過普通消費者而言,2022年買電動車會越來越貴,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最后不妨換個角度想,根據政策設計,2022年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行的最后一年。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早買早享受,晚買再漲價。

(圖/文/攝:皆電 唐科)



斗膽預言:今年買車要漲價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禹城市| 沂南县| 华池县| 阳东县| 专栏| 临漳县| 博野县| 沧源| 龙胜| 景洪市| 江川县| 洛川县| 正阳县| 兴义市| 安阳市| 龙州县| 吴忠市| 凤冈县| 建阳市| 永和县| 无极县| 扎赉特旗| 桃园县| 岳池县| 精河县| 沁水县| 同江市| 花莲县| 阳高县| 台南县| 佛坪县| 奉节县| 武宁县| 和顺县| 石首市| 绍兴县| 潮州市| 兰溪市| 绥滨县| 稷山县|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