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渣翻】吉拉漢尼Jiralhanae(二)生物學 文化
原文來自Halopedia詞條Jiralhanae
網址:https://www.halopedia.org/Jiralhanae
生物學
解剖和生理學
吉拉漢尼是一種肉食性哺乳動物,他們與地球上的大猩猩、犀牛和熊具有相同的身體特征;由于他們體型與熊類似,因此被認定為假熊(pseudo-ursines)。他們皮膚很厚,顏色從深灰色到深褐色和深棕色不等,這讓他們有很強的傷害抗性,他們身體上覆蓋著棕褐色、灰色、白色、棕色、黃色、紅色或黑色皮毛。一些吉拉漢尼人會剃光自己的毛發(fā),如Vheiloth skein,地位較高的個體會留著胡須或者類似印第安霍莫克人的發(fā)型。也有罕見的個體擁有蒼白的皮膚和毛發(fā)。
他們龐大而結實的外表可能源于母星上約為地球兩倍的重力。吉拉漢尼人非常強大,因此有“鬼面獸”的綽號,能夠在肉搏戰(zhàn)中給予壓倒性的攻擊;除了具有非凡的身體耐力。他們的牙齒非常鋒利,也常被用作天然武器。他們在戰(zhàn)斗中容易出現狂暴現象,鬼面獸經常會沖向任何觸手可及的目標并給予致命一擊。吉拉漢尼人受傷有三個手指以及對立的拇指。因此他們可以利用星盟和人類設計的各種武器。他們有兩個腳趾并有著粗壯堅硬的爪子。吉拉漢尼人的血液是紫紅色的。
吉拉漢尼人是完美的肉食動物,并且已經進化為捕食者,這可以從他們可怕的暴力傾向以及尖牙下巴中得到證明。眾所周知,他們會吃敵人的肉,比如人類。他們認為荊棘獸是一種美味。在提爾·瓦達米被任命為神風烈士前,一名吉拉漢尼守衛(wèi)表示,如果允許會很樂意吃掉他。吉拉漢尼人具有高度敏感的嗅覺,即使在不熟悉的環(huán)境中也能快速追蹤與捕捉獵物。
吉拉漢尼人經常在他們所有的同伴被殺死后陷入高度侵略性的狂怒。他們難以置信的力量與至對面于死地的決心讓他們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有時甚至足以殺死獵人。在吉拉漢尼人完全成熟前,他們會釋放信息素。其他人可以聞到這種氣味,有些人可以通過氣味來判斷對方的心情。當他們成熟時,就學會了控制信息素的釋放,并完全關閉它們。
?
文化
吉拉漢尼人雖然在星盟中能夠使用2級科技,但他們自身被判定為4級物種。在星盟中的吉拉漢尼人是狂熱的,堅定支持古老而血腥的傳統(tǒng),許多吉拉漢尼人,特別是塔塔羅斯,堅定不移地相信先知的話與朝圣之旅的應許,但并非所有的吉拉漢尼人都是星盟的狂熱信徒,許多人在星盟崩潰后就放棄了這一信仰。他們家鄉(xiāng)多伊薩克飽受戰(zhàn)爭蹂躪,而吉拉漢尼人則因沉溺于殘忍的快樂而聞名,并因紀律的約束而受到稱贊。作為星盟的一部分,吉拉漢尼人被要求作為皈依先知并崇拜先行者。以前,他們的文化圍繞著對圖騰和偶像的崇拜,他們的宗教基于多伊薩克三個月亮的周期,但由于他們對神學意義的追尋,使得其迅速皈依星盟。星盟中的吉拉漢尼人是先知最狂熱的追隨者之一,盡管他們對圣物缺乏尊敬,塔塔羅斯對“神使”343罪惡火花的粗暴回收就證明了這一點。在星盟解體后,大多數人放棄了朝圣之旅的信仰。
吉拉漢尼人的戰(zhàn)斗風格是有力、功利和務實的。他們更喜歡用自己生產的武器,而不是星盟的等離子武器。吉拉漢尼人的武器極其危險,有些以原始兇殘而聞名,總是帶有刀刃等附件,并通過各種工廠制造。如Paegaas制造的鬼面刺釘槍、Grenflekt工廠制造的碎裂炮、Ukala工廠制造的鬼面霰彈槍、Jovokada工廠制造的鬼面榴彈發(fā)射器、Ukala工廠制造的曼格勒手槍、Flaktura工廠制造的穿刺戟、Sicatt工廠制造的干擾器、Sicatt工廠制造的弧擊步槍、Veporokk工廠制造的復仇者與重力錘。這些武器都展現出其野蠻的風格,例如,所有武器都以傷害或對敵人造成傷害的方式命名。武器裝飾多為尖刺或鋸齒狀,Barukaza工廠制造的鬼面風火輪與Barug’Qel工廠制造的入侵者載具都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然而,他們確實有自己的等離子步槍改裝型號,被稱之為“血手(Blood Hand)”。因為這種野蠻氣息,向菲力歐人很討厭吉拉漢尼人設計的武器,但允許其少量裝備。與向菲力歐人不同,吉拉漢尼人對人類武器并不排斥。有些人還在戰(zhàn)爭期間使用人類的霰彈槍。
吉拉漢尼人鄙視除圣西姆人之外的一切物種,且明顯不喜歡向菲力歐人,因為圣西姆人覺得吉拉漢尼人是更好的先知守衛(wèi),而不是向菲力歐人,且向菲力歐人在星盟統(tǒng)治期間對吉拉漢尼人也有過虐待。真相先知利用這種矛盾在05特區(qū)之戰(zhàn)中引發(fā)了大分裂。然而,一些吉拉漢尼人后來投降并在戰(zhàn)爭結束后在向菲力歐手下工作。
吉拉漢尼人將眼神直接交流視作一種挑釁。眾所周知,他們會將盯著他們看的人類活活打死。
?
社會
吉拉漢尼人的社會結構由充滿矛盾的部落與血統(tǒng)關系構成。家庭將每一位成員聯(lián)系在一起,這使得如果某位成員在戰(zhàn)斗中死亡,其他人就會進入狂暴狀態(tài),并會絕望地哀悼他們死去的同伴。吉拉漢尼社會是由強大的男性控制的獨裁政體,統(tǒng)治地位是根據族長在社會、軍事與性方面的優(yōu)勢所確立的。父權制的副作用便是許多吉拉漢尼人都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女性吉拉漢尼人通常作為目前與看護人。在戰(zhàn)爭中并未觀察到有女性。吉拉漢尼人之間的血緣關系并不會為其屬下提供紀律豁免。
每個部落群體都由一位杰出的酋長領導,他揮舞著一把儀式性的重力錘,死后會傳給另一位領導者。吉拉漢尼人通過挑戰(zhàn)現任酋長進行決死對決而成為新的酋長,在處決完失敗者后勝利者會獲得其頭銜。酋長以帝國的形式管理自己的部落。個人地位通過戰(zhàn)功以及戰(zhàn)場之外的成功來衡量,這與更加尚武的向菲力歐人不同。吉拉漢尼人之間的互動以彰顯個人身份為主,他們通過裝飾與盔甲華麗的外表體現其地位。
吉拉漢尼人也有各種各樣的造型風格,以表示他們的狀態(tài)與部落從屬關系。吉拉漢尼人通常有剃須、莫霍克與山羊胡造型。然而,一些吉拉漢尼人部落會要求全部剃須,另一些部落則會在全身紋身。
由于他們好斗與侵略性,吉拉漢尼人缺乏一個有凝聚力的政府。相反,吉拉漢尼社會更像是部落結構的延伸,但分為不同的層次。
派系/酋邦(Skeins)是吉拉漢尼最大的社會組織,“元氏族”由哲學與興趣相近的多個部落群體組成。主體由其內部最強大的氏族領導。在第一次自我毀滅期間,大多數吉拉漢尼分屬兩個主體派系:Rh'tol和Vheiloth。這兩個派系的差異性在于:Rh'tol更為原始和更具侵略性,而Vheiloth通常更為復雜,對新思想持開放態(tài)度。
阿爾法部落(Alpha Tribes)和主部落(master-packs)似乎是占主導地位的氏族,或者是由多個部落組成的聯(lián)合。在與星盟接觸前,敵對的主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讓吉拉漢尼人退化到工業(yè)化以前。
部落的大小和重要性各不相同,不太重要的部落里的部隊主要由昂果伊人與齊格亞爾人組成,由低等級的吉拉漢尼人領導,而更重要的部落則由戰(zhàn)爭酋長領導,由資深吉拉漢尼保鏢構成。
?
在星盟中的角色
“在我的祝福下,吉拉漢尼現在領導我們的艦隊!他們要求你效忠,你就得聽話!”——真相先知在大分裂前
向菲力歐人曾經是星盟艦隊的指揮者,并作為圣西姆人的保衛(wèi)者,而吉拉漢尼人則主要充當星盟的突擊部隊和秘密警察。隨著大分裂的爆發(fā),這種情況發(fā)生了變化,當時吉拉漢尼人在星盟部隊的所有領域都取代了向菲力歐人。吉拉漢尼人將他們所指揮的其他種族都視作炮灰。如果下屬沒有完成任務,吉拉漢尼長官將會迅速進行懲罰,通常是處決。為了證明自己比向菲力歐人強,吉拉漢尼人經常不尊重平民與其他種族的生命。
向菲力歐與吉拉漢尼艦隊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隔離的,但也并非總是如此。由于相信吉拉漢尼對向菲力歐和星盟都構成了嚴重威脅,一個由向菲力歐指揮官組成的聯(lián)盟說服了星盟高級議會對吉拉漢尼人進行技術限制。吉拉漢尼艦長數量有限,船上的裝備大多都有缺陷。吉拉漢尼部隊通常由一名或多名酋長或上尉率領。除了作為突擊隊員外,他們還經常充當向菲力歐人類似的角色,因為兩者經常指揮小規(guī)模步兵作戰(zhàn)。然而,直到大分裂前,吉拉漢尼人都沒有配備能量盾(除了艦長和酋長),吉拉漢尼人的部隊廣泛裝備有動力裝甲。根據提爾·瓦達姆的說法,在大分裂期間,吉拉漢尼人手下的昂果伊人由于恐懼而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勇氣。
?
語言
吉拉漢尼語是動物性的,融合了從咆哮和吠叫等各種聲音,盡管他們也通過氣味表達情感。年輕的吉拉漢尼人很難控制這些氣味的釋放,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也逐漸掌握了控制方法。酋長經常發(fā)出集體嚎叫作為慶祝,未參與嚎叫則是對酋長的嚴重不敬。
?
命名規(guī)則
大多數吉拉漢尼人都有拉丁語發(fā)音的名字如塔塔羅斯(Tartarus)和布拉克塔努斯(Bracktanus)。他們名字末尾的“-us”是敬語,表示在戰(zhàn)斗中的成熟或經驗,類似向菲力歐人名字的“-ee”后綴。“-um”后綴與Rh'tol派系有關(Paveium和Parabum)。并非所有吉拉漢尼人都遵循這兩個慣例,如阿崔奧克斯(Atriox)和卡斯特(Ca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