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什么圈子,往往就有什么樣的命運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Pexels、Pixabay、網(wǎng)絡丨圖源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如果鶴立雞群,是鶴比較難受,還是雞更難受?
有人說:當然是雞難受了,天天看著高傲的鶴,難免心生自卑。
但也有人說:鶴立雞群,鶴要么成為眾矢之的,要么被雞同化。
其實,在生活中后面一種現(xiàn)象更常見。
因為在雞群中,雞的行為非常相似,它們往往會同時刮起翅膀。
可以想象:
作為異類的鶴處在這個環(huán)境中,如果不能被雞看作是同類,那它只能被傷害。
而我們在社交領域,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
當你和一群人面對一個決策時,彼此之間很難不相互影響,因為大家都害怕被看成異類,然后被孤立和排斥,所以會跟著大部隊走,做出跟大多數(shù)人相似的行為和決策。
即使你一開始能夠堅定地做自己,可能也會在日復一日中,受到群體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改變原有的觀念和行為。
這樣的結(jié)果很容易理解,我們在群體中的行為通常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1.信息不足:
當我們遇到一個新問題時,往往缺乏足夠的經(jīng)驗和信息,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解決問題。
此時,我們習慣于從周圍人的行為中獲取信息,以確定應該采取何種行為。
2.社會認同: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往往需要得到周圍人的認同和接受,這會讓我們有一種安全感。
當我們發(fā)現(xiàn)周圍人,都做出了同樣的行為時,我們就會覺得這是一種受歡迎的行為,加以效仿。
3.群體壓力:
當我們身處群體之后,我們通常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
尤其在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都采取了某種行為時,即使內(nèi)心不是很認同,但迫于群體壓力,避免被視為異類、被排斥,會容易屈從群體,做出類似的行為。
所以有時候,不是你說不會被人影響,就真得不被人影響。
這也提示了我們:
我們所在的圈子,會影響我們的命運。
處在低層次的圈子,即使你再優(yōu)秀,也很難不被同化,變得平庸,最后泯然眾人。
而與優(yōu)秀的人同行,你也容易變得更積極、更優(yōu)秀。
生活中,我們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選擇好圈子很重要。
對此,我給幾個建議:
第一,遠離消耗你的人。
你身邊可能會有這樣的人:
與他們交流時,話題總是離不開抱怨,抱怨伴侶,抱怨工作,抱怨環(huán)境……
他們急切地想要宣泄自己的情緒,把別人當做情緒垃圾桶,負能量滿滿。
長期和這類人相處,受他們影響,你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悲觀,憤怒和失望,也變得愛抱怨,覺得生活在處處針對你。
所以,遠離那些消耗你的人,靠近溫暖的人,后者即使遭遇了困難,也會坦然面對,冷靜地尋找解決辦法。
同樣地,他們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也會感染你,讓你變得陽光開朗,有韌勁。
第二,靠近你想成為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
想要和雄鷹一般高空翱翔,就不能和大雁為伍。
人際關系中,也是如此。
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得靠近什么樣的人。
讓他們的能量感染你,同時你也要主動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在兩種力量的雙重作用下,你會成長得很快,最終完成蛻變,真正成為你想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