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集訓營: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2024考研備考指導
一、專業(yè)介紹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的前身是1939年由陜北公學、延安魯迅藝術(shù)學院等合并成立的華北聯(lián)合大學文藝學院,是中國新文藝孕育和發(fā)展的搖籃。1959年創(chuàng)辦文學理論研究班。1960年成立語言文學系。1961年成立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1978年語言文學系更名為中國語言文學系。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成立。
文學院學科體系較為完備,涵蓋中國語言文學、戲劇與影視學2個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下設(shè)7個二級學科(文藝學、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以及2個經(jīng)教育部批準的自設(shè)二級學科:古典學、創(chuàng)造性寫作。設(shè)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國家二級重點學科文藝學、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
二、招生目錄
050106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00不區(qū)分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26中國文學基礎(chǔ)
811漢語言基礎(chǔ)
學制:3年
備注:(1)本方向不招收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
三、參考書目?
626中國文學基礎(chǔ)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游國恩主編:《中國文學史》(修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錢理群:《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程光煒:《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朱維之主編:《外國文學史·歐美卷》,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鄭克魯主編:《外國文學史》(第三版),2015年。
曾艷兵:《20世紀外國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楊慧林:《西方文論概覽》,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811漢語言基礎(chǔ)
殷國光,趙彤:《古代漢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 (校訂重排本),中華書局,2018年。
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胡明揚、沈陽、賀陽:《語言學概論》, 語文出版社, 2000年。
備注:以上參考書目源于學長學姐推薦,僅供參考。
四、近幾年考研情況
2023年:60、60、90、90、385
2022年:60、60、90、90、367
2021年:55、55、85、85、345
2020年:60、60、90、90、365
備注:
2023年:統(tǒng)考擬招生5人。
2022年:統(tǒng)考擬招生7人,一志愿進復試10人。(最高分400,最低分373)
2023復試細則
2023年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采取線下復試方式開展,具體復試內(nèi)容包括:
1.專業(yè)課和綜合素質(zhì)面試(滿分250分);
2.外語面試(含口語和聽力,滿分100分):聽力考試和口試由精通外語的教師負責,考生以抽簽方式確定口試題目回答問題,教師根據(jù)各人表現(xiàn)給予成績;
3.筆試(含專業(yè)綜合課筆試和外語筆試,滿分150分):專業(yè)綜合課筆試滿分為100分,外語筆試滿分為50分,考試總時長2小時;
4.同等學力加試:同等學力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yè)相關(guān)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方式為筆試,單科滿分為100分(加試時間、地點等信息報道時通知)。
加權(quán)總成績=(初試成績/初試滿分)x初試成績權(quán)重x100+(復試成績/復試滿分)x復試成績權(quán)重x100
復試結(jié)束后,我院將匯總考生各科目復試成績,并按照學校規(guī)定在我院網(wǎng)站公示,請考生關(guān)注我院通知公告。
五、備考指導
我的文學大綜合主要復習了兩輪+最后的沖刺,第一輪尤其重要,讀教材和搜羅來的筆記并盡量豐富筆記,第二輪只讀筆記并讀一些專著加深“學術(shù)性”,沖刺階段自己畫大綱,就沒問題了。文學最重要的就是作品!作品!作品!體系!體系!體系!就這兩個,其它都不重要。
以古代文學為例,體量實在太大了,是我花時間最多的一個科目,我第一輪讀教材就讀了三周。在這里把具體做筆記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家也可以自己來寫!
我是與教材的每一章進行對應(yīng),分章節(jié)來寫,每一章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是歷年相關(guān)真題的整理(或提示),大家不要小看這一部分,當你列表出來的時候,這個學校喜歡考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剩下的三個部分就是填空題、名詞解釋、論述題,我按照學??荚嚨男问?,以題目來總結(jié)每一章的內(nèi)容,我個人覺得這樣比單純畫重點要好一些,因為有一個提問與解答的過程,會培養(yǎng)你答題的思路。
所以第一輪復習就是先讀一章教材,理解著讀,不要死背,然后再去看這一章的筆記,看問題自己先思考答案,再來對比。這樣其實一輪可以當兩輪用,我實在是時間所限,但我覺得這個方法很有效率,這一輪下來我?guī)缀蹙筒挥迷倏唇滩牧耍蠹铱梢詤⒖肌?/p>
第二輪復習是以筆記為主,把筆記吃透、理解透,再去看一些專著或者前沿論文,尤其是自己模糊的地方,要補足。如果說第一輪是歸納,那第二輪就是演繹,這時候你已經(jīng)大概有了一個“題感”,你需要在這個階段讓自己變得可以說、有話說。第二輪復習大概用了十天。
第三輪復習就是輸出,列大綱,就是把你的體系架構(gòu)出來,前后的文學思潮如何鉤連,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具體有什么作品,怎么理解作品,其實后面這些都不用寫出來,因為它們已經(jīng)在你的腦子里了。最后的效果是,給你一個文學現(xiàn)象,你要能定位它在文學系譜中的位置并解釋上面那些問題。這是十二月沖刺時候,我列了一周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