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槍科普:獵豹狙擊步槍

獵豹狙擊步槍(匈牙利語:Gepárd-fegyvercsalád)是由匈牙利研制的一系列大口徑重型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


類型 反器材步槍、狙擊步槍
原產(chǎn)地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 1990年—
生產(chǎn)歷史
研發(fā)者 埃格塞吉·雅諾什、費倫茨·佛迪、皮羅斯卡·吉爾吉、西姆科·伊姆雷
研發(fā)日期 1987—1990年
生產(chǎn)商 伊斯萬·弗萊吉
巴托里埃普索格有限公司
制造數(shù)量 123把(M1、M1A1、M1A2); 超過200把(M1-M6)
衍生型 M1A1、M1A2、M2/M2A1、M3、M4、M5、M6
基本規(guī)格
重量 17.5千克
長度 1,570毫米
槍管長度 1,100毫米
子彈 12.7×108毫米,12.7×99毫米NATO(.50 BMG),14.5×114毫米
槍機 后膛裝填(M1),旋轉(zhuǎn)后拉式槍機(M5),長行程后座作用(M2、M3、M4、M6)
發(fā)射模式 單發(fā)(M1),連發(fā)(M5),半自動(M2、M3、M4、M6)
槍口初速 900米/秒(.50 BMG),860米/秒(12.7×108mm),1,000米/秒(14.5×114mm)
有效射程 2,000米
最大射程 2,500米
供彈方式 單發(fā)(M1)
5發(fā)彈匣(M2、M3、M4、M5、M6)
瞄具 12倍瞄準鏡
概述
獵豹系列狙擊步槍是為了能讓士兵有效地破壞2000米內(nèi)的輕型裝甲目標而被研制出來的,這種重型狙擊步槍同時具備射程遠、殺傷力大及精度高等優(yōu)點。其設(shè)計概念是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由德國研制的反坦克步槍,這種武器是專門用來破壞如坦克等裝甲車輛。不過隨著重型坦克的面世意味著它們有更厚的裝甲,反坦克步槍便開始派不上場了。然而在1987年,匈牙利軍隊正尋求一種體積小巧,并能被單兵攜帶的大口徑武器,旨在破壞輕型裝甲目標。該項目最終在匈牙利人民軍軍事技術(shù)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費爾迪·費倫茨的領(lǐng)導下完成了,其成果就是獵豹系列狙擊步槍。
獵豹在正式裝備匈牙利軍隊后的第一個型號是M1型,該型號于1990年推出,為一款單發(fā)式步槍,裝彈及退彈方法是將握把90度旋轉(zhuǎn)扭開,然后裝填/退出子彈,而整個過程當中是不需把握把拆下。[1]匈牙利軍隊更會指導士兵若需緊急撤退的時候把整槍留下,并只回收其握把部分,這樣敵方就無法使用士兵遺留下來的武器。
M1型發(fā)射12.7×108毫米大口徑步槍彈。為了增加精度,該槍采用了長槍管設(shè)計。而其骨架式槍托的設(shè)計則是為了降低重量。
其后獵豹推出了多種改進型,這些改型包括了使用旋轉(zhuǎn)后拉式槍機操作的步槍及半自動步槍。
彈藥
所有的型號皆能夠改變口徑以對應(yīng)以下三種彈藥:
12.7×108毫米
.50 BMG
14.5×114毫米
衍生型
M1/M1A1
最初的版本。
M2/M2A1
口徑:12.7×108毫米
全長:157厘米
槍長:1,100毫米
重量:10千克
載彈量:5、10發(fā)
槍機種類:長行程后座作用
為一款無托半自動步槍,采用長行程后座作用運作。該槍比起M1有著更短的槍管長度及更低的重量,并以5發(fā)或10發(fā)容量的彈匣供彈。M2A2為該槍的縮短版本,主要提供給傘兵和特種部隊使用。
M3
為M2的14.5×114毫米口徑版本,其余大致與M2相同。非常適合用來破壞敵軍的直升機、裝甲運兵車以及流動雷達站。
M4
口徑:12.7×108毫米/12.7×99毫米(.50 BMG)
全長:1,450毫米
槍長:800毫米
重量:17千克
載彈量:5發(fā)
槍機種類:長行程后座作用
M2的改進版本,全槍改用了更強的物料打造,并提高了可靠性。具12.7×108毫米俄羅斯口徑及12.7×99毫米北約口徑兩種版本可供選擇。
M5
與M4一樣同為M2的改進版,但把槍機改為旋轉(zhuǎn)后拉式,全槍重13千克。
GM6 Lynx
口徑:12.7×108毫米/12.7×99毫米(.50 BMG)/14.5×114毫米
全長:1,126毫米/928毫米(攜行時)
槍長:730毫米
重量:11.5千克
載彈量:5、10發(fā)
槍機種類:長行程后座作用
獵豹系列的最新型號為半自動步槍,并集合了許多上述型號的特點。
結(jié)束了,福利

點個贊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