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民族,他們是怎么占據(jù)大半個非洲的
1.豐富多彩的黑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因為大多數(shù)人口都屬于黑色人種,又被人稱為黑非洲。但其實黑非洲的人種不只有黑人:在非洲南部,南非、納米比亞等地生活有桑人,桑人皮膚黃里透紅,身材矮小,眼睛細長,顴骨高聳,與黑色人種大相徑庭。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就有桑人血統(tǒng)。非洲島國馬達加斯的居民,外貌酷似黃種人,但膚色稍深,是來自東南亞的遠古移民和當?shù)赝林煅?。還有俾格米人,是世界上最矮的人種。雖然也是皮膚黝黑,但從基因和語言上看,和黑種人顯著不同。
而在黑種人內部也分為成百上千個不同的民族,粗略劃分,可以歸為含米特人、尼羅特人、班圖人三種類型。含米特人,主要在埃塞俄比亞、蘇丹等赤道靠北地區(qū),混有一定歐洲人的血統(tǒng),高鼻深目,膚色較淺,非洲小姐選美冠軍多為含米特人。

上圖_ 1876年的非洲
尼羅特人分布在尼羅河中上游,身材高大,擅長長跑,平均男子身高達1.8米。其中著名的馬賽人,驍勇彪悍,以獵殺獅子聞名。
而黑人中,人口最多的當屬班圖人。班圖人人口約有3億,占非洲總人口的1/3以上,廣泛地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內非洲各國。坦桑尼亞、肯尼亞、剛果、烏干達、盧旺達、津巴布韋、贊比亞等國的主體民族都是班圖人。班圖人寬鼻厚唇,頭發(fā)卷曲,下顎突出,就是大家熟悉的黑種人形象。

上圖_ 班圖人
2.什么叫“班圖”?
班圖人的“班圖”二字是人的意思。盡管班圖人下許多支系,語言各有差異。但是相近相似之處頗多。
就拿“人”這個詞來說,在西非的巴剛果族的語言里,單數(shù)是Muntu,復數(shù)是Bantu;而在東非印度洋沿岸的旁瓦希利語里,單數(shù)是Mtu、復數(shù)是Watu;赤道雨林中的蒙戈語,“人”為Moto(單數(shù))、Bantu(復數(shù)),南非的克薩語中則為Umntu(單數(shù))和Bantu(復數(shù))。19世紀,英國學者W·布里克,就將這些有親緣關系的民族統(tǒng)稱為班圖族。

上圖_ 剛果河流域
3.班圖大遷徙
黑非洲如此之多的“班圖”,班圖又是從何而來呢?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一說來自非洲尼日利亞和喀麥隆交界地區(qū)。一說來自剛果河流域的廣袤的森林和草原地帶??偠灾窃诔嗟乐胁扛浇勘钡氖裁吹胤?。大約在2000多年前,班圖人從老家出發(fā),向外遷徙擴散,最終在十五世紀前后,占據(jù)了大半個非洲大陸。
班圖遷徙的軌跡有東、南、西三路。東路遷徙大軍在大湖地區(qū)(即非洲中部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流域)遇上了含米特人和尼羅特人。一部分班圖人留了下來,和含米特人、尼羅特人混血,產生了巴干達人、卡姆巴人、吉庫尤人等民族,其中巴干達人曾經建立過強大的封建制國家,他們是今天烏干達人的祖先。繼續(xù)東進的班圖人一直到達了印度洋岸邊,通過海路接觸到了阿拉伯文明和波斯文明、印度文明,成為了斯瓦西里人?,F(xiàn)在斯瓦希里語是非洲使用最廣泛的本土語言,使用人口超過七千萬人。

上圖_ 班圖人的遷徙
南路遷徙先后經歷了三次高潮,一路擴散播種,發(fā)展壯大,先后占據(jù)了今天的馬拉維、贊比亞、莫桑比克、津巴布韋,南非,最終到達了非洲的最南端,形成了南非黑人的主體民族祖魯人。
西路遷徙的班圖人,在和當?shù)孛褡寤旌系倪^程中,占據(jù)了北起喀麥隆南部,南至納米比亞北部的廣袤地區(qū)。從東到西,西班圖人居住的區(qū)域從內陸到沿海。內陸的西班圖人文明較為落后,沿海的文明較為先進,先后建立了文明國家,有庫巴國、隆達國、盧巴國、剛果國等。

上圖_ 剛果貴族重步兵所使用的鐵劍
4.班圖人為何遷徙?
班圖人遷徙的原因眾說紛紜。這里介紹下主流的說法。
在三千多年前,非洲的環(huán)境和現(xiàn)在還大為不同?,F(xiàn)在的撒哈啦地區(qū)當時還是氣候宜人、大河奔流,那里是黑種人的家園,班圖是其中分布位置靠南的一支,以農業(yè)生產和捕魚為生。而現(xiàn)在的黑非洲地區(qū),森林里居住著俾格米人、草原上則是桑人的天下。
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情況發(fā)生了變化。氣候變得愈發(fā)干燥,撒哈拉地區(qū)沙漠化加劇。班圖人北方的鄰居尼羅特人開始南遷擠壓班圖人的生存空間。
同時,由于班圖人掌握了制鐵技術,生產力也大大地提高了,香蕉和薯芋得到廣泛種植。生產力的發(fā)展也導致了人口的激增。為了緩解生存壓力,班圖人開始離開家園,開始了征服非洲的腳步。
班圖人掌握使用鐵器,進入了農耕文明階段,比處于原始社會,使用石器的桑人和俾格米人要來得先進。很快地占據(jù)了桑人和俾格米人的地盤,成為了非洲的霸主。

上圖_ 博茨瓦納桑人千年巖畫
歐洲殖民者研究非洲歷史時,曾經把班圖人大遷徙描述成蒙古西征似的武力征服。高大魁梧的班圖人使用先進的鐵質武器,斬殺了大量桑人和俾格米人,將幸存者驅逐至深山老林,霸占了他們原來的家園。這套學說的背后,其實蘊含著帝國主義夸張的強盜邏輯,既然當年先進的班圖人征服了落后的桑人和俾格米人,那么現(xiàn)在更先進的白人,也應當征服支配落后的黑人。
事實上,班圖人的遷徙擴散是個歷時近千年的緩慢歷程,而且非洲大陸土地廣袤、人煙稀少。班圖人的遷徙并非是突然的軍事入侵,而是漸進式的滲透移民。在滲透過程中,雖然和土著部落有零星的武裝沖突,但更多的是同化和和平競爭。

上圖_ 現(xiàn)代的班圖人
5.班圖族大遷徙的意義
班圖大遷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奠定了今天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民族基本格局,使之成為真正的“黑非洲”。它把冶鐵、制陶、農耕技術傳到大半個非洲大陸,從而促成了非洲獨有文明的產生。
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黑非洲的班圖人建立的文明國家有剛果王國、烏干達王國、盧旺達王國、布隆迪王國、姆塔帕帝國等等,他們都是人類文明史上獨具特色的瑰寶。
作者:大獅子?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非洲通史? 古代卷》 何芳川、寧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5 年版
[2]《班圖人的起源》 葛公尚 西亞非洲 1981.6
[3]《非洲民族源流初探》 顧章義 西亞非洲 1981.6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chuàng)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