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跟不上懶惰(睡不著有感)
又是深夜,我已經(jīng)記不清自己在深夜寫過多少文章了,果然只有在寂靜的地方,才能將自己徹底融入一項任務中。
雖然我更喜歡把這玩意叫做“罪惡感”
說的通俗點就是因為自己某個時間段的懶惰導致的結果,一直到了最后才不得不去做,卻將這理解為“深夜學習效率高”
只可惜我現(xiàn)在也是這樣,做著自己明明知道怎么做才對的事情,會有什么結果,卻還是懶的改變,這根本就不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分明為“毅力跟不上懶惰”,當然了,這僅存于一些人,比如我本人。
這聽起來有點不妙,明明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還拿出來說,話是如此,“以身作則”這成語也沒有錯,不過大概人人都能說出這些來,人人也不做,就像當你看完我這篇文章,便再一次若無其事的看其他東西去了。
“懶惰”太罪惡了,比如說現(xiàn)在支撐我寫下去的不是對于寫作的興趣,而是今天上午一整天的“頹廢”,當然這是好聽一點的說法。人人都可以懶,這總感覺出生就會,不用任何人教,不用怎么去學,反而滿世界都是勸你不要懶惰的文獻,但這么看來并沒有起作用,甚至還成為了某些“正人君子”里的笑柄,真是荒唐。
人的勤奮和懶惰總是很奇怪的,突然在某個時間段一鼓作氣做了很多,又在一個應該做的時間段一動不動。舉個例子,放假第一天,心血來潮的在一天寫完一整本作業(yè),并且非常自信的認為很快就能全部寫完了,然而最終的結果依然是臨近開學才開始慌亂,并且無論自己怎么樣,都會“想寫”了。
這使我感慨:
人在追逐生活的必需品的時候,是非常勤奮樂意的,好比中午要吃飯,挑衣服能挑幾個小時樂此不疲一樣,而在追逐更高的奢侈品,就變得異常艱難了,好比說好的背一個課文段落,要是再背一個自己好像就要虧死一樣。
最好笑的是,這不是最可惡的地方,往往在事情已經(jīng)過去的時候,我們才會想清楚當時該怎么做,然后又一次開始懺悔自己,等到下一次仍然是窮奢極欲,此而無限循環(huán)。
不過這也算了,勵志的故事聽了不少,自我毀滅的事跡也隨處可見,最終無論怎么樣,都是會有一個結果,至于到底是成為大眾的勵志人生,還是成為“君子”眼中的新素材,都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就是離我們不遠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 ?有優(y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