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阿拉伯帝國習題
1.8世紀中期對于穆斯林來說充滿了勝利的驕傲,與此有關的重大史實是( )
A.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 B.穆斯林公社成立
C.穆斯林征服麥加 D.阿拉伯帝國地跨三洲?
2.830年,哈里發(fā)為延攬翻譯人才,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這段材料最準確地反映了( )
A.阿拉伯人取得突出的文學成就
B.阿拉伯的伊斯蘭教向世界各地傳播
C.阿拉伯人成為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
D.阿拉伯保存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文化
3.“伊斯蘭教歷”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教歷元年,是為了紀念穆罕默德在這一年( )
A.開始傳教 B.建立起阿拉伯國家的雛形
C.征服麥加 D.統(tǒng)一阿拉伯半島
4.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繼承者繼續(xù)擴張,北進敘利亞,東滅波斯,攻克埃及,橫掃北非……阿拉伯帝國不斷擴張,隨之傳播的還有(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5.6世紀末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的各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與牧場,相互仇殺。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麥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靈。這段話敘述了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的( )
A.背景 B.特點
C.過程 D.影響
6.“口號”往往是為了戰(zhàn)爭尋找到的合法借口?!盀檎嬷靼怖鴳?zhàn)”的口號,最有可能出現(xiàn)在( )
A.羅馬征服地中海的戰(zhàn)爭中
B.亞歷山大東征戰(zhàn)爭中
C.阿拉伯半島統(tǒng)一的戰(zhàn)爭中
D.雅典城邦抵御波斯的戰(zhàn)爭中
7. 我們在數(shù)學運算中經(jīng)常使用下圖數(shù)字。這種數(shù)字的發(fā)明者和推廣者分別是( )
A.古希臘人與古羅馬人
B.古印度人與古阿拉伯人
C.古埃及人與古阿拉伯人
D.古希臘人與古羅馬人
8.某班舉辦“阿拉伯文化”主題班會。下列素材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巴格達“智慧宮” B.《天方夜譚》
C.《醫(yī)學集成》 D.象形文字
9.【時空觀念】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共同特點是( )
①都誕生于公元前?、诙颊Q生于亞洲
③最后都為統(tǒng)治者所利用
④它們的傳播有利于各地區(qū)之間的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美國歷史學家麥克·哈特在他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確認穆罕默德是歷史上第一個最有影響的人物。他說:“我選擇穆罕默德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最有影響的人物……但他確實是歷史上在宗教和世俗兩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毕铝杏嘘P穆罕默德的史實不能論證麥克·哈特的理由的是( )
A.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
B.建立起統(tǒng)一的橫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
C.在麥加傳教
D.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社會組織
11.“伊斯蘭教……以國家主義強權為工具進行推廣。如果把三大宗教放到一起進行對比,就可以看出伊斯蘭教在傳播上的優(yōu)勢?!边@段材料主要說明( )
A.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有利于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
B.伊斯蘭教以群眾性運動的方式贏得民眾支持
C.伊斯蘭教教義比佛教、基督教更易于接受
D.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加速了伊斯蘭教的傳播
12.【2021·江門期末】《阿拉伯文學史》記載:“一般人為求學而游歷歐、亞、非三洲,然后猶如蜜蜂般,載蜜而歸,把他們儲藏的寶藏分發(fā)給發(fā)奮的學生們。”材料說明了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是( )
A.哈里發(fā)重視知識和人才
B.注重吸收東西方文明
C.國家與社會發(fā)展繁榮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礎
13.【歷史解釋】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fā)重視知識,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大量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這些后來又成為歐洲中世紀大學興起的重要條件,同時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也是經(jīng)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
B.西方文化與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C.阿拉伯文化領先世界
D.阿拉伯人創(chuàng)造了阿拉伯數(shù)字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伊斯蘭教在麥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間傳播開來,這種一神教損害了麥加貴族的宗教和政治經(jīng)濟利益,科里希特貴族把那些屬于自己管轄權內的穆斯林關在監(jiān)牢里,并盡量引誘他們脫離伊斯蘭教。
(1)材料一說明伊斯蘭教開始在麥加傳播時的遭遇怎樣?為什么科里希特貴族要這樣對待穆斯林?
材料二 622年,穆罕默德率領一些信徒離開麥加,到某地傳教,并在那里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2)材料二穆罕默德離開麥加外出傳教,后來在什么地方建立了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掌握這個公社的一切大權,這個公社的建立有何意義?
材料三 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裝備起來,并為出征準備所需的一切東西。后來,他告訴他們要進軍麥加,并命令他們認真準備。后來穆罕默德及其信徒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結果。
(3)材料三反映的阿拉伯統(tǒng)一國家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事件是什么?穆罕默德及其信徒“想要的結果”是什么?
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遠征在客觀上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融合,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古代史編》
材料二 在亞歷山大遠征之前,對希臘人的經(jīng)濟活動來說,地中海東部是一個死胡同,由埃及人、腓尼基人和波斯人互相猜忌地把守著。在遠征之后,希臘人的經(jīng)濟活動找到了一條通往中亞、印度、阿拉伯和非洲東岸各市場的康莊大道。
——摘編自杜丹《古代世界經(jīng)濟生活》
(1)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亞歷山大遠征的積極影響。
材料三 穆斯林向來比較重視天文學和數(shù)學,因為穆斯林必須根據(jù)星宿來確定禮拜的方向?!⒗乃囆g,以建筑藝術最具特色,并且集中地表現(xiàn)在清真寺的結構和裝飾方面?!谡軐W方面……強調“萬物唯自安拉出”。
——摘編自劉家和、王敦書《世界史 古代史編(下卷)》
(2)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指出阿拉伯文明的鮮明特點。
材料四 為了滿足天文觀測的需要,阿拉伯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很多儀器設備,例如星盤、方位儀、天體儀和地球儀等。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臘的星盤,但是在他們兼容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推動下,很快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阿拉伯的星盤后來馳名歐洲。
——摘編自王艷峰《文化橋梁:阿拉伯帝國的興衰》
(3)根據(jù)材料四,指出阿拉伯巨大文化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說說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交流、傳播方面的作用。
(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古代文明交流、交融的主要形式。
答 案
1.D 2.D 3.B 4.C 5.A
6.C 7.B 8.D 9.D 10.B
11.D 12.B 13.A
14.(1)穆斯林遭到麥加貴族的迫害(或遭到監(jiān)禁)。
原因:伊斯蘭教損害了麥加貴族的宗教和政治經(jīng)濟利益。
(2)麥地那。
影響:阿拉伯國家的雛形由此誕生。
(3)關鍵事件: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領麥加。
“想要的結果”:麥加貴族及半島各部落承認穆罕默德的統(tǒng)治地位,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
15.(1)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促進了人類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進程,促進了東西方經(jīng)濟和貿(mào)易的發(fā)展。
(2)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
(3)原因:阿拉伯人兼容并蓄、勤奮創(chuàng)新的精神。
作用: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
(4)暴力沖撞,和平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