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漫展拍片應該帶點啥?——漫展輕量化裝備指南

前幾天剛剛結束了杭州國漫,久違的去漫展拍了很多圖簡單來分享一下去漫展應該帶什么這件事情。

其實所謂的“漫展”,廣義上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更接近三次元的”活動攝影"或者"新聞攝影",沒有特別好的環(huán)境條件就是一堆人圍著拍見縫插針各憑本事。

我自己帶的是我自己的全套頂配設備A1+50GM+85GM 再帶一個騰龍小體積廣角2040
這里主要想說明幾個點:
1:最好使用全畫幅的相機+定焦鏡頭,漫展工況下背景人會特別多,虛化對于出片效果非常重要?
2:嚴格意義上來說漫展工況對于器材的要求非常高,
2.1比如說需要極好的對焦性能(很多老單反用戶拍完發(fā)現(xiàn)跑焦或者沒對上 想再拍妹子已經換動作和姿勢了 眼神也不在這里了)
2.2很好的直出色彩表現(xiàn)和顯示屏效果(可以直接給人看你的圖 看到你拍的還行妹子就會多給你點眼神多看你點,如果是不熟的人也會更樂意加你的聯(lián)系方式,作為模特來說是非常討厭一有人拉著她拍了半天但是出片效果不好或者不返圖的)
2.3:極好的畫質和后期空間(方便二次構圖裁切以及進行其他調色 提亮操作等)
3:但是沒有好機器也沒關系,大部分人攝影和模特要求都很低有個50定焦有點虛化就行了
如果你去的漫展是室外的 本身背景又很好看? 天氣又不錯 那一臺對焦和畫質過線的全畫幅相機加上50定焦或者85定焦就足夠了(高像素機身 A1 R4 R5 Z7 在APSC半畫幅裁切模式下也可以擁有極高的像素 50 1.2 50 1.4 可以四舍五入混充一下85 1.8)


同上使用A1+85 1.4GM拍攝 使用索尼IN濾鏡直出 ?無任何額外配件和調色 僅修臉


下面來講講帶燈的話怎么弄簡單點,首先燈架我選擇的是咸魚180多塊錢一根的碳纖維燈架,好處就是很輕,某些漫展不方便停車甚至壓根不讓開車(比如說這次杭州的國漫)公共交通去的話輕量化極其重要,(如果是沒車的學生只能公交去那更需要輕一點)?
這種碳纖維燈架拉到最高也有1米8到2米左右 勉強也夠用了,一根燈架只有幾百克非常輕
搭配的閃光燈我自己用的是神牛的AD200 但是其實用啥燈都一樣,關鍵一定要是鋰電池閃光燈,鋰電池閃光燈可以無壓力滿足1天的高強度拍攝,你的朋友一起帶上引閃器幾個人分享一組燈都不怕沒電。
最簡單的方案就是一個燈斜45°打輪廓光,一個燈配合柔光傘補面光

當然,如果你想要簡單簡單再簡單,單輪廓光 靠自然光補面光也不是不行,前提是需要有一個還算開闊有自然光的場地,如下圖



那么最后來講講,有一些人說 我不會有閃光燈,有沒有常亮燈的方案,或者說有沒有常亮燈和閃光燈協(xié)同的方案

比較簡單的方案是,可以后面那個燈用閃光燈 隨便設置一個低一點的功率1/16到 1/64之類的,正面使用充電寶供電的智云M40或者智云G60直接補面光,在25000毫安充電寶的供電下 最少也能提供2-3個小時的常亮。?
只要不是大白天的室外,是室內 他的亮度依然是足夠的

這里不推薦使用傳統(tǒng)影視常亮燈去漫展,
1是體積太大?
2基本上所有場地都不提供插頭給你用?
3是如果自帶電箱的話那體積和尺寸直接就失控了,負重就翻倍翻倍再超級加倍了
室內純常亮燈可以準備2個充電寶,功率更大的G60打斜后方的輪廓光 M40直接補面光
說個結語:
每次漫展都會有那種人,東西帶的比誰都多 拍的真的不咋地,相機和鏡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前面講過了 好的機器可以帶來成噸的便利性和出片效果,但是拍照還是靠腦子的? 多找角度 多想辦法 不要真的糾結在燈 配件 和相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