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米哈游AI配音,到AI畫圖獲獎,人類會被AI替代嗎?
如果大家此前對米哈游的游戲比較關注的話,應該不會忘記之前它們公布的一個大事件:由于原定的配音演員姜廣濤因個人原因無法參與配音工作,米哈游旗下的「未定事件簿」中的角色將采用逆熵AI進行配音。

01
AI配音以假亂真
配音演員姜廣濤的事件并不是今日的重點,我們先行跳過,讓我們來看看逆熵AI的表現(xiàn)。
在9月6號,由AI配音的實機語音正式上線,而經(jīng)過上千名玩家的實際體驗報告來看,米哈游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不但說話時的節(jié)奏會隨著文本的不同松弛有度,在碰上一些疑問語句時,末尾自然的音調上揚,也與真人別無二致,整體上并無突兀感。

而對于更加深入的情感表達上,因為配音的角色是一名心理醫(yī)生,行為優(yōu)雅,性格成熟,說話時的溫柔和知性是它的主要特點。所以逆熵AI此次合成的音色也是偏向沉穩(wěn)的男聲,與人設相契合。
當然,就像玩家說的那樣,你告訴我這是AI,我反而會去找瑕疵,但如果你不告訴我這是AI,這一段我是聽不出來AI的感覺的。

不少玩家表示,用AI配音來演繹一個紙片人,讓本就虛擬的角色有專屬自己的聲音,更加讓人有代入感。而且摒棄了真人出演可能導致的各種“塌房”事件,利大于弊。

但與此同時,AI配音的出色表現(xiàn)則讓不少配音演員開始擔憂,在將來AI技術成熟后,是否會徹底取代真人配音演員呢?

02
AI作畫獲獎惹爭議
無獨有偶,除了游戲配音正在接受AI的挑戰(zhàn)之外,繪畫藝術也正面臨AI的“踢館”。
同樣是在9月6日,微博熱搜上出現(xiàn)一條神奇的消息。

美國科羅拉多州八月舉辦了一場藝術博覽會,一幅名為「太空歌劇院」的畫作最終獲得數(shù)字藝術類別冠軍。

如果單看這幅畫作,歌劇場景古典、并帶有空間交疊的太空感,細節(jié)精湛、色彩濃麗、構圖宏大,真的很難相信它是一個AI自動生成的。
而畫作提交者本身就是一位游戲設計師,他用AI軟件MidJourney生成了這張圖片,并最后打印在畫布上參賽。

不少網(wǎng)友認為,這樣的行為與作弊并沒有什么兩樣,因為AI作畫的基礎是需要先學習吸收數(shù)百萬件已有的畫家作品,相當于偷取了數(shù)萬畫家的精力和經(jīng)驗。
無數(shù)畫作經(jīng)過大量毫無繪畫經(jīng)歷的網(wǎng)友在網(wǎng)絡上分享了出來,許多畫作的完成度都相當高。

在推特,一條悲觀的網(wǎng)友評論被頂上了超5000贊:我們眼睜睜地見證了藝術的消亡。如果連藝術工作都無法避免被機器所吞沒,那么其他高技能的工種也將面臨被淘汰的危機。到時候,我們又能剩下什么呢?
03
AI發(fā)展無需悲觀對待
誠然,AI技術的成熟已經(jīng)對諸多行業(yè)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甚至有利益相關的從業(yè)者對此頗為擔憂,但其實大可不必悲觀。
無論如何先進的AI,其運作的底層邏輯都依賴于將學習對象虛擬化和數(shù)字化再進行排列重組,而現(xiàn)實世界的萬物絕非是都能虛擬化和數(shù)字化的。

游戲配音也好,藝術創(chuàng)作也罷,每一個作品背后都有一個鮮活的思想亦或有趣的靈魂,而這正是AI無法替代的精神內核。
如果將這兩張AI的畫作擺在一起,你難道可以辨認出這是哪個AI繪畫制作的嗎?

但即使是不同的畫家來繪畫同一個人物,我們也能一眼辨認出以下不同畫師的專屬風格。

所以AI的存在,可以是一把上好的槍,但不可能成為最佳的獵手。在各行各業(yè)手中,AI都可以成為一個良好的輔助工具,讓從業(yè)人員脫離繁瑣的重復工作,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創(chuàng)作與創(chuàng)新上,與其相輔相成。

更何況AI并不是沒有弊端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其高昂的成本。每一個AI的前期研發(fā)都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只有擁有一定體量的公司才有可能擁有專屬的AI系統(tǒng)。

而若是只能選擇用他人的AI進行各項工作,毫無疑問意味著自主權將掌握在別人的手里,這點想必是各個公司不樂意見到的,從這點考慮,傳統(tǒng)的人力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引用一下曾與AI對戰(zhàn)的圍棋選手申真谞的說法:“無可否認,AI對我的棋藝提供很大幫助;但AI也無法掩蓋人類所展現(xiàn)的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