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長不能不知道的寫作寶典——“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與寫作表達能力的不二法門
作為家長,想要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表達能力,就不能不知道金字塔原理。
先看下面的兩段文字:
第1段:
小明學習很用功,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是先去問老師,而是努力嘗試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決,實在解決不了才問老師。同學遇到問題,來請教小明,小明總是熱心地提供幫助。放學回家后,吃完飯,都是主動幫媽媽收拾桌子、洗刷碗筷,然后再回自己房間里看書、寫作業(yè)。小明有自己的手機與電腦,但小明很少玩游戲,看影視劇。爸爸媽媽給的零花錢,小明也很少亂花。小明與同學們關系處得很好,從來不和同學吵架,偶爾發(fā)生不愉快,小明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從自己身上解決問題。所以大家都說小明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第2段:
大家都說小明是誰懂事的好孩子,為什么呢?因為小明:
學習刻苦,既善于獨立思考,又虛心向老師請教,從不浪費時間。
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和同學們關系處理的很好。
體諒爸爸媽媽,主動幫助爸媽做家務,從不亂花零花錢。
大家說,這兩段表述,有什么區(qū)別?
第1段,洋洋灑灑說了很多,直到最后大家才知道要說什么,而且內容比較雜亂無章,屬于同一類的內容,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第2段,一上來就給出鮮明的結論,之后圍繞結論給出證據(jù),層次邏輯分明,大家一看題目,就知道要說什么。
第1段,采用的是通常的平述方式,而第2段,則運用了金字塔原理。
如果您是讀者,您愿意看哪一段呢?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項層次性、結構化的思考、溝通技術,可以用于結構化的說話與寫作過程。
它的特點是:
1.結論先說。就是以結論為導向的論述過程。
2.上層歸納下層。上層是結論,下層是論據(jù)。
3.同一層內不重復、不遺漏。直到完全窮盡所有的論據(jù)。
運用金字塔原理,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而這個中心論點可以由3至7個論據(jù)所支持。
這些1級論據(jù)本身也可以是個論點,又可以被2級的3至7個論據(jù)所支持,如此延伸,結構就如一座金字塔。
金字塔原理非常簡單,真正運用起來卻是威力無窮,是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表達能力的不二法門。

“金字塔原理”,源自于芭芭拉·明托著作的《金字塔原理》一書,是一種清晰展現(xiàn)思路的高效方法,有助于訓練思考和邏輯表達能力,快速寫出結構分明、層次清晰的好文章來。
既適用于上班族應用文、公文的寫作,也適用于學生用來練習作文結構,寫好作文。
如果您想提高孩子的邏輯能力,試試金字塔原理吧,其效果可能會讓您大吃一驚!
金字塔原理推而廣之,就是以終為始,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方法。
不是單方面給孩子灌輸知識和方法,而是從孩子的現(xiàn)有基礎出發(fā),給孩子設定問題,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以解決,充分發(fā)揮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
解決一個問題,提高一份能力,增加一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