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第十七期:同一塊底板,他的總是比別人好打?

明明打的是同一塊底板,為啥他那塊總是比別人好打?
這是球友的疑惑:為啥小紀同學的巖羊比我的好打?老實說,他那塊巖羊里頭,沒有要求世奧得加別的東西(工藝)啊。雖然我還嘗試讓另一塊巖羊,用航空膠水做做效果。更加軟彈、脫板更快,但是在小球控制的穩(wěn)定性和擊打的精準度方面,反而還是原來普通膠水做的好使。
而小紀的碳素45、inn zlc也比別人同樣球板和配膠的好使!按照人品守恒定律,不可能全部好事都被他攤上。更有可能是:板子已經(jīng)被他打透了。
參照的例子是,師弟說我的吉村真晴限量,比他的好打。實際上,17年底開封吉村的時候,也沒這么好打。當年從編輯部倉庫搜刮的一塊97g 的inn alc,剛開始打起來也是纖維味的生硬,后來慢慢打出了手感。而波爾ALC市場版,則在另一位球友(近臺暴力弧圈分子)手上,打出了一些特注Vis的通透和韻味。
所以,板子是要開封的,要培養(yǎng)感情的!

有個測評說boll zlc大芯是壓縮桐木的而張繼科zlc大芯沒壓縮 是這么回事么?我打的時候覺得張繼科zlc比 boll zlc硬呀 而這兩個zlc的大芯和vis的大芯哪個壓縮的好呢?
壓不壓縮,還不一定。是否壓縮,還得看桐木的批次。比如今年雨水足啊,一般桐木比較重。今年比較干旱,桐木就輕些。不是肯定要壓縮的。
波爾zlc說是壓縮桐木大芯,其實波Z也有過82、83g來著。況且,這個問題蝴蝶公司很早就說過,壓不壓縮,對大芯的性能影響非常輕微。桐木主要是受力吸震嘛,跟阿尤斯大芯還是有些不同的。

天極506和斯帝卡CL哪個好用?
前者大芯七夾(大芯那層最厚),手感上像五夾,吃球感明顯,好造弧線,容易加轉(zhuǎn)和打出更強底勁。
后者等厚七夾(中間三層差不多厚),線性、穩(wěn)定,近臺更好打出速度,借力也穩(wěn)。
就看自己喜歡類似五夾那種手感,還是一板一眼的CL這類等厚七夾了。

現(xiàn)在用波爾zlC,想換個板子打打,皮皮蝦內(nèi)置外置,或者丹羽孝希純木,或超級摩托,更推薦哪個?
都是美女,不過各有各的特色。
如果要擊打的手感有些像波爾zlC的,那可以考慮外置的ZX-Gear Out。Zexion和碳纖維的混織,在擊打時比較脆硬。硬度上介于ALC和zlC之間。而且這板子也薄。過渡過來比較容易。
超級摩托球質(zhì)會很頂,不過6.2mm厚度,比波爾zlC明顯厚,雖然可以加轉(zhuǎn)也能起速,不過明顯扎實些,而不是波Z原來那種靈動感。新口味還是能嘗試的,看看自己想要什么咯。

新碼波爾精神底勁不如舊碼?
每一批球板,都有輕重厚薄之分。同一型號的球板,很難簡單說新碼就不如舊碼給力。要給力,可以適當選重的。
只能說,舊碼往往顯得更為硬實,新碼調(diào)整得更通透持球,更好配狂飚。至于,這樣會怎樣地影響到底勁,則是多方面的互相作用。不好武斷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