玦(你難道沒有聽見植物的聲音嗎)
【張廣天敘事長詩《玉孤志》選讀】 玉,神傷而裂, 置于案頭。 它失其主而痛, 怎樣的愛護, 才能將裂愈合呢? 玦,是最早的形制, 說是“環(huán)而不周”。 既是環(huán)而不周, 必是先有環(huán)而后有玦。 環(huán)是天象, 天生萬物, 好比垂象。 人也出自天, 人本來也是無缺的嗎? 這缺口是誰開的呢? 是受古蛇引誘而缺陷的嗎? 人知其有缺而斷其環(huán)為玦。 生命受引誘而錯失, 從此走向死亡。 永生是無瑕的, 不可玷污, 沒有任何缺陷。 死是缺陷的代價, 凡缺必死。 一生難以補缺, 補了東頭, 西頭尚缺; 補了上頭, 下頭又潰。 隨著時日, 缺損與過溢愈多, 直至消散。 這是命定的缺口, 知缺而求周。 自己難以周全, 心中便仰望神天。 這是信仰的起點。 有人在古墓中看見玦置于尸體耳側(cè), 便想這是耳飾。 難道古人的雙耳是鐵鑄的嗎? 竟承受得起盈握一手的玉玦? 又有人在古墓中見玦置于死者眼眶中, 便猜測那是獨目者以玦代盲眼。 難道玉玦比玉珠更接近眼珠嗎? 或者古人的眼球都是玦狀的? 啊,自作聰明的現(xiàn)代人啊, 總以這家的巫術(shù)取代那家的巫術(shù), 說是實證了, 放之四海而皆準了, 總要看得見摸得著才相信! 然而正好比望遠鏡延伸人的目力, 擴音器放大聲的細節(jié), 遠古時候的人要用玦來伸展他們的視聽。 那天象之環(huán)的開口中, 有耳目所不及的秘密, 藉玦以聞萬籟, 藉玦以觀萬象。 你聽見了嗎? 你將玦放在耳邊, 你聽見了什么? 你難道沒有聽見植物的聲音嗎? 沒有聽見花開的聲音嗎? 你將玦置于眼前, 你看見了什么? 你沒有看見身后的事物嗎? 任脈朝向你, 督脈沒有顯現(xiàn)嗎? 你沒有看見你前生的樣子嗎? 從前生到今生再到來生, 不斷投生, 卻不是永生。 只有不屈不甘的魂靈要來回轉(zhuǎn)世, 一生錯失, 再一生還是錯失, 不斷的錯失, 輪回的苦難, 唯全恩的赦免, 方能出離輪回之苦。 上帝是一切智慧的源頭, 倘隔絕了智源的開啟, 以玦飾,以玦從禮, 那玦還有什么用處呢? 說是勇士用來決斷的, 說是君主用來賜玦絕人的。 如果是這樣的, 玦是多么可怕的兇器, 又是多么險惡的詛咒啊! 現(xiàn)在好了, 我得到了玉玦, 這是我一生中第一塊玉玦, 我的視聽被打開了, 我聞所未聞, 見所未見, 我由著玦的引領(lǐng)開啟了新的敘事。 這些事都是新鮮的, 又是最初的, 世界本來就是強弱有異的。 人在命運中多好??! 人在命運中多美啊! 為什么要自強不息呢? 有人強盛就扶持我軟弱吧! 幫幫我,可憐我, 垂憐是最美最雍容的姿態(tài)。 長久了, 那驕傲的敘事, 使我們因不知缺而越發(fā)丑陋了! 新的敘事是夸耀軟弱的, 是贊美垂憐的, 是張開雙手、松軟頸項的。 你沒有看見那更古遠的玦嗎? 它周身光美,玦口粗劣, 它虛位以待, 等著最美的詩意降臨, 來充塞和撫慰此生的殘苦。 我是詩人, 我之所以成詩的原因, 是因為我一直等待, 等待圣靈將我充滿。 (摘自《玉孤志》? 張廣天?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