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人物與扁形人物
一、
我上高三的時候?qū)戇^一篇小說,描寫一個我很崇拜的壞女孩形象,我至今都記得那個小說的開篇“一只色彩斑斕的大翅蝴蝶紋身,自脖頸蔓延至胸口,在她的皮膚上烙上深深的瘡疤?!?/p>
什么是扁形人物呢?我的理解是坐著圍繞一個單獨的概念或者質(zhì)素創(chuàng)造出來的形象,其整體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就是扁形人物?!皞桃粯拥暮y身”大概就是我塑造的第一個概念性的女孩。當時的我還洋洋得意,因為那個蝴蝶紋身是我真真切切在游泳館里遇見的一個女孩子身上所有的,我以為我在刻畫一個典型環(huán)境里的典型人物,但是所有讀過我那篇不成形小說的人在日后回憶起來,都只剩下了“蝴蝶紋身”的模糊面影。那個蝴蝶紋身沒有隨著女孩子漸入中年皮膚松弛而枯萎,也沒有因為女孩返璞歸真痛定思痛而消失,它仿佛一直在那里,在我讀者事后的回想里,不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有所變化,歷經(jīng)坎坷,依然故我。
我后來寫小說,寫過我的鄰居——一個長發(fā)飄飄郁郁不得志的低頻男;寫過我的前任——一個長著啤酒肚五官粗糙卻“豐神俊逸”的神仙。因為對男人更感興趣,即使是概念化的主人公,我依然給他矛盾的性格和坎坷的遭遇,而女人在我的筆下,除了“蝴蝶紋身”以外的所有形象,都是驚鴻一瞥。不過我猜,我所塑造的扁平形象里包含的內(nèi)容,或許比那些態(tài)度傲慢的文學批評家所樂于承認的更加豐富。
二、
“這個電影在瘋狂取悅我,所以我棄坑了?!?/p>
“這個動漫的每個人物都在拼命討好我,爽點太多,所以我不看了。”
我非常驚訝舒淺的回答,因為我從未想過“取悅”這回事。我上過大眾文化的課程,也做了文學和傳播相關的課題研究,不過因為我自小比較無趣,對“亞文化”的接觸實在很少。聽到她做這樣的論斷,我還是禁不住脊背發(fā)涼。
我自己回憶我所讀過的文學作品里面的人物形象,有沒有一個人物是一個扁扁的圓盤,突然在某一個情節(jié)中膨脹起來,成為一個小小的球體。然后我發(fā)現(xiàn)我可能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上思考過問題。大概是《長恨歌》當中的王綺瑤?淡淡地貪慕,隱忍著欲望,在繁華與綺麗之間醉生夢死,眷戀著男人,也享受著男人的眷戀。當我以為她的人生就要這樣,在男人的輪轉(zhuǎn)之間劃過悠悠歲月的時候——她做出了選擇,她沒有去墮胎,而是生下了薇薇。
生下了薇薇以后她并沒有轉(zhuǎn)移性情。她還是固守著舊上海的精致,也沒有為薇薇犧牲什么,她平淡如水的吸引力在上海小姐中脫穎而出,也在日后的生活里不斷地叩擊男人的心扉,與此同時當薇薇戀愛的時候,她還有一些爭寵和吃醋的含酸,在薇薇的男友小林面前?!蹙_瑤是渺小的,但是王安憶將她組織得很嚴密,她在似水流年里發(fā)揮著作用,當小說的情節(jié)對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時,她也能勝任愉快。由于絲絲入扣的描繪,圓形人物可以跳出小說的范圍,去過上一種擴展了的生活,去過上一種小說里規(guī)劃并不需要他們過的生活。
圓形人物的,超出其限定邏輯的行為,可以以更自然而熨帖的方式化解,王綺瑤在孕育薇薇的時候變成了一個圓形人物,然后又癟了下去,成為了扁的。對于一個圓形人物來說,要看他是否令人信服地給人以驚奇之感,如果他從來就不使人感到驚奇的話,他就是個扁形人物。
那么回到電影和動漫的“取悅”,有時候為了使人物變得“圓”,作者會給他添加一下特定的設定:“天才少年+生活白癡”、“冷峻復仇的故國王子+癡迷情種”,放在十七年文學的紅色經(jīng)典敘事中可能是“革命+戀愛”的模式?!驗樽x者喜歡這樣的特點,所以就要給人物加上一個完全不影響后續(xù)發(fā)展的“特質(zhì)”,給觀眾以“爽點”,去取悅觀眾,然而其本身卻是偏離敘事軌道的,這樣的設定有一點點還可以接受,但如果通篇如此,則淪為媚俗。
三、
非常感謝舒淺在一次心血來潮的時候邀請我看了鐵凝的《大浴女》,由于我們兩個對文本的“雙熟悉”,這個小說就成了我們討論的時候無盡的話題。
關于唐菲為什么會愛上方兢,我可以理解但舒淺百思不得其解。
關于我們各自對章嫵的理解,我認為她不可理喻,舒淺卻非常喜歡她的形象,甚至對作者后期描寫她先織毛衣給情夫唐醫(yī)生再織毛衣給女兒尹小跳尹小帆的情節(jié)感覺到驚艷和震撼。
章嫵就是一個圓形人物,但是她沒有帶給我驚奇和震撼,因為我對她不感興趣。但是相較之下我非常喜歡的人物方兢,卻另舒淺厭惡,而且細細想來,方兢沒有給人什么驚奇之感,僅僅是一個扁形人物。
今天復習一下當代文學的小說部分,那里面有太多的扁形人物了,有想法的話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