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 2023 年中全能生產(chǎn)力 (游戲) 的黑蘋果裝機方案

本文首發(fā)于我的博客:https://www.sqlsec.com/2023/06/2023pc.html
寫在前面
上一次寫這種文章還是在兩年前,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之前陪伴我比較久的 i7-10700 臺式機早已出掉回血換了個鍛煉身體騎行的 IMPALA X CAMP 公路車,每天上下班騎行 40 多 km 確實很健康,但是夏天到了我的 Intel Macbook Pro 16 也越來越熱沒法干活了~不行,還是得整一個性能強悍的臺式機才行!順便滿足一點點游戲需求……
之前的 i7-10700 臺式機賣了:

換了輛 CAMP IMPALA X 105 版公路車,每天確實充實了很多,上下班來回騎行 40 多 KM,如今身體素質(zhì)明顯強于之前,睡覺也更香了,總的來說還是很值的:

行情分析
2023 年還是比較適合裝機的,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礦潮已經(jīng)過去,當年天價的 AMD 顯卡如今價格都下降了很多
RTX 40 系顯發(fā)布,老的 RTX 20、30 系列均有所下降
國產(chǎn)長江存儲的崛起,導(dǎo)致 SSD 價格也下降很多,機械硬盤也受影響下降
Intel 12 代起不再是擠牙膏了,如今 13 代出來,大小核架構(gòu)生態(tài)也逐漸完善了
但是對黑蘋果來說依然前途一片迷茫,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蘋果的 Apple Silicon Chip 的 ARM 系列 CPU 產(chǎn)品線越來越齊全
如今連 Mac Pro 這種真正干活的家伙都搭配了 M2 Ultra CPU
新款 Mac Pro 雖然配備了 7 個 PCI-E 擴展插槽,但都不支持 AMD Radeon Pro 等顯卡了
macOS 14 Sonoma 驅(qū)動逐漸閹割,甚至之前免驅(qū)的博通網(wǎng)卡驅(qū)動都被砍了,只能單獨驅(qū)動藍牙(后續(xù)不知能否解決)
配置概覽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來看下本次裝機的配置清單吧,包括三個顯示器的價格總價是?¥9990
整體來說還是一個性價比較高而且比較能打,真正可以干活當做生產(chǎn)力的配置。

說到性價比肯定會有人反問:就這配置還性價比?你讓 i5-12400 情何以堪?
我:emmmm,確實,要是真正追求性價比的話,其實 12 代 i3 + H610 主板然后再搞個 RX580 礦卡的話,整體預(yù)算確實可以下降很多,而且也可以比較完美的黑蘋果。但是這樣整機的上限就很低了,擴展性和性能都沒法這個 13600K + Z690 的搭配相比。
配置分析
當然性價比只是相對的,就看和什么配置去比較了,下面是國光我認為這套配置性價比,比較高的地方:
CPU
選擇了 13600K,13 代超頻潛力都不算差
后面測試超頻測試和 i9-12900K 多核跑分五五開,單核已經(jīng)完超 i9-12900K 了
當然 CPU-Z 里面的 i9-12900K 可能是默頻的跑分,有點不公平,但是還可以看出 13600K 強大的實力的
主板
主板沒有選擇御三家:華碩、微星、技嘉,這樣價格就便宜了不少
華擎主板用料還算扎實,同樣或者更低的價格可以媲美甚至超過御三家的同定位的主板
另外華擎主板的黑蘋果兼容性一直都很不錯,黑起來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內(nèi)存
選擇了金百達 DDR4,沒有上 DDR5 的原因還是因為預(yù)算不夠呀
雖然金百達這個牌子看上去有點雜牌,但好歹是個海力士 CJR 顆粒,超頻潛力還是有點的,但不多
最后超頻數(shù)據(jù)位 DDR4 4000MHz 1.38V C18-21-21-42 延遲 57.7NS 也還是很不錯了
顯卡
RTX 2080Ti 11GB 性能很能打,還有超頻潛力,性能差不多和 RTX 3070 五五開了
另外 RTX 2080Ti 11GB 的顯存搞 AI 畫圖也很有潛力,屬于畫圖卡里面性價比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
RX 570 7GB 對于我這種非專業(yè)剪輯玩家,性能都有點過剩了,礦卡價格還便宜,只要不壞就是賺到
最主要的是 RX 500 系列黑蘋果兼容性都很棒,驅(qū)動也很省心,4K 顯示器 macOS 下最高可以 120Hz
其他
愛國者 P7000Z 是 PCie4.0 國產(chǎn)硬盤中的佼佼者了,國光我之前也做過:性價比硬盤對比
俗話說得好,再丐不能丐電源,差的電源可能會炸了燒壞主板,但是為了追求性價比,國光我還是走閑魚買了二手高端電源
因為考慮到超頻需求,風(fēng)冷基本上很難壓住的,直接閑魚買了 99 新的 240 水冷,這個價錢甚至比風(fēng)冷還便宜
機箱直接上了個非常中規(guī)中矩的愛國者 T16,雖然丑了一點,但是用料還算不錯哦,空間也夠大,擴展性不錯
顯示器這塊雖然上了 3 個 4k,但是和大品牌相比我的價格便宜很多了,而且性能面板也不差,多屏對生產(chǎn)力真的很重要
BIOS 設(shè)置
黑果安裝
只黑蘋果的話「華擎 AsRock Z690 Steel Legend 鋼鐵傳奇」主板 BISO 主要調(diào)整如下:
「高級」-「CPU 配置」-「Intel Hyper Threading Technology」-「開啟」
「高級」-「CPU 配置」-「CFG Lock」-「關(guān)閉」
「高級」-「CPU 配置」-「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SGX)」-「關(guān)閉」
「高級」-「芯片組配置」-「Above 4G Decoding」-「啟用」
「高級」-「芯片組配置」-「VT-d」-「禁用」
「高級」-「芯片組配置」-「共享內(nèi)存」-「64MB」
「高級」-「芯片組配置」-「IGPUA 多監(jiān)視器」-「啟用」
「高級」-「芯片組配置」-「深度睡眠」-「在 S4-S5 中啟用」
「高級」-「存儲 配置」-「SATA 模式選擇」-「AHCI」
「高級」-「Intel (R) Thunderbolt」-「Discrete Thunderbolt (TM) Support」-「關(guān)閉」
「高級」-「ACPI 配置」-「掛起到內(nèi)存」-「自動」
「高級」-「ACPI 配置」-「USB 鍵盤 / 遠程開機」-「Disabled」
「高級」-「ACPI 配置」-「USB 鼠標開機」-「Disabled」
「高級」-「USB 配置」-「XHCI Hand-off」-「Enabled」
「安全」-「Secure Boot」-「安全引導(dǎo)」-「關(guān)閉」
「安全」-「Intel (R) Platform Trust Technology」-「禁用」
「引導(dǎo)」-「閃速啟動」-「關(guān)閉」
「引導(dǎo)」-「CSM」-「關(guān)閉」
最終 Windows 下的測試成績:

單核已經(jīng)超過了 i9-12900K,多核也是五五開的水平:

超頻調(diào)教
如果超頻 CPU 的話,根據(jù)我的 CPU 體制,主要 BIOS 調(diào)整如下(風(fēng)扇全部調(diào)整為性能模式):
「超頻工具」-「CPU Core Compensation」-「級別 1」
「超頻工具」-「CPU Cooler Type」-「240-280mm 水冷」
「超頻工具」-「Base Frequency Boost」-「265W」
「超頻工具」-「CPU 配置」
指的所有小核心都以 4.5Ghz 工作
指的是大核心單核超頻 5.8Ghz,2 核工作的頻率為 5.6Ghz,其余核同時工作的頻率為 5.4Ghz
CPU P - Core 「每個內(nèi)核」:58-56-54-54-54-54
CPU E - Core 「所有內(nèi)核」:45
「Boot Performance Mode」-「Turbo Performance」
「長時間功耗限制」-「300.00」
「長時間維持」-「224s」
「長時間維持」-「300.00」
「超頻工具」-「電壓配置」
「Voltage Mode」-「OC Mode」
「CPU Core/Cache Voltage」-「固定模式」
「固定電壓」-「1.355v」
「CPU 防掉壓設(shè)定」-「級別 1」
「CPU GT 防掉壓設(shè)定」-「級別 3」
「IA AC Loadline」-「0.01」
「IA DC Loadline」-「0.01」
如果超頻內(nèi)存的話,根據(jù)我的金百達黑爵 16GB x 2 3600Mhz 18-22-22-44 1.35V 內(nèi)存體制,這里不再啰嗦內(nèi)存超頻細節(jié)了,反正也比較簡單就是設(shè)置好時序,頻率以及內(nèi)存電壓即可,最終我的內(nèi)存成績?yōu)椋?/p>
DDR4 4000MHz 1.38V C18-21-21-42 延遲 57.7NS

性能測試
默頻成績直接不展示了,下面直接放一些國光我日常超頻的測試數(shù)據(jù)。
Windows 性能測試
使用最新的 Windows 11 進行測試,沒辦法不想用 Windows 11 的,但誰叫 Windows 10 對大小核調(diào)度不友好呢!
整機跑分
話不多說,先跑個娛樂大師吧,整機跑分 214 萬分:

感覺 CPU 電壓加一下,再小超一下 CPU 跑個 100 萬分應(yīng)該是沒啥問題的,另外圖上的內(nèi)存忘記超了,稍微拖了點后腿。
CPU 測試
使用 Geekbench6 進行測試,單核:2982 多核:14973

macOS 性能測試
CPU 測試
使用截止目前最新的 macOS 13.4 版本進行性能測試,分別使用了 Geekbench5 和 Geekbench6 進行跑分測試。
Geekbench5 單核:2243 多核:15662
Geekbench6 單核:2896 多核:13880

CINEBENCG R23 CPU 單核:25055 分,多核 2055 分:

和 Windows 下相比基本上是沒損耗的,大小核都完全利用了起來。
GPU 測試
RX 570 8GB 渦輪卡在 Geekbench5 下跑分 45794 分,Geekbench6 下跑分 53074 分:

對我搞 IT 的來說,這個 RX 570 有點性能過剩了,寫代碼、看視頻、輕度剪輯哪需要這么強的顯卡呀!
硬盤測試
雖然官方的 MacPro 7,1 機型還沒搭配過 PCIe 4.0 的硬盤,但并不妨礙我們的黑蘋果主機跑滿了 PCIe 4.0 硬盤的極速:

驅(qū)動情況
概覽
截止本文發(fā)布的時間,使用最新的 OpenCore 0.9.2 引導(dǎo),安裝了最新的 macOS Ventura 13.4 系統(tǒng):

整機的體驗還是非常絲滑順暢的(雖然之前的 i7-10700 主機也很絲滑……)
CPU
CPU 的頻率變頻正常,超到 5.8Ghz 看著確實挺爽的:

滿載運行,發(fā)現(xiàn)大小核均正常工作,20 個核心全部跑滿:

GPU
雖然 13 代的核顯無法被驅(qū)動,但是使用了 Mac Pro 7,1 工作站機型,有獨顯的話解碼還都可以正常工作的:

內(nèi)存
使用 OC 自定義了內(nèi)存數(shù)據(jù),這樣 Mac Pro 7,1 機型不會產(chǎn)生內(nèi)存告警,而且看上去也很爽:

USB
通過 @烏龍蜜桃來一打?分享 macOS 13 USB 解鎖補丁) ,也可以定制超過 15 個端口數(shù)量的 USB 接口:


聲卡
聲卡工作比較完美,支持前置音頻接口自動識別為耳機:

網(wǎng)卡
有線網(wǎng)卡
目前板載的 2.5G 有線網(wǎng)卡,使用?LucyRTL8125Ethernet.kext
?驅(qū)動,基本上跑滿了,測試和 Windows 下數(shù)據(jù)一樣:

無線網(wǎng)卡
94360CD 網(wǎng)卡的 WiFi 速率正常,無線和藍牙都是免驅(qū)正常驅(qū)的,隔空投送正常使用:

鼠標可以正常操作附近的 MacBook 或者 iPad:

且正常無線鏡像或者擴展 MacBook 的顯示器是沒問題的:

傳感器
CPU、GPU、風(fēng)扇轉(zhuǎn)速以及硬盤溫度等傳感器均正常工作:

睡眠
支持完美的深度睡眠,且 WOL 網(wǎng)絡(luò)喚醒正常工作,測試了一下,睡眠的時候整機功耗只有 2W:

生態(tài)體驗
iCloud 登錄正常,AppStore 體驗絲滑:

短信和接力正常工作:

驅(qū)動分享
Github?開源項目的地址:https://github.com/sqlsec/AsRock-Z690-Steel-Legend-i5-13600K

支持一下
本文可能實際上也沒有啥技術(shù)含量,但是寫起來還是比較浪費時間的,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個人博客越來越?jīng)]有人看了,寫博客感覺一直是用愛發(fā)電的狀態(tài)。如果你恰巧財力雄厚,感覺本文對你有所幫助的話,可以考慮打賞一下本文,用以維持高昂的服務(wù)器運營費用(域名費用、服務(wù)器費用、CDN 費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