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品牌汽車降價而國產品牌汽車漲價,不一樣的解讀
最近一段時間,特斯拉降價而國產車漲價成了人們的熱議話題,汽車降價漲價主要是由車企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所有車企成本、利潤率不一樣,發(fā)展階段也不一樣,所以說別人升價不一定跟升,別人跌價也不一定跟跌。
特斯拉如果是供不應求時降價可以吹,但這次降價顯然不是這個原因,根據公開的數據,特斯拉2022年銷量為131萬輛,同比增長40%左右,看起來是大幅增長,但2022年初時,馬斯克信心滿滿,定下的目標是增50%,增長目標顯然沒有達到預期。
我們再來看下,國產新能源汽車的代表比亞迪,它除了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外,同時還是一個銷量增速冠軍,比亞迪汽車2021年銷量是73萬輛,到了2022年銷量是186萬輛,在全球很多車企銷量下降的背景下,比亞迪年內卻翻倍增長,這讓很多人深感震驚。
這樣的結果,我思考了很久,歸根結底還是國產車在百姓中的認可度高了,性價比已經比肩甚至超越合資和進口車。我一直關注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最近各種進口車國產車的耐久試驗、對撞試驗等等,國產車在質量上已經不輸甚至超越合資進口車了;國產車質量過硬,乘坐舒適,價格便宜,買的人自然就多了,這也就倒逼著國外品牌汽車降價了。
這次國外品牌汽車降價,目的是想通過降低售價來提升銷量,當然也有人說,降價是因為以前它漲價漲多了,現在是慢慢回歸其合理的價位。不過無論怎樣,在汽車銷量數據面前,國產車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本質上來講,不管是國外品牌汽車的降價,還是國產品牌汽車的漲價,都是汽車公司基于自身利益出發(fā)做出的決策,但對于消費者來說,汽車品牌誰刻薄,誰厚道,每個人心中應該有一桿秤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