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論》 壹
“有時我并不想去承認現(xiàn)實,所以我忽略了很多的東西?!?/p>
「別這么強迫自己啊,歷史都是會重復進行編織的?!?/p>
“若哪天我成為了壞蛋,我會是恨自己,還是恨自己所經(jīng)歷的歷史呢?”
「你不管恨誰都是一樣的,仇視能讓你的身體和大腦產(chǎn)生亢奮和顫抖,如果你若什么都不做,那也只是存在于你有沒有切身經(jīng)歷過、沒有實際感受和思考過?!?/p>
“你有沒有聽過:身體會代替你去記憶一些東西,有的時候即使你有健全的精神和思想,但你的身體卻代替你的精神留下了陰影?”
「畢竟精神存在的基礎(chǔ)就是物質(zhì),如果說精神真的有什么能夠超越物質(zhì),那也只有在精神真正的脫離了物質(zhì)層面才能算吧?!?/p>
“那你的意思就是向死而生?但只要稍微精明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個笑話吧?”
「不管是什么人,都會敬畏和畏懼死亡,即使他們強迫自己不去顫抖,可習慣了顫抖之后,他們不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比普通人強上一籌了?!?/p>
“我不曾想過這些,也無法想象這些,累積到了一定的東西,總會讓身體去記住這種感覺,而身體也會替你記住一些危險的東西,因為不管這個身體、還是我的精神,都是我形成記憶的源泉、成就靈魂的本質(zhì),即使哪天人們真的以精神直接影響了物質(zhì),那也只不過是把精神給物質(zhì)化了……嗎?”
「畢竟人體最為消耗能量的器官就是自己的大腦,作為你意識和精神的來源,當然衡量不了精神和身體哪個最重要了?平常你的大腦能夠主導你極大部分的決定,但也有過身體來主導你呢,比如你感受到饑餓時大腦不會節(jié)省,而你能做的只有盡量保存體力,以至于不會餓暈過去?!?/p>
“是嗎?如果這個身體能擁有更多的能量,說不定主導我的只是我的身體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