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孤獨、不合群!孤獨癥早期識別干預是孩子融入社會的關鍵!
孤獨癥≠孤獨、不合群!但大部分孤獨癥孩子幾乎不主動與人互動,為了讓孩子長大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能夠參與工作并融于集體,我們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行為,早期識別干預是孩子融入社會的關鍵!
下面5個練習做好,會在社交中起到非常明顯的效果
1.教孩子注視別人的臉
表現(xiàn):
孩子很少注視他人的臉,你跟TA說話,TA東張西望,你要求TA看著你,TA卻似未聽見。

方法:
1.讓自己的眼睛與孩子眼睛平行,叫孩子的名字,TA不看你便用手指輕輕地扶住TA的頭,追隨TA的目光,吸引TA目光的注意。當孩子看你了,及時給TA強化物。隨著練習慢慢撤掉動作輔助和強化物。
2.還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做這種訓練,你可以做鬼臉、轉(zhuǎn)眼睛等,這種滑稽的視覺效果會使孩子覺得很有趣。
目的:
吸引孩子的注意,練習注視他人的臉。
2.教孩子手勢語言
說明:
很多家長擔心教了孩子手勢孩子是否就會一直不再說話了。其實不然,手勢語言也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很多孩子也是在手勢動作的表達中突然便有了語言。類似點頭搖頭來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擁抱、握手表達友好關懷等等我們都可以教給孩子。

方法:
1.輕輕扶著孩子的頭教TA點頭或引導TA張開雙臂回應別人的擁抱。
2.利用卡片或?qū)嵨飦斫毯⒆訉W習點頭搖頭等。比如:拿出一個蘋果,問孩子:這是蘋果嗎?然后示范回答是并點頭;再問:這是梨嗎?回答:不是。并搖頭;再讓孩子模仿。
目的:
反復多次訓練直到能掌握為止,培養(yǎng)暫時不愿開口孩子的回應能力。
3.表情動作的學習
表現(xiàn):
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表情或情感,也不會用適當?shù)谋砬楸磉_自己的情感,如用微笑表示友好等。

方法:
1.可以用照片、鏡子等訓練。比如:讓TA看不同表情的人的照片,告訴TA相應表情的名稱,注意圖片要重點突出,表情明了夸張,孩子覺得很可笑也就容易記憶了。
2.或者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面前表現(xiàn)不同的表情讓TA觀察,然后再讓TA模仿練習各種表情。
目的:
加強孩子對表情的理解,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應對能力。
4.語言交往能力訓練
表現(xiàn):
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

方法:
可以融于日常生活中進行訓練,從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愿望或要求開始,比如把TA想要的放在可看見不可拿到的地方,或給TA少量的喜歡的東西,促使TA主動發(fā)起求助。
目的:
主動表達能力的提高對孩子的社交很有幫助。
5.利用游戲進行交往
表現(xiàn):
孩子無法融入集體游戲中。

方法:
先由大人帶著孩子玩,在游戲中逐漸讓其他小朋友參與進來,大人主持游戲。孩子們玩在一起后,大人試著退出。在游戲過程中,逐漸增加如購物、乘車等日?;顒拥膬?nèi)容,讓孩子扮演各種角色,并從中學到各種社會規(guī)范。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們游戲玩耍時,父母要注意適當?shù)乇O(jiān)護,一是避免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產(chǎn)生矛盾,二是在關鍵時刻幫游戲繼續(xù)下去,讓孩子始終參與其中。
目的:
讓孩子快速融入集體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
[部分圖文源網(wǎng)絡 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