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顆粒”告訴你,比爾.蓋茨的日程時間安排為什么以秒來計算
讀書評閱讀書籍分享:取其精華(3)《底層邏輯》劉潤
據(jù)說,全球首富比爾.蓋茨的時間表,將他日常的一些小型會議、各種工作接待,乃至與人握手,精確到按秒數(shù)安排。他在參加會議之前,工作人員會提前一遍又一遍地測量從電梯口走到會議室門口需要花多少步,需要幾秒鐘。在會議中,會按照預先安排的時間表,走進計劃好的房間,握手、簽字、拍照、離開,幾乎分秒不差。
王健林的行程表也安排得很細,曾經(jīng)有一位央視記者預約采訪他,但不小心遲到了3分鐘,最后王健林直接上車離開。這樣嚴格的時間觀念,或許普通人無法理解,而對于他來說,15分鐘已是他辦理諸多重要事項的刻度標準,3分鐘對于他來說意味著什么,是常人無法感受到的。
我們來說說“時間顆?!边@個詞,以往只知道珍惜時間,和效率相關的詞語,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就叫做時間顆粒。用時間顆粒來表示,王健林的時間顆粒就是15分鐘,比爾.蓋茨的時間顆粒是5分鐘。
不同的人時間顆粒不一樣,有的人是1小時,有的人是半天,甚至有人是一天。一個時間顆粒為半天的人,就無法理解一個時間顆粒為半小時的人,為什么會僅僅因為他遲到了半小時而生氣。
如果你是一個平時習慣將行程表排得很緊的人,吃飯要以分鐘來計時單位,如果有人約你說:“今天晚上有空嗎,我們一起吃飯?!钡銌査麕c的時候,他不能給你準確時間,如果你們的約見不是特別重要,你可能就會產(chǎn)生拒絕的想法,因為對方的時間顆粒可能是半天,他的晚飯可以是5點、6點或者7點,你們的時間顆粒不在一個水平。
換個角度,如果你是一個以天為時間顆粒的,對于你來說時間沒那么緊湊,你想在周末約一個朋友一起喝咖啡。結(jié)果那個朋友問你上午還是下午,你想了想上午要睡到自然醒,然后你告訴他下午,他又問你幾點,你說2點左右吧。他又問,到底是2點整還是多少,你突然感覺這人怎么這樣,喝個咖啡難不成還要卡著點不成,但你可能真沒法理解,他可能真的只有半小時時間來陪你喝咖啡,如果時間變動,就會影響到他其他的事情。
為什么在商業(yè)世界中,守時是一項基本的要求?因為守時意味著理解并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如果別人拒絕你的臨時到訪,不諒解你的遲到,很大可能是你們的時間顆粒度不同。
一般來說,越成功的人,時間顆粒度越細。商業(yè)交往中,通常以30分鐘為單位安排時間(不是特別熟悉的約見,控制在30分鐘以內(nèi)),以1分鐘為單位信守時間,如果你感覺自己的時間總是不協(xié)調(diào),那么你可以試著為自己做一個時間管理,安排好你自己的時間顆粒。
本文作者:尚鈺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