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個中華老字號被“摘牌”,為何老品牌還會被時代淘汰?

提起中華老字號,我們總會想起歷史悠久的許多老品牌,通常,它們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和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并且形成了良好的信譽。我國的商務部就曾在2006年和2011年先后認定了兩批共1128個中華老字號品牌,然而即使取得了老字號的品牌,也不代表這是永久的榮譽。近期,商務部網站發(fā)布了相關通知,將55個因各種原因不再符合要求的品牌移出了中華老字號名錄,被“摘牌”的中華老字號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慶冠生園等。面對不斷進步的新時代,老字號該如何結合新技術實現(xiàn)不斷發(fā)展呢?

被“招牌”的中華老字號
近幾日,商務部網站發(fā)布《商務部等5部門關于公布中華老字號復核結果的通知》,將長期經營不善,甚至已經破產、注銷、倒閉,或者喪失老字號注冊商標所有權、使用權的55個品牌,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對經營不佳、業(yè)績下滑的73個品牌,要求6個月予以整改。在我們的印象里,老字號品牌獨特、優(yōu)秀,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然而現(xiàn)實并非如此,老字號被摘牌讓不少民眾感到惋惜,同時也并不意外。中華老字號的品牌來之不易,要想不被時代淘汰,就不能固步自封,要能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步伐,踩在時代的鼓點上,才能獲得大眾的認可。

緊跟時代科技,讓老字號重煥新生
中華老字號往往是歷史悠久、世代傳承的品牌,含金量高,大眾也信任它們。但在得到這一招牌后,一些企業(yè)變得只想“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不思進步,或是拿著中華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倚老賣老”,大大背離了消費者至上的服務宗旨。這樣一來,老字號就變得有名無實了,性價比不高,也吸引不了更多消費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們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轉變觀念,才能獲得良性的發(fā)展。
要知道,優(yōu)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必然規(guī)律,老字號除了本身要做好產品和服務外,也要跟隨時代做好宣傳。在數(shù)字經濟盛行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家開始通過電商直播等數(shù)字化創(chuàng)新形式來觸達目標用戶,在保留工匠精神、傳統(tǒng)技藝的同時,不斷調整營銷思路和模式,致力于讓產品與時俱進,貼近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老字號無論是營銷還是傳播,都需要與數(shù)字經濟、社交媒體緊密結合,擴大品牌影響力,打開新消費者圈層。

全息櫥窗融入宣傳,擦亮我們的老品牌
在創(chuàng)新宣傳這一方面,全息投影技術可謂是專業(yè)對口。利用全息膜和投影機,店鋪的玻璃窗可以立馬變身宣傳大屏幕,將科技力量賦予玻璃櫥窗之中,動靜結合,互動體驗感大大增加,在線下也真正做到了創(chuàng)意十足,十分吸引顧客,提高了曝光度,老字號也可以煥發(fā)新活力。在未來,全息投影技術也將更加成熟,形式更加豐富,應用場景也會逐漸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