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麻堂會》:人生如戲,人死亦如戲!
《椒麻堂會》是一部看完之后會不知道說什么的電影。就像影片的英文名,The?Neo-new?Adventures?一樣,老的新劇,新的老??;現(xiàn)實的虛幻,虛幻的現(xiàn)實;陰間的陽人,陽人的陰間;電影的戲劇,戲劇的電影,片里處處是可以列舉出的矛盾性反差。三個小時的電影,竟然完全沒有尿點也是難得,是挺特別的一次觀影體驗。
影片半寫實半魔幻地講述一個川戲班子,在中國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時代動蕩下的遭遇。戲曲人半生的顛沛流離史,和半世紀的大歷史氣象相結(jié)合。虛景透著實景的意,卻又限制在這勾欄瓦舍之內(nèi)。四九年之前,中國的人文精神在山野云氣之間,唱的是一個百轉(zhuǎn)千回;四九年之后,符號隨鋼鐵而來,文戲還需武唱。地上風云變幻,地下牛頭馬面接老漢兒的班。

全片最精彩的莫過于劇本。其實邱炯炯導演自述拍的就是家里人的故事,沒有真正所謂的劇本。對于歷史,沒有態(tài)度,沒有立場,只有一種家人視角的陳述。原本好奇邱炯炯一直在拍紀錄片,這個劇情片會講怎么樣的故事?!斑@樣就很成立了?!鼻駥дf,“劇中很多演員是家人,音樂是表妹的制作?!庇捌坑伤厝顺鲅?,并采用舞臺劇的表現(xiàn)形式和卷軸開幅的拍攝方式,色彩,音樂,都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整體感觀非常好。

湖南企發(f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寫的解說詞中寫道,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沒想到可以這樣講述一群人的故事,陰陽交錯,嬉笑怒罵,人生如戲,人死如戲。即便是三個小時的長片看下來也不會無聊。看的時候腦子里蹦出了一些其他類似的作品:畫面和表達有一點韋斯安德森的感覺,故事的結(jié)構(gòu)讓人聯(lián)想到《戲夢人生》,陰間故事人物的妝造和行為好像有寺山修司電影里那種怪異感。很難得一部很獨特性又平衡的影片,內(nèi)容上很坦率不為審查而避諱,形式上驚艷貼合內(nèi)容不突兀。

整部影片舉重若輕,人如鴻毛在時代的洪流中。從臺上到臺下,陽間到陰間,歷史是一出唱不完的戲,一條渡不完的河。個體身上的灰塵和苦難,抖也抖不盡,說也說不完,但還是要說,不管是用嶄新的話語還是古老的曲調(diào)也要說,不然時間就是一碗孟婆湯,抹掉了真實的鮮活的記憶,只留下白茫茫的一片廢墟。

《椒麻堂會》用手工作坊的棚拍形式來講述一段正在被遺忘的歷史,影像極富創(chuàng)造力在輕巧、荒誕和幽默中包裹著命運的時代悲劇,亦能映照至當下的現(xiàn)實?;恼Q的藝術,光怪陸離的社會變遷,《霸王別姬》的隔空對唱,模糊舞臺和熒幕的撲面而來的丁達爾效應,極具個人色彩和地方特色的空靈的戲夢版的表達,細節(jié)和記憶點很多,非常大膽。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里說過:“暴風雨結(jié)束后,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jié)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人?!痹谶@樣的年代,導演仍飽含著對過往歷史洪流中人民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追溯,且以極為稀缺獨特的藝術工作坊式的方法完成。歷史大舞臺下的他方唱罷爾登場,民間傳說中的陰陽神鬼孟婆,以及隨波逐流于其間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堪稱精妙的歷史群像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