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學幻想)奧爾特云的守護者:G系超無畏艦
?:本文純屬虛構
建造背景:
自從2025年環(huán)流器三號托卡馬克反應堆實現(xiàn)首次可控核聚變之后,科技的發(fā)展進入了又一個高潮。然而能源的突破也意味著斗爭形式的突破,在陸地和天空都已經被塞的滿滿當當?shù)臅r候,太空不可避免的成為了下一個爭奪的地盤。正如《戰(zhàn)神凌空》中所預見到那樣,任何一個掌握制天權的國家都將是所有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短短二十年的時間里,軌道轟炸機,天基打擊衛(wèi)星,軍用空間站等冷戰(zhàn)時期的瘋狂設想都變成了現(xiàn)實。而在下一個二十年里,在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和材料分子處理技術的人類已經完全掌握了在太空中建造大型宇宙飛船的能力,這些宇宙飛船被人們成為“星艦”。2080年,新一輪星際探索在各國的大力支持下展開,殊不知這與其說是與其說是一場探索更不如說是一場“威脅評估”。理由是盡管黑暗森林法則已經被許多人懷疑,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在連年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反?,F(xiàn)象之后,太陽系周邊星系的宜居星球非常值得進行一番偵察。而另一邊共和國空天軍的新一輪擴軍計劃“新世紀防衛(wèi)總綱”也要求建造一支總量不少于1000艘艦船宇宙艦隊。其中最耀眼的核心便是在世紀末開工,服役超過100年的G級超無畏艦。
基本參數(shù)
全長:3000M
動力:一號,二號艦采用八座大型冷聚變反應堆(無工制輻射推進),后續(xù)艦艇采用反物質湮滅引擎
武器:1門重型反物質炮,88門650mm粒子炮,220門152mm實彈/等離子副炮,至少2w單元的VLS,以及超過5000門激光點防御系統(tǒng)
裝甲:分子鋼
制造商:無(生產資料公有制工廠制造)
艦載機:2000架多功能空天殲擊機,80架戰(zhàn)略轟炸機,1200架空天攻擊機,以及50架支援保障飛機
簡介
早在2060年代,地球上的第三世界國家就已經爆發(fā)過大量的太空沖突,但體型最大的船只也不過只有150m。雙方的戰(zhàn)術也很簡單,接近到200km的近距離(在太空里這確實非常近)后使用大量小口徑動能武器(比如機炮)不斷的對敵方船只進行打擊,直到將對方成員和設備全部報銷。不過這種作戰(zhàn)案例可以說是毫無參考價值,因為搭載了量子雷達和高精度主炮的大型艦并不會允許這種小船進入距離自身1.5AU的第一道警戒線。針對于未來可能爆發(fā)的大規(guī)模艦隊作戰(zhàn),開發(fā)一種旗艦級別的多功能超級戰(zhàn)艦便十分重要,除了用來當做戰(zhàn)場上的尖刀撕開敵人的防線,它也可以靠著巨大的體型在平時執(zhí)行救災,殖民,運輸?shù)热诵鬅o害的任務。共和國的科研人員對未來的艦對艦作戰(zhàn)形式做出了大膽的猜測,其中最具威脅的便是由超硬分子級別處理材料制成的各類地外文明航天器,因為這些單位有著極高的硬度,并且常見的方法難以摧毀。即使是撞擊就對現(xiàn)有的任何艦船有著極大的威脅。因此共和國的科研人員在一開始就替G級無畏艦設計了一種依靠強大的反應堆產生的電磁立場制成的泡狀防護系統(tǒng)。同時該艦的最外層裝甲是由V級分子鋼制成,這種等級的分子鋼最外層有著比太陽系最硬的物質還要堅硬300倍的可怕強度,正常的物理攻擊根本無法傷其分毫。除此之外,該艦還裝備了大量的PJ-86型重型粒子炮,這些武器本質上是開了口的粒子加速器,能夠將反應爐產生的氚和氘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射出從而達到毀傷效果,這些武器對于任何接受了分子級強化的戰(zhàn)艦裝甲都是致命的。可以說,G系無畏艦就是宇宙中以小博大的典范,也見證了人類文明在面對未知威脅時的頑強和其可怕的軍事力量。G級超無畏艦的體型極其巨大,不同于以往的星艦,G級的艦體光滑并且扁平,整個艦身從上方或下方看起來像是一把拉寬的匕首,而匕首的前端則設計成可以打開的樣式,目的是發(fā)射藏在艦體之中的反物質炮。這種武器的最大作用就是將大量反物質粒子投射到星球大氣層中發(fā)生劇烈爆炸而進行軌道轟炸這種殺手锏級的武器在平時并不會露面。該艦也搭載有為了長途作戰(zhàn)而設計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各類武器彈藥/食品工廠,續(xù)航力超過5000光年。G級超無畏艦官方建造了五艘,另有三艘秘密制造。
她們的名字是
1號艦:Karl Heinrich Marx
2號艦:Friedrich Engels
3號艦: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
4號艦: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5號艦: ***
6號艦:Raúl Modesto Castro Ruz
7號艦:Che Guevara
8號艦:Rosa Luxemb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