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500鉻鋯銅機械性能
C18500鉻鋯銅
銅在常溫干燥空氣中幾乎不氧化, 溫度超過100℃時開始氧化,表面生成黑色的CuO薄膜。 高溫下, 銅的氧化速度大為增加, 并在表面上生成紅色的Cu 2 O薄膜。

C18500鉻鋯銅的主要化學成份
Cr鉻 0.7
P磷 0.002
Mn錳 0.0005
As砷 0.0002
Si硅 0.001
Fe鐵 0.045
Mg鎂 0.0006
Sn錫 0.0065
Al鋁 0.0010
Bi鉍 <0.0001

磁性: 逆磁性物質(zhì), 磁化率為-0.085× 10 -6 , 常用 來制造不受磁場干擾的磁學儀器, 如羅盤、 航空儀器。 鐵磁性雜質(zhì)(Fe、 Co、 Ni)在銅中呈不溶狀態(tài)時, 即顯鐵磁性。 用 T1或T2銅制造磁性儀表的結(jié)構(gòu)材料。 Fe是危害最大的雜質(zhì), 應限制在0.01% 以下。
鉻鋯銅電導率%IACS ≥80
鉻鋯銅密度g/cm3 8.94
鉻鋯銅軟化溫度℃ ≥550
鉻鋯銅抗拉強度Mpa 460
鉻鋯銅硬度HRB 78-88
鉻鋯銅熱導率w(m.k)20℃ ≥115
銅的機械性能 軟態(tài)銅: Rm: 200~ 240MPa, 35~ 45HB, A: 50%。 硬態(tài)銅: Rm: 350~ 400MPa, 110 ~ 130 HB, A: 6% 。 銅滑移系多 , 易變形, 退火態(tài)銅壓縮85~ 95% 而不產(chǎn)生裂紋。

純銅在500~ 600℃呈現(xiàn)“中溫脆性” , 熱加工需在高于脆性區(qū)溫度下進行。 中溫脆性是低熔點金屬Pb、 Bi與Cu生成分布于晶界上的低熔點共晶體而造成熱脆; 在較高溫度時, Pb、 Bi在Cu中的固溶度增大, 微量Pb、 Bi又固溶于銅的晶粒內(nèi) , 不造成危害, 從而使塑性又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