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醬油添加劑引爭議!國內外配料“雙標”?辛吉飛暗指其中要害


30天漲粉900萬,一場影響14億人的風波,他究竟動了誰的蛋糕?
今天9月,「??怂箍萍肌挂辉~悄悄席卷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各個角落,
成為了時下最流行的網(wǎng)絡用語。這個詞原本出自網(wǎng)游《英雄聯(lián)盟》,
特指一種魔法和科技相融合的頂尖技術。結果在一批短視頻博主的帶動下,
「??怂箍萍肌钩闪擞檬称诽砑觿⒘淤|食材「化腐朽為神奇」的代名詞。
同時,一位名叫辛吉飛的抖音創(chuàng)作者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迅速漲粉數(shù)百萬。
爆火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爭議,有人說他是食品安全的吹哨人,
也有人說他在通過販賣焦慮來賺取流量。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辛吉飛和他的科技與狠活。

2022年8月25日,一個叫做劉慫的東北小伙在抖音上發(fā)布了一支視頻,一石激起千層浪。
劉慫在沈陽經(jīng)營著一家烤肉店,從事餐飲行業(yè)4年多了。
從2019年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發(fā)布作品,定位是「美食博主」。
發(fā)布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正經(jīng)的烹飪教學,偶爾也分享自己的日常。

8月25日,伴隨著「我一勺三花淡奶」,劉慫徹底成為了頂流。
視頻中,一位做菜30年的老師傅正在熬骨頭湯,熬了兩個小時湯色都未變白。
老師傅表示,還需要泡一宿。
劉慫聽罷,向清水鍋中倒了一勺三花淡奶,攪拌兩下,湯立刻變白。
老師傅一臉尷尬:“這不是騙人么?”
隨后「一勺濃縮羊膏」、「一勺豚骨香膏」、「芝麻精油調芝麻醬」等一系列視頻,
讓劉慫的熱度不斷上升。與此同時,同為東北小伙的辛吉飛,也出道了。
科技與狠活

辛吉飛今年34歲,沒成為網(wǎng)紅之前,曾經(jīng)開過一家烤面筋小店,
不過后來遇上疫情倒閉了,之后在一家食品廠上班。
2019年起,他開始利用閑暇時間拍攝短視頻。
起初只是拍攝他擺攤的日常,比如展示一下烤面筋、韓式炸雞等小吃的烹飪過程。
但可想而知,這些內容很快就被淹沒在了浩浩蕩蕩的短視頻大軍當中。
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辛吉飛制作了一些「合成大雞排」、「合成奶茶」、
「合成牛肉丸」等揭秘內容,逐漸開始獲得不少關注。

他招牌式的「歪嘴笑」風格,加上那句魔性的「都是科技與狠活兒呀哥們兒」,
還有視頻結尾故意設計的拉肚子上廁所或者被救護車拉走的情節(jié),
這一系列元素都讓辛吉飛的視頻搞笑又洗腦,像病毒般瘋狂傳播。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辛吉飛的漲粉量就從十幾萬狂飆到750萬,
截止到9月底,他已經(jīng)成為了坐擁將近900萬粉絲的抖音現(xiàn)象級網(wǎng)紅。
辛吉飛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大批粉絲的關注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你有沒有曾經(jīng)懷疑過,為什么街邊廉價的自助火鍋店能夠一盤盤牛羊肉無限量供應。
你扶著墻進去,扶著墻出來,難道到老板就不怕賠本嗎?飛哥告訴你,你想多了。
一片羊肚腩肉加上一堆邊角料、鴨子肉,用保鮮膜裹上,
卷吧卷吧放冰箱凍里上一天一夜,拿來出一切,正宗的雪花肥羊。

擔心這樣壓出來的肉片一煮就散了?飛哥告訴你,你還是想多了。
合成肉片,蘸上點活力水,怎么煮都不會散,無論是口感質感還是外觀,
都和火鍋店里的雪花肉片一模一樣。
還有當下年輕人最喜歡的飲品焦糖奶茶,那也是滿滿的科技與狠活。
4g碎茶葉沫子放入550ml水中充分浸泡后篩出,再加入50g黑糖糖漿、
50g植脂末、1g奶精粉,攪拌均勻。一杯像模像樣的焦糖奶茶就做好了。

視頻下面有網(wǎng)友留言說,曾經(jīng)在奶茶店打工,這做法太標準了。
還有網(wǎng)友說,以前開過奶茶店,當時用的都是正經(jīng)的好茶葉,也沒用奶精粉,
用的是黑白淡奶和雀巢淡奶油,結果店因為成本太高倒閉了。
后來有網(wǎng)友說她花39元買了一盒網(wǎng)紅平價燕窩,讓辛吉飛給掌掌眼,鑒定下真?zhèn)巍?/p>
辛吉飛用一張明膠片,一把植脂末、一勺糖漿,成功復刻出了相似度99%的糖水燕窩。
明明都是玉米,為什么品牌快餐店煮出來的就香甜軟糯,
但你在家就怎么都煮不出來那個味兒。答案就在幾塊卡拉膠和幾滴玉米香精油身上。
辛吉飛的視頻中,奶茶里沒有奶,一樣香醇。牛肉丸里沒牛肉,一樣Q彈。
糖水燕窩里沒燕窩,一樣絲滑。烤香腸里沒有肉,一樣焦香流油。
這就是??怂箍萍嫉牧α堪?。

用絕大多數(shù)人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原料,制作出街邊常見的食物,
這狠狠戳中了觀眾的獵奇心理,吸睛無數(shù)。
辛吉飛和劉慫也如同揭露黑幕的正義使者一般,收獲一大票好評和支持。
尤其是辛吉飛,網(wǎng)友們戲稱他是「東北絕命毒師」、
「霍格沃茨中國分校區(qū)唯一指定魔藥學教授」、「全能型噴射戰(zhàn)士」。

在辛吉飛與劉慫的帶動下,截至到目前為止,抖音平臺上,
話題#科技與狠活#的播放量超過了56.7億次、
#??怂箍萍?的播放量超過了48.7億次、#三花淡奶#的播放量超過了8.8億次。
隨著辛吉飛與劉慫的快速躥紅,越來越多的業(yè)內人士開始參與爆料,
一些無良商家被清出市場,更多消費者開始重視廉價食品帶來的健康隱患,
學會了買東西前,先看看配料表。
甚至有人說,他們的視頻粉碎了自己對劣質外賣食品的喜愛,
親媽苦口婆心20年都沒有勸明白的事,被一句「科技與狠活」迅速勸誡了。
這都是此類視頻帶來的積極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質疑聲也漸漸浮出水面。
販賣焦慮?

9月6日,9月7日,中國食品報社的官方媒體《中國食品報融媒體》,
以下簡稱《食品報》,接連發(fā)布了2支「辟謠視頻」,點名批評辛吉飛販賣焦慮,
宣揚低價有罪論,誤導消費者。
其中第一支批評視頻遭到了大量網(wǎng)友的圍攻、謾罵,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在其主頁找到。
在第二支視頻中,食品報說,我們支持科普假貨的生產(chǎn)過程,但堅決反對低價有罪論。
《食品報》在這支視頻中表明態(tài)度,說市面上的假貨產(chǎn)品還是少數(shù)。
他舉了一個蜂蜜的例子。辛吉飛曾經(jīng)拍攝過一支揭秘廉價蜂蜜的視頻。

鍋里導入200g白砂糖,一勺麥芽糖漿,250ml自來水,中火熬化后,滴幾滴檸檬。
最后一步很關鍵,加入??怂箍萍肌富被ㄏ憔购汀阜涿巯憔梗?/p>
一瓶9塊9的廉價蜂蜜就做好了。但《食品報》說,
根據(jù)國家食品安全監(jiān)督部門2014-2018年對蜂蜜產(chǎn)品的抽檢結果,合格率高達98.2%。
在視頻最后《食品報》還喊出了
「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塊輿論陣地,我們寸土不讓」的響亮口號。
不過大多數(shù)網(wǎng)友還是站辛吉飛。有人說,《食品報》這明顯是心虛了。
也有人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物,超低價產(chǎn)品不能說百分之百都是科技與狠活,
但給個99%的比例還是比較穩(wěn)妥的。
還有人說:他在販賣焦慮?怎么販賣的?他只是把符合國標的商品又做了一遍。
說到國標,辛吉飛曾經(jīng)在一次直播中指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種飲料為什么要放各種各樣的代糖呢?

什么甜蜜素、安賽蜜、蔗糖素、阿斯巴甜,都是出甜味的,放一種不就行了嗎?
飛哥告訴你,這里面也是有門道的。
答案說簡單也很簡單,因為放一種,它不就超標了嘛。
這波對戰(zhàn),中國食品報顯然略處下風,不過與此同時,反對辛吉飛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了。
有網(wǎng)友說,邊角料、拼接、肉糜壓制技術并不意味著食品安全有問題,
只意味著風味、口感更差。
食品工業(yè)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以更低廉的價格買到合格的食品。
不同的消費群體對應的是不同價格區(qū)間的產(chǎn)品。
還有一位學食品專業(yè)的網(wǎng)友表示,看到漫天飛的科技與狠活真的很心寒。
食品添加劑是一門正兒八經(jīng)的課程,自己要死要活學出來的東西,
在別人嘴里就成了一句科技與狠活。
輿論開始呈現(xiàn)兩極分化,??怂箍萍嫉仍掝}的熱度也越來越高,
終于9月21日,抖音官方坐不住了,客服給辛吉飛打電話說,
因為他的視頻遭到了大量舉報,現(xiàn)要求他對視頻內容進行整改。
辛吉飛表示要怒刪抖音賬號可不是說著玩的。
他掛了電話,一個反手真的將900萬粉絲的賬號給刪掉了。沒錯,刪了。
如今在抖音上已經(jīng)找不到辛吉飛的頻道了,不過他并沒退網(wǎng),只是轉戰(zhàn)微博與快手了。
辛吉飛說他不靠抖音變現(xiàn),這話也不假。
他本身是有工作的,視頻的播放量雖然很高,但從來沒有結果廣告,
就連直播的時候,也把打賞功能關了。
有人說,辛吉飛是憑一己之力,讓整個食品行業(yè)為之肝顫,這話一點也沒錯。
國慶期間霸屏熱搜的海天醬油事件就是由辛吉飛間接引起的。
行業(yè)地震

9月中旬,辛吉飛在注銷抖音賬號之前,發(fā)布了一支視頻,
展示了如何使用水、食用鹽、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鈉、醬油香精、
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劑勾兌醬油。
和以往所有視頻一樣,辛吉飛這次也沒有點名道姓,提到任何廠家。
但是到了9月底,有網(wǎng)友發(fā)布了另一支視頻,將矛頭直指。
這位網(wǎng)友稱,自己在日本購買的海天醬油僅有水、大豆、小麥等天然原料,
以及食鹽、砂糖等調味劑。而在國內買到的海天醬油產(chǎn)品,
則多了焦糖色、呈味核苷酸二鈉、苯甲酸鈉、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劑。

還將國內外海天醬油的配料表貼了出來,一目了然。
頓時,海天醬油成了眾矢之的,大批網(wǎng)友聲討海天味業(yè)針對國內外市場的雙標態(tài)度。
9月30日,海天味業(yè)在其官方微博上發(fā)布了一則聲明,對爭議進行回應。
聲明的內容很長,但總結下來就兩點:
第一,海天所有產(chǎn)品都是嚴格按照中國《食品安全法》生產(chǎn)的,
添加劑也符合標準,愿意隨時接受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和檢查。
第二,對于惡意在網(wǎng)絡上制造并且散播謠言,
嚴重損害海天品牌形象的短視頻賬號進行追責。

值得一提的一點是海天追責的對象并不包括辛吉飛,
因為彼時辛吉飛的抖音賬號已經(jīng)注銷了,而且更重要的是,
辛吉飛未曾在自己的視頻中提及海天味業(yè)的名字。
但海天味業(yè)的這份聲明并沒能平息網(wǎng)友們的怒火,
因為聲明非但沒有正面回應網(wǎng)友們最關心的「雙標問題」,
還給網(wǎng)民們扣上了一頂「妖魔化食品添加劑,黑化中國食品」的大帽子,
事態(tài)進一步發(fā)酵。10月1日,海天登上熱搜。
到了10月5日,海天味業(yè)發(fā)布了第二份聲明。這次,打起了「中國制造」的感情牌。
說這是有人以海天為靶子,發(fā)起的對整個中國調味品行業(yè)的攻擊,
這不僅打擊了中國老百姓的消費信心,更影響了「中國制造」的聲譽。
但海天的這波公關操作并沒能奏效,沒把自己摘干凈不說,
還把整個中國調味品行業(yè)都落下了水。
我嚴重懷疑海天的公關團隊是競爭對手派來的臥底。就這樣,海天再次登上熱搜。
不僅如此,還有網(wǎng)友驚奇地發(fā)現(xiàn),海天不僅是行業(yè)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更是行業(yè)規(guī)則的制定者。
中國調味品行業(yè)的相關標準,其實就是這些大企業(yè)參與制定的。
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檢索結果顯示,海天味業(yè)是配制醬油行業(yè)標準的起草人之一。

另外,還參與制定了《料酒質量通則》、《釀造醬油工藝技術規(guī)范》、
《醬油質量通則》等國家標準計劃,這三份文件目前還在起草或批準過程中。
所以海天一直強調的「符合國家標準」是很難有說服力的。
10月6日,海天第三次登上熱搜??梢哉f整個國慶節(jié)期間,海天就沒有從熱搜上下來過。
10月10日,海天味業(yè)發(fā)布了第三份聲明,這次總算說到點子上了。
海天味業(yè)表示,公司的產(chǎn)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有高中低不同檔次、以及含添加劑和不含添加劑的產(chǎn)品。
國內作為公司最大的消費市場,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在確保產(chǎn)品質量和安全的同時,產(chǎn)品線也更為豐富。
這次,海天的公關團隊總算是開竅了。

事實上,海天在國內也確實有零添加醬油,配料表顯示,其成分和出口的一樣,
不含添加劑。但這類產(chǎn)品市場份額小,而且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太貴了。
一瓶普通醬油十幾塊錢,一瓶高端零添加醬油動輒三四十。
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我們反對企業(yè)無止境攫取高額利潤,
但從企業(yè)的角度出發(fā),消費者也不能無下限地要求產(chǎn)品物美價廉呀。
雖然海天的第三份聲明平息了一些輿論的怒火,但即使是龍頭企業(yè)也經(jīng)不起這么折騰。
十一過后,股市一開盤,海天的股價就暴跌3天,市值瞬間蒸發(fā)400億。

月兒彎彎照九洲,有人歡喜有人憂。
與海天味業(yè)股價暴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主打零添加的競爭對手千禾味業(yè),
節(jié)后開盤,股價一字漲停。天貓直播間里,其料酒、醬油等多款產(chǎn)品瞬間搶售一空。
除了這次醬油風波,辛吉飛還間接拯救了一家瀕臨破產(chǎn)的老牌企業(yè),匯源果汁。
起因是辛吉飛在一次直播中評價匯源果汁說:匯源果汁能不好喝,
是因為它就是純水果做的,沒放那些科技與狠活。
辛吉飛的那次直播結束后,匯源果汁重新走進大眾視野,掀起了一股消費高潮。
有人說,飛哥一句話,幫匯源果汁剩下了上千萬的廣告費。
不過,辛吉飛曾在直播中強調,他沒收過匯源果汁的錢,
不止是匯源果汁,他拍視頻至今,沒有收過任何一個廠家的錢。
后來,匯源果汁的官方賬號表示,感謝粉絲和飛哥的認可,
30年了,我們終于被大家看到了。
最后也說一下,飛哥說的是真的,我們真的沒給飛哥充值。

有人說辛吉飛是食品安全的吹哨人,也有人說他是民眾恐慌和焦慮的制造者。
圍繞著他的爭議至今都沒平息。
實話實說,辛吉飛和劉慫的視頻確實存在夸張與演繹的成分,
但民眾對于食品安全的恐慌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拿這次海天醬油事件來說,用海天出口到外國的高端零添加產(chǎn)品,
跟海天在國內銷售的平價有添加產(chǎn)品做對比,
這就相當于你去街邊花了幾十塊錢買了一個包,卻跟幾萬塊的香奈兒做比較,
比完了還埋怨,街邊買的包有碎線頭,這不是欺負人嘛。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明顯的漏洞,難道廣大網(wǎng)友都看不來嗎?當然能。
既然能看出來,為什么還要一起跟風起哄呢?
因為這么多年來,大家受食品安全的苦,已經(jīng)受夠了,海天不幸地成為了民眾情緒的出口。

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我們前一段時間剛講過,相信不少觀眾還歷歷在目。
不法分子為了攫取暴利,在稀釋了的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通過蛋白質含量的檢測,
結果導致全國29.6萬兒童患上腎結石或者泌尿系統(tǒng)疾病。
事態(tài)發(fā)展到無法控制之后,國務院才啟動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級響應。
后來,三鹿倒閉,幾名主犯被判刑?;純杭彝ルm然也拿到了賠償金,
但賠償標準是死亡賠償20萬元,重癥賠償3萬元,普通癥狀賠償2000元。
20萬對于大型企業(yè)來說,九牛一毛,但卻能買一個孩子的性命。
有人說,三聚氰胺事件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那時候的市場監(jiān)管機制能和今天的相提并論嗎?好,那我就再舉幾個例子。

2010年3月,武漢工業(yè)學院食品工程學教授何東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jù)他估計,目前中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300萬噸。
而中國人一年的動、植物油消費總量大約是2250萬噸。
也就是說,按照此比例,你吃10頓飯,可能有1頓碰上的就是地溝油。
何教授的另一個身份是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油料和油脂工作組組長。
他的這番言論頓時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地溝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劣質油,
主要來源是城市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這些東西俗稱泔水。

將泔水經(jīng)過簡單的過濾、加熱、沉淀、分離后就能得到清亮的地溝油。
提煉1噸地溝油的成本僅為300元左右。
掏地溝油的人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掙上七八十元。
一個人通常每天能掏4桶,回收提煉之后,就算只按食用油市場價的一半出售,
一個月也能賺1萬多元,相當于高級白領的收入。
而醫(yī)學研究顯示,長期攝入地溝油會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比如發(fā)育障礙、腸炎,
還可能導致肝臟、心臟和腎臟腫大以及脂肪肝等病變。
魔幻的是,何東平教授采訪稿件見報后的第二天,他就召開新聞發(fā)布會,
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緊規(guī)范廢棄油脂收集工作的同時,也否認了此前提到的數(shù)據(jù)。
何教授向之前采訪他的記者透露,采訪內容發(fā)布后,他一天接到了50多個電話,
各家媒體都在找他。領導也給他施壓。
他表示,報道本身沒有問題,但這個數(shù)字太敏感,不能以他的名義講出來。
還說地溝油要想在中國徹底杜絕,恐怕還需要10年的時間。

2011年3月15日,央視新聞頻道播出了3.15特別節(jié)目《健美豬的真相》。
節(jié)目曝光了河南省孟州市、沁陽市、溫縣、獲嘉縣的大量養(yǎng)豬場在豬飼料中
非法添加早已被禁止的「瘦肉精」。
喂了瘦肉精的豬體形健美,肌肉結實,被戲稱為“健美豬”。
然而,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可能會出現(xiàn)惡心、頭暈、手顫等中毒癥狀,
長期食用還有可能導致染色體畸變,誘發(fā)惡性腫瘤。
河南的部分豬販利用監(jiān)管漏洞,逃過了尿檢等一系列政府規(guī)定的檢疫程序,
最終讓瘦肉精豬肉流向了市場。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只要花200塊錢就能買到120頭豬的三大合格證明,還附贈豬耳標。
平均下來,每頭豬只要花不到2塊錢就能買到檢疫合格證。
最終,在這場瘦肉精風波中,有113人被判刑,其中77人為失職瀆職的國家工作人員。
兩名瘦肉精生產(chǎn)者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處死緩和無期徒刑。

2022年的3.15特別節(jié)目,央視又曝光了湖南知名蔬菜再加工企業(yè)「插旗菜業(yè)有限公司」
在生產(chǎn)過程中存在衛(wèi)生不達標、生產(chǎn)無保障、國內外市場「雙標」等諸多問題。
插旗菜業(yè)為多家知名企業(yè)代加工酸菜制品,也為一些方便面企業(yè)代加工老壇酸菜包。
統(tǒng)一方便面、康師傅方便面都是插旗菜業(yè)的大客戶。
插旗菜業(yè)官網(wǎng)介紹,他們建設有高標準室內腌制池600個,年蔬菜腌制能力近4萬噸。
公司供水、供電及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完善。
但事實上這些高標準腌制池只用來腌制出口用的酸菜,
內銷的老壇酸菜包里的酸菜則是從外面收購來的“土坑酸菜”。
收購土坑酸菜時,工人們就光著腳踩在酸菜上,稱量酸菜的磅秤也是直接放到酸菜上的。
收購回來后經(jīng)過簡單的清洗,就開始封裝。
生產(chǎn)負責人表示雜質根本洗不干清,樹枝、田螺、羽毛非常常見,有時候還會發(fā)現(xiàn)煙頭。
同樣都是酸菜,為什么國內外市場會采用不用的生產(chǎn)方式呢?
插旗菜業(yè)經(jīng)理的一番話,讓人扎心。

奶粉雙標,老壇酸菜雙標,到了海天醬油這兒,
網(wǎng)友為何會如此草木皆兵、義憤填膺就不奇怪了。
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再到地溝油、瘦肉精、老壇酸菜,
當一只蟑螂爬出來時,實際上在看不見的地方,早已埋伏了千軍萬馬。
老百姓對食品安全早就沒了信心。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在最近的這場「??怂箍萍肌癸L波中,也有不少無辜躺槍的良心商家。
我相信辛吉飛的初衷是好的,但他確實高估了部分網(wǎng)友的理性與辨別是否的能力。
無辜躺槍

9月中旬山東泰安的一家名為「羊阿鮮」的餐飲店,突然被網(wǎng)暴。
「羊阿鮮」主營羊湯、烤串。在店鋪介紹中標注了,
本店所有食材都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保證每一口都真材實料,干凈衛(wèi)生。
但因為網(wǎng)絡瘋傳的那句「三花淡奶」,不少網(wǎng)友開始在「羊阿鮮」的抖音視頻下面留言,
說這全是科技與狠活啊!逼得羊阿鮮沒辦法,連開兩天直播無剪輯,
就為證明自家的羊湯真是牛骨打底,熬的出來的,而且湯也能變白。
可網(wǎng)友們依然不依不饒,諷刺她說,「真湯不可能這么白」,
「是真的你就不需要解釋」等。最終,「羊阿鮮」無奈清零了所有視頻。
而她只是無數(shù)受牽連的良心商家中的一個。
根據(jù)《中國新聞周刊》的報道,一位名為老吳的男子在河南鄭州經(jīng)營著一家羊湯館,
最近接外面單子時,總有消費者在備注寫上:如果是科技狠活做的,我就不要了。
老吳無奈的表示,他也想開個直播展示熬湯的全過程,但晚上要上貨,
白天還得招呼客人,真的太忙了。
其實三花淡奶并非類似三聚氰胺、福爾馬林、蘇丹紅這樣的非法添加物。
“三花”是雀巢旗下的子品牌,“淡奶”是煉奶的一種,
所以,“三花淡奶”不過是一款普通的奶制品。
它常常被用于調制咖啡、制作甜品、奶茶等,用它來做羊湯,最多叫「超范圍濫用」。

而且食品添加劑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很多食品添加劑都是為了改善食物的品質、顏色、氣味、香味,或是為了延長其保質期的。
我們常吃的鹽在古代也是一種添加劑。
遠古時期,人類從海水中提煉出了鹽,不僅讓食物更加美味,還滿足了身體的營養(yǎng)需求,
而且通過鹽腌制的食物能夠保存更長的時間,大大提升了古人的生活品質。
跟大家說個熱知識,鮮味是人的五種味覺之一。
但在味精被發(fā)明之前,普通人想嘗到「鮮味」是很困難的。

明清時期,北京城里的山東籍廚師會把珍貴的海腸曬干磨成粉,
每道菜里面都加一點,增加鮮味,以此奠定來魯菜在京城的地位。
有的廚師,甚至會花上幾天幾夜吊高湯。正因如此,魯菜也被稱為八大菜系之首。
可自從1908年,日本化學家在海藻海帶中提取出谷氨酸鈉后,
魯菜堅守成百上千年的鮮味護城河,就被一舉擊潰了。
鮮味是一種復雜而醇美的感覺,往往需要獨特的食材和特殊的工藝才能達到。
現(xiàn)在只要一小勺味精,所有人對鮮味的需求都能被滿足,不得不說是一件造福大眾好事。
說到這兒,肯定會有人跳出來說,小烏,你這扯淡呢?MSG,不是個好東西呀。
聽了下面的這個故事,也許你會對味精改觀。
20年冤案

1983年,河南項城,一家名為周口地區(qū)味精廠的縣辦企業(yè)誕生了。
短短3年后,該廠所生產(chǎn)的味精便拿下了第十二屆巴黎食品博覽會金獎。
而這家小工廠就是知名企業(yè)蓮花味精的前身。
上世紀80年代,物質條件的匱乏,味精所特有的鮮味深深吸引著每一個中國人。
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味精的身影。
到了90年代,那句「蓮花味精,味道無可替代」的廣告語飄進了千家萬戶。
蓮花味精的產(chǎn)量也一路飆升。

1997年時,蓮花味精的產(chǎn)能已高達每年12萬噸,遠銷海外70余個國家,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
最輝煌的時刻,蓮花味精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了驚人的45%。
這意味著每兩個中國家庭中,就有一個在使用蓮花味精。
1988年,經(jīng)歷十五載耕耘的周口地區(qū)味精廠,正式更名為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并在上海交所掛牌上市,摘得了“中國味精第一股”的頭銜,一時風光無兩。
工廠所在地河南項城,人人都以能進入蓮花味精廠工作為榮。只可惜世間萬物,盛極而衰。
早在蓮花味精的前身周口地區(qū)味精廠成立的十幾年前,
1968年,大洋彼岸的美國正上演一出鬧劇。兩個吃飽了撐得沒事干的醫(yī)生無聊打賭說,
看誰能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這樣的頂級刊物上發(fā)表胡扯的文章。
于是,其中一名醫(yī)生化名羅伯特.胡.文.國“Robert Ho Man Kwok博士”,
給《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寫了一封信,表示每當他在中國餐館吃完飯后,
都會感到一種奇怪的不適:肩頸麻木、心悸不已。

他推測,這是由于中餐館在做菜時,大量使用了味精。
他本以為《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不會搭理他,
可沒想到雜志竟然把封信以「中餐廳綜合征」(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為題發(fā)表了出來。于是接下來的幾周內,
這位化名Robert博士的醫(yī)生又在雜志上發(fā)表了數(shù)篇文章,每一篇都矛頭直指味精。
味精就這樣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背鍋史」。

后來另一位醫(yī)生曾經(jīng)聯(lián)系《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嘗試告訴他們實情,但被拒絕接受。
197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商議后規(guī)定,味精的每日建議攝入量為0mg~120mg,
一個成年人每天最好不要攝入超過6克的味精。
不久后,「中餐廳綜合征」的味精謠言,一路翻山過海,東游至中華大地。
千禧年過后,有關味精致癌、味精吃多了會變笨、會掉頭發(fā)等傳言已經(jīng)在國內甚囂塵上。
面對輿論攻勢,蓮花味精潰不成軍。
然而,事實真的如傳言那般嗎?
當時人們對于味精的恐慌主要來自于廠家的那句「請出鍋前再放味精」的建議。
味精的化學名稱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加熱到120℃以上,或者在100℃加熱半小時后,
可能會生成焦谷氨酸鈉。人們認為這種物質對人體有害。
但后來的大量科學研究表明,焦谷氨酸鈉不會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影響。
廠家做出那句建議并非出于健康考慮,而是為了口感,因為高溫加熱會讓味精失去鮮味。

1987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食品添加劑聯(lián)合專家委員會(JECFA)評估后,
將味精的安全攝入量定為“無需限制”,也就是可以隨便吃。
2004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又一次評估了谷氨酸鈉的安全性并維持了之前的判斷。
這意味著,正常情況下,味精攝入多少都不會影響健康。
而相反,我們做菜做必須的鹽,還有著每日攝入量不超過5克的強烈建議。

我們再來看看蓮花味精的配料表,簡簡單單就兩個字:小麥。
這恐怕是最純凈的調味品了吧。然而,消費者的心智一旦動搖,便再難扭轉。
在味精遭受污名化的這一期間,蓮花味精沒能做出快速反應,最終落寞在了時代的洪流中。
2003年,上市5年的蓮花味精開始虧損。
2015年到2017年,蓮花味精資產(chǎn)負債率分別高達99.47%、98.56%、105.86%。
與此同時,另一種產(chǎn)品「雞精」,打著更健康的口號順勢崛起。
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雞精的配料表的第一位就是味精,
而且根據(jù)行業(yè)產(chǎn)品質量標準,合格的雞精中的味精含量不應少于35% 。

說來說去,我們對于食品添加劑沒必要談虎色變,商家的良心也和添加劑沒有關系。
我們真正應該警惕的「科技與狠活」叫做「非法添加」和「非法濫用」。
一個悲哀的現(xiàn)實是,決定是科普還是謠言的,有時候并非真相,而是風向。
重建老百姓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我們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