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反思:從拖延開始
一般情況下,我是早上5點開始寫作,一個小時完成,每天必須完成一篇。但今天開始寫已經(jīng)是晚上9點了。
回顧一下我這一天的流水賬,早上5點醒來,看短視頻玩手機到8:20出門。8:20到12點出門辦事,順便玩手機,12:00~1:00吃午飯,洗碗。
1:00~2:30午休,實際上是玩手機。2:30~5: 30吃東西玩手機,5:30~7:00洗澡看視頻玩手機,7點到9點吃飯運動。

現(xiàn)在9點開始寫文章,我是不是該慶祝一下,又拖延過了一天。如果把每天的任務標注為完成,不是盡早或者快速完成,那我這個時間過得還可以。
可實際上我對自己拖延到現(xiàn)在才完成今天的任務,感覺有些不滿。我有個發(fā)現(xiàn):只有休息日才拖延,上班時間一般不會拖延,會按時完成。
拖延時,我腦子里在想什么,想的是時間還早,我看看短視頻吧,我看一會兒小說吧,昨天晚上那小說好好看。時間還早,看一會不耽誤。
看完小說,再看看視頻吧,那么多有意思的,沒有足夠的時間在網(wǎng)上沖浪多難受啊。這個視頻真好看,那下一個,這個真好笑,哈哈哈。
鬧鐘響了。7:40了,關閉,過了一會兒又一個鬧鐘8點了。我該收拾東西起床了,要忙事去了。
那中午呢?中午那會在玩手機,那么長時間還有下午。我當時想的是跟親戚好久沒見了,應該把時間花在陪伴他們上。
另一方面也是擔心被親戚說,這么長時間沒見了,見面就忙手頭的工作,盯著手機寫東西,你有這么忙嗎?賺到了什么錢了?

親戚并沒有這么說,但是我心里這樣想的,就以為他們這樣說。這是我內心的投射,心里想到了這個,覺得親戚就會這樣說,哪怕他們實際上什么都沒說。
我為自己的拖延,而找了特別好的借口,我不是不想寫,是我要花時間陪著親戚,是我擔心被他們訓,所以才不寫,不是拖延偷懶。
主觀的無意,造成了客觀的拖延結果。也可能是他們在玩手機,就我一個人拿來在那,神神叨叨,碎碎念,好像也不太好,不符合隨大流的標準。
當產(chǎn)生一個結果,不太理想的結果,比如拖延,事情沒做好,接下來會給自己找很多很多理由,世俗的,主觀的,客觀的,各種原因說明我盡力了,我努力了,我做的挺好的,我積極了。
雖然事情不太順利,但是我很好。當出現(xiàn)一個不太理想的結果,我會條件反射的給自己找借口,各種合理的方式,為自己的內心開脫,向自己證明我很好,比他們都好。
好像我的內心里,有一個特別強的需要,是向自己證明我很好。也可能我內心深刻的知道我不好,所以才需要一遍遍的證明,給自己找借口。

寫到這,我挺想要一個外部世界的人,給我指責和抱怨。讓我把心里所有的不如意,憤怒不滿,不平,全部都傾瀉在他身上。
這樣當我內心的攻擊釋放出去之后,我就不容易產(chǎn)生太多對自己的否定。人在這個世界上,要對自己好一點,有些事能抱怨別人就不要怨自己了。
無意識的,我好像一直在按這句話執(zhí)行。凡是一定先怪別人,都是你不好。才讓我生活的這么糟糕。
可是別人能對我的生活承擔多少責任呢?撐死了也不超過30%吧。還是要針對自己,要從自己身上下刀。
我有時會感覺有些失落,尤其是在我做一些身邊人不支持的決定,感覺沒有按照他說的,沒有按照他觀念里的言行,就是不正常是生病。
進而質疑我是否可以做一個咨詢師,然后直接否定了。你這樣怎么做心理咨詢師啊?就你這樣,還給別人咨詢,先治治你自己吧。
說實話挺難受的。身邊人太知道我在意什么,知道我哪疼就往哪戳。雖然遇到了這些,但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我覺得我還是有希望的。
謝謝你的欣賞,歡迎留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