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若為聘,你愿嫁君否?

第三章
又過了一更,已四更,皇城門大開,迎接著眾朝臣們,禁衛(wèi)軍巡邏著,不敢有一絲怠慢生怕有個閃失,腦袋就落地了。
過了一刻,大臣們云集在甘露殿內(nèi),分至兩邊,文為左站,武為右站,中間鋪著棉制紅毯,地毯兩邊繡著恪金絲,在紅毯終尾放置著一鼎銅制下身刻繪萬獸圖,鼎爐腿多為稀貴,四腳為難得,但五腳更是香爐極品,非得了旨意的權(quán)貴不得使用,況且,這爐顯示了顯貴之家的財富,而且爐腿刻畫了藤蔓開薇的花樣,更顯示了非權(quán)及大貴,爐蓋刻繪龍鳳呈祥,把上頂鑲東海明珠,把身嵌著上等寶石;鼎約五丈長,三丈寬,更顯示了皇家氣派,爐子里裊裊龍延香溢了出來,伴隨在空氣中,讓人心曠神怡。
在爐身后——是樓梯,共有幾十階之多,在臺階之上一把盤龍戲珠龍椅,做工精美的背后卻不知道多少血腥的爭斗。在這龍椅之上,坐著一名九五至尊的男子,他穿著明黃色龍袍,頭束玉寶龍冠,威嚴(yán)的外表下有著不可言喻的衰老。
這時文官列里走出一位身穿正三品官服,跪倒在地,不卑不亢地說:“稟圣上,人心是國之根本,國母之位乃空十載,既然太子已立,再立國母乃大吉?!?/p>
“蕭大人,恐怕是別有用心吧。的確,皇后之位乃空十載,可這十載內(nèi)沒有人提立國母,怎么一立太子,蕭大人就在圣上面前提立皇后之事了?”一位在那位正三品官服的后一排的身穿從三品官服的較年輕的男子站了出來。
下面的兩位大臣正對質(zhì)著,氣氛緊張,在那位正三品官服的前兩列一位官員的正想往前站出列時,上面那位發(fā)話了,只聽一個威嚴(yán)的聲音道:“罷了,朕已年老,眾愛卿無需提立后一事。不過,蕭妃撫養(yǎng)太子成人也是辛苦,就封皇貴妃罷,眾卿如何決斷吶?”
那男子停住了腳步,返回自己的位置,隨眾人一齊小聲理論,掩飾尷尬動作。
“微臣等無議?!北姵冀缘?,可眾人的心思各有不同,有的是想遠(yuǎn)離這場斗爭,有的是想在蕭冠兩家之間得到好處。
“臣替小妹謝過圣上,吾皇萬歲。”蕭大人先不卑不亢說了一句,然后跪下叩謝,又退回列中。
緊接著,武將列里也有人出列。在皇帝的位置的視角來觀看,便是第一排的驃騎將軍,他出列道:“稟圣上,南疆與本國邊界發(fā)生兵伐沖突。這南疆,本就與本國不和。每個月都有這樣的戰(zhàn)報,不過每回都是小事,臣以為不稟報圣上也罷,可這次,他們派三千精兵來挑釁,我方只派四千兵卒迎戰(zhàn);卻中了他們的陣法。我方死傷慘重不說,而他方的三千精兵還余三百余人,直攻我國邊疆之城,還好邊疆鎮(zhèn)軍帥及時派來一千軍卒,斬殺了兩百余人,俘虜了幾十人。這個南疆將王實在可惡,臣猜測南疆還要派兵來戰(zhàn),其意臣不必再說,請圣上處置?!?/p>
而在龍椅上的人,濃眉緊蹙,思索了一會后,嚴(yán)肅道:“嗯,南疆王在謀圖什么朕也知道,可是,我大唐文才雖多,可點兵之將卻少,這可如何是好?”
“以臣之見,應(yīng)請皇子出征磨煉,邊疆雖苦,不過南疆的精兵抵不了我大楚十萬大軍,皇子不會有生命之危,也可磨煉毅志。”
文官列中那位蕭大人又出列了,又是那種不卑不亢的語氣,說:“圣上萬萬不可啊!皇子乃金嬌玉貴之軀,要磨煉也是在京中軍團(tuán)里磨煉。將軍,您真以為皇子是您的犬子嗎?”
驃騎將軍聽言歲有怒意,但忙跪下深沉的聲音中帶著慌亂,道:“圣上,臣不敢,臣只是覺得既能磨煉皇子的毅志,又不會令皇子有性命之危?!?/p>
“你乃驃騎將軍,本是為皇子好,蕭卿也是言重了。依將軍所言,那朕該派哪位皇子平息南疆之亂吶?”皇帝沉聲道,一只手去揉太陽穴,心想:這朝堂是非多,后宮亦不太平,若是有她在那又是這樣的景象?
“臣以為,該派太子去?!彬婒T將軍沉穩(wěn)道,心中的算盤打得響亮,誰說武官無心思重的?冠沉?xí)劸褪且粋€鮮明的例子!
“不可,太子乃國之棟梁,萬一出了什么事,后果不堪設(shè)想啊!還是派其他皇子去,請圣上三思!”蕭梓淵惶恐道。
太子一震,面上卻未改色,正想出列請求出征心想:蕭冠兩氏是勢同水火,我何必多廢口舌,冠沉?xí)勥@個看上去像莽夫?qū)嶋H上老奸巨猾,這次這么力挺我出征必有緣由。隨即又把腳邁了回來,且看他們的爭斗。
其他皇子也正納悶著。只聽冠沉?xí)劶痹甑卣f:“蕭梓淵你夠了!保護(hù)太子也太過了,太子不是三歲小孩!該要磨練磨練了!”
“罷了!太子與其他皇子一同前去,三皇子體弱,便不去了。眾卿覺得如何?”他不耐煩地說。
眾臣議論紛紛,最后商定:“微臣等無議,但請求圣上派三萬大軍以免萬一?!?/p>
“嗯,此事交由兵部處理,有事再稟,無事退朝?!被实鄣氖纸K于不揉太陽穴,蕭梓淵和冠沉?xí)勗诔蒙匣テ彩墙?jīng)常,每一次都是不一樣的事,都有兩個相反的意見,沒有一次意見一樣;也難怪,華貴妃和皇貴妃向來不和。倒是馮氏一族算是安省。隨著這件事被圣上決斷,便聽太監(jiān)尖細(xì)地高喊著“退朝”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