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書記翻譯】《中世紀大圖冊》第二章:各自的遺產

2023-02-01 23:20 作者:醫(yī)院騎柿  | 我要投稿

各自的遺產

? ? ? ?在羅馬教會的監(jiān)管下建立的蠻族王國標志著歐洲的分裂。在西方,拉丁文化還相當重要,即便在日耳曼的生活方式沖擊下,他的地位有所下降。在東方,統(tǒng)治方式是拜占庭式的,依照的是希臘文化,這種文化還改變了草原上的人們。這兩個地區(qū)還讓中歐得以誕生,這一地區(qū)成了此后持續(xù)了數(shù)個世紀的沖突的來源。


第二章目錄

倫巴底人的國王們

倫巴底王后西奧德琳達的故事與傳說

墨洛溫王朝的嘗試

薩利克法,法律的創(chuàng)新者,以及神的裁斷

教宗額我略一世

額我略圣頌和偉大的圣額我略

西哥特的君王們

從利奧維吉爾德(Léovigild)到雷卡雷德(Révarède)

不列顛人的王國

六世紀的斯拉夫移民

斯拉夫土地的創(chuàng)立

格倫達洛,領先的修道院中心

愛爾蘭的避難所

蘇格蘭的修道院網絡

凱爾書,愛爾蘭藝術的杰出作品

圣布倫丹和他的隨從們的傳奇遠航

高隆邦(Colomban)的使命? ? ??

一枚七世紀的盎格魯撒克遜肩章寶物,發(fā)掘于蘇頓胡(Sutton Hoo),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
教宗額我略一世
教宗額我略一世的形象出現(xiàn)在蒙扎大教堂的大理石雙聯(lián)畫上(八世紀)


倫巴底人的國王們

560-572

阿爾伯恩(Albo?n)

?572-574

克萊夫(Cleph)

?584-590

奧塔里(Authari)

591-616

阿吉爾夫(Agilulf)?

616-626

阿達羅爾德(Adaloald)

626-636

阿里奧德(Arioald)

636-652

羅撒里(Rothari)

? ? ? ?從568年秋到569年春,一群名叫倫巴底(Lombards)的民族聯(lián)盟,由國王阿爾博因(Albo?n)帶領,穿過了尤利安阿爾卑斯山(les Alpes juliennes)抵達了北意大利。除了倫巴底部落外,格皮德人(Gépides),薩馬提亞人(Noriques),潘諾尼亞人(Pannoniens),諾里庫姆人(Noriques)以及保加爾人(Bulgares)也加入了遠征。迫于一群新的游牧民族阿瓦爾人(Avars)的壓力,他們放棄了位于潘諾尼亞(如今的匈牙利境內)的巴爾頓湖(lac Balaton)附近的殖民地。北意大利只對倫巴底人進行了微弱的抵抗:奇維達萊(Cividale)、維羅納(Vérone)和米蘭相當輕易地淪陷了。除了帕維亞(Pavie)這座由東哥特軍隊要塞化的城市,在被占領之前它幾乎被圍攻了三年。另一方面,帕多瓦(Padoue)也很堅挺,鞏固了波河防線。許多的難民逃去了威尼斯周邊的瀉湖與沼澤,他們逐漸在那里建立了一座繁華的商業(yè)大都市?!酒鋵嵧崴勾_實是西羅馬遺民】

? ? ? ?按照編年史作家保羅執(zhí)事(Paul Diacre)的講述,這是一場極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大約由100000到150000的男男女女與孩子們組成。移民分為幾個部分,由各自的部落領袖率領,他們自稱為公爵(duc)【也許應該音譯成杜克?】,這是從拜占庭等級制度中借來的詞。阿爾博因就是其中之一,他帶領著武裝過的自由人們,從匈牙利平原一路來到了帕維亞城外。拿著武器的倫巴底人被稱為士兵(exercitales)或者持械者(arimanni,這一詞匯由日耳曼語的heer,“持械的”和mann,“男人”組成):自從定居在北意大利之后,他們成了組織領土的重要角色。我們能找到35位公爵,他們統(tǒng)治著各自的封地(civitas),封地由一座城市和城市周邊由軍隊管轄的地帶組成,他們都還不夠格來建立一個王國。對于拜占庭帝國而言,他們還無足輕重,這讓倫巴底人能接著擴大他們的領土。這最終導致了長久的宗教沖突,這些沖突造成了一個問題:阿里烏斯派的宗教熱情常常和當?shù)厝说奶熘鹘绦叛鱿嚆!?/p>

? ? ? ?如今,阿里烏斯派的習俗以及倫巴底人組織他們政治生活的方式被認為更像是傳說。國王阿爾博因死后的情況就是最好的證明。保羅執(zhí)事說,阿爾博因有一次喝醉了,就強迫她的妻子羅莎蒙德(Rosemonde)喝用她父親頭骨做的酒杯里的酒,她父親在前不久被他暗殺了。作為回報,羅莎蒙德與兩位貴族赫爾米奇(Helmichis)與佩爾德(Peredée)合謀殺死了她的丈夫以此報仇雪恨。某一天,阿爾博因入睡之后,他們進入了他的臥室然后殺了他。自由人大會譴責了他們的行為。羅莎蒙德被迫逃往拉文納,在那里她說服了朗基努斯(Longin)主教保護她。為此,她不得不擺脫她的情人,她丈夫的侍從,下毒毒死了他。但在臨死前,這個男人強迫羅莎蒙德王后喝下了帶毒的杯子里剩下的東西。這是相當恐怖的描繪,就像日耳曼民族大遷徙之后誕生的那些史詩文學那樣。

? ? ? ?這些事件顯然和當時殘暴的社會習俗有關,強調了這位溫柔女人的殘酷命運,這讓她在被自己害死之前也成了一位兇狠的兇手。在這段故事中基督教很少出現(xiàn),劇情是由印歐式的悲劇組成的。這一類罪行掩蓋了倫巴底人占據意大利最初幾年里的真實行為。

? ? ? ?這段故事之后發(fā)生的,就是其余的國王們試圖給領土帶來秩序,并規(guī)范部落酋長的行為。這就是克萊夫(Cleph)之子,奧塔里(Authari)面臨的狀況,他娶了一位狂熱的天主教徒,西奧德琳達(Théodelinde,就是第一章的鍍金銅片上的王后)。這位法蘭克人的公主因為她接受的拉丁教育與美貌而聞名。她的信仰使她在倫巴底人中傳播天主教采納的三位一體思想,卻被阿里烏斯派信徒拒絕了,三位一體思想指的是:“圣父,圣子與圣靈,三位一體,同尊同榮”【圣父,圣子與圣靈,雖有三個位格,卻是同一位神,有著同樣的神力與榮光】。她的影響力讓她在喪偶之后嫁給了阿吉魯夫(Aguilf,就是第一章的鍍金銅片上的國王),此人被大會選為繼承她前夫的新國王。這對夫妻全力投入于建立一個穩(wěn)定的王國。接下來的幾年對鞏固倫巴底人獲得的意大利領土至關重要。在636年,傳奇的羅瑟,布雷西亞公爵,羅撒里(Rothari)的統(tǒng)治開始了,他娶了貢德貝加(Gondeberge),西奧德琳達的女兒。這讓天主教的等級制度得以建立。他把自己的權力擴大到了威尼斯(Vénétie)和利古里亞(Ligurie)(他也征服了熱那亞),然后他在643年頒布了一項拉丁文的敕令,對法律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編撰。因此,他為讓王國更加穩(wěn)定打下了基礎。這也讓拋棄倫巴底人的官方宗教,阿里烏斯派,成為了可能。這些措施會強化已經由墨洛溫王朝的法蘭克人建立的歐洲模式,在同一時期,他們已經實現(xiàn)了,將來自于先祖的日耳曼人遺產,與來自于他們征服的土地上的地主們的羅馬遺產之間,建立一種真正的合作模式。

倫巴底王后西奧德琳達的故事與傳說

? ? ? ?584年,倫巴第國王奧塔里試圖通過與西奧德琳達德的婚姻來在與其他王位覬覦著的長期戰(zhàn)爭中取勝。這位公主的父親是巴伐利亞公爵加里巴爾德(Garibald)一世,她母親則是一位來自倫巴底人從前的勒辛(Lethings)王朝的女性。

? ? ? ?西奧德琳達德的優(yōu)勢是她不僅是天主教徒而且還是教宗額我略的朋友,這讓她能更接近當時在這一地區(qū)相當有影響力的主教們,這些人與阿里烏斯派的新國王敵對。590年,奧塔里去世了,西奧德琳達德就迎來了第二次婚姻,這一次是和都靈(Turin)公爵阿吉魯夫,并育有一子,阿達羅爾德,第一位受洗禮的倫巴底國王,即便如此,天主教還是僅在她那來自巴伐利亞的天主教侄子,阿里貝爾特(Aripert)一世(653-661)統(tǒng)治期間在北意大利流行過。所有的這些關系讓這位女性的形象變得圣潔了起來,同時她還是那個時代的藝術與文學的贊助人,在蒙扎市(Monza),她還建立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她還在那里以供奉施洗者約翰的名義建造了一座新圣殿,并且建立了氣態(tài)的宗教建筑,這讓來自愛爾蘭的傳教士圣高隆邦(Colomban)在這一地區(qū)布道。627年,她在蒙扎過世,就在她建造的圣殿內下葬,在她過世后不久就被尊為真正的圣人。她的傳說就此開始并且在十五世紀達到頂點,當時弗朗西斯基諾·扎瓦塔里(Franceschino Zavattari)與他的三個兒子在蒙扎大教堂為她獻上了一副著名的系列壁畫叫做王后西奧德琳達德的故事(1441-1446),這一壁畫用當時國際上留下的哥特式風格繪成。

這幅畫是“西奧德琳達的夢想與出發(fā)”,系列壁畫的四十五幕畫像的其中之一。

墨洛溫王朝的嘗試

? ? ? ?克洛泰爾一世死于561年,這導致了墨洛溫王朝的王國又一次的分裂,他的兒子們,查理貝爾特拿到了巴黎,西吉貝爾特拿到了梅斯,希爾佩里克拿到了蘇瓦松。偉大的克洛維斯的孫子們之間愈發(fā)緊張的關系,對王國的未來沒有一點好處。尤其是,如果我們考慮到強加到當時的王后們身上的宮廷政治生活,情況就更糟了。那些女性成了十九世紀的歌劇里的角色。

? ? ? ?布倫希爾德(Brunehaut)和加爾斯溫特(Galswinthe),西哥特國王阿塔納吉爾德(Athanagilde),分別與梅斯的西吉貝爾特以及蘇瓦松的希爾佩里克結婚。但是聯(lián)盟很快就失敗了,因為希爾佩里克,一個很久以前就被證明是放蕩的家伙,扼殺了加爾斯溫特然后和情婦芙蕾德貢德(Frédégonde),一個出身卑賤的女人結婚。布倫希爾德決定為她的姐妹復仇,并說服了丈夫圍攻圖爾奈(Tournai),但是西吉貝爾特的運氣太差了,他在阿拉斯(Arras)附近被芙蕾德貢德的兩個仆從暗殺了。悲劇的第一幕就如此收場了。第二幕以希爾佩里克采納反對天主教會的政策開場:他質疑三位一體的教條【阿里烏斯派的病又犯了是吧】并禁止創(chuàng)作贊美詩。因為時局,都爾的額我略(Grégoire de Tours)創(chuàng)作了《當今世上的希律王和尼祿》(Hérode et de Néron de son temps,猶太王希律王和羅馬皇帝尼祿都是出名的暴君)。584年,希爾佩里克被暗殺了,芙蕾德貢德穩(wěn)固了他兒子克洛泰爾(Clotaire)二世的統(tǒng)治。同時,布倫希爾德繼續(xù)執(zhí)行為她姐妹的死而復仇的機會并奪取了法蘭克人的權力。在她的兒子希爾德貝特二世去世之后,她穩(wěn)固了兩位孫子的統(tǒng)治,奧斯特拉西亞的提烏德貝爾特(Thibert d’Austrasie)與勃艮第的提烏德里克(Thierry de Bourgogne)。她再次試著去控制剩下的墨洛溫王國。奧斯特拉西亞的有影響力的貴族們,以梅斯的阿努爾(Arnoul de Metz)和丕平為首,隨后向克洛泰爾二世尋求幫助。布倫希爾德王后隨后被逮捕,并被用一匹馬拖行的酷刑處決。她的曾孫們也遭到暗殺。

? ? ? ?克洛泰爾二世(584-629)隨后成為法蘭克人唯一的國王,盡管他還是得承認貴族們的權力并削減了他自己的權威。此外,他也制定了了憲法,以及對應的法律(praecptio,一種賦予憲法可執(zhí)行性的戒律),在這些法律中,他確保了主教的選舉自由權,擴大了教會法庭的執(zhí)行范圍,并保證會遵循天主教會的經書——這就讓教會成了王國里最大的地主,他還同意從伯國中的當?shù)厝死锶蚊簦@相當于將權威放給了地方貴族。

? ? ? ?盡管采取了前文的措施,克洛泰爾二世還是奠定了使薩利克法為基礎的日耳曼司法模式與以羅馬法為基礎的拉丁模式相互融合的基礎,其中還夾雜了一些勃艮第王國的古老傳統(tǒng)。他也改革了政治機構,因為這一原因,國王身邊出現(xiàn)了一些忠誠的同伴,他們被稱為近臣(leudes),他們組成了一個可靠且堅實的團體,國王在宮廷上總是可以依賴這些義勇衛(wèi)隊(trustis)?!緇eudes是指向通過封建聯(lián)系向國王效忠的高級貴族,trustis是指向國王宣誓效忠或者提供幫助的軍人】。這些義勇衛(wèi)隊的成員以近臣護衛(wèi)的名字(antrustiones)為人所知?!綼ntrustiones就是leudes,這些作者是不是覺得大家都應該知道墨洛溫王朝的專屬名詞是什么東西啊,自己沒加注釋我就要去查,然后這些東西都挺冷門的還不好查】這些人向國王宣誓效忠,并大多數(shù)來自于隨國王征戰(zhàn)過的貴族家庭。

? ? ? ?這些墨洛溫宮廷職位的名字就像是一幢“大房子”里的職務分配:宮廷總長對應第一仆人,陸軍統(tǒng)帥對應元帥(comes stabuli),侍從(camerarius)還有管家(major domus),宮廷的管理人。后者受到了信任,因為他由國王是從領地上的大地主和貴族們中選出來的。

薩利克法,法律的創(chuàng)新者,以及神的裁斷

? ? ? ?薩利克法,又或者說法蘭克薩利安法,在511年后不久成文并被頒布出來。它是以全面發(fā)展中的歐洲思想編撰而成的第一部憲章,法蘭克人是這方面的先驅者。

? ? ? ?大多數(shù)建立在薩利克法上的裁斷都用測試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當一個人提出索賠時,爭議將通過一系列對雙方的測試來解決。這個系統(tǒng)不是一個證明真相的公平辦法,反而是更有力量的一方有利。首先,根據被告的狀態(tài)來制定測試的程序。如果審判失敗,那就會進行神意裁斷,或者說神的審判。被告人將面臨一些極為困難的測試,比如說他可能被手腳綁在一起然后侵入水中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如果他幸存了下來,那就是無辜的;如果不能,那就是有罪的。司法決斗也是允許的,這將由兩位決斗者單對單的戰(zhàn)斗來決定是否有罪。這種權力后來演變成了戰(zhàn)爭中的一種儀式。所有的罪行都要付出代價:但是通過支付“人的代價”(wergeld,通過繳納罰款來避免懲罰),犯罪者還是可以逃過懲罰。薩利克法中最著名的條款就是第六十二條的第六項,它說:“在執(zhí)行薩利克法的地區(qū),遺產的任何部分都不可以交給女性?!边@一原則禁止了女性傳遞法國王冠的繼承權,并成了數(shù)次政治沖突的源頭。

這幅畫來自于一張貝桑松(Besan?on)的羊皮紙,畫上的是一位立法者(現(xiàn)藏于圣加侖的修道院圖書館,biblothèque de l’Abbaye de Saint-Gall,Saint-Gall)
法律法規(guī)
蠻族國王們(西哥特人,法蘭克人,倫巴底人和阿勒曼尼人)都喜歡立法,并通過融合羅馬的法律與日耳曼傳統(tǒng)來穩(wěn)固自己的王國。這些法規(guī)中的一部分是領土法,對羅馬人和日耳曼人一視同仁。下面這張圖是羅馬-蠻族法律的一頁,現(xiàn)藏于摩德納的法律圖書館(Bibloithèque capitulaire,Modène)。

教宗額我略一世

? ? ? ?努西亞的本篤創(chuàng)立的修道主義在西方得到了巨大的成功。是時候讓一位僧侶登上圣彼得的寶座了。額我略一世就是這么出現(xiàn)的,他得到了偉大的額我略這一稱號。教宗斐理斯三世的孫子,地主戈耳狄俄斯的兒子,他出自羅馬貴族階層,接受了精致的傳統(tǒng)教育,包括了法律與音樂。另一方面,他從來沒有學習過希臘語,這是東西方開始產生隔閡的標志。他也不甚喜愛文學,經常吹噓自己作品中隨意的風格。利用家里富裕的財產,額我略一世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了政治與行政生涯。于是在573年,那年他三十三歲,就成了羅馬的市執(zhí)政官,這座城市最令人垂涎的司法職位。隨后他就去了自己建立的圣安德魯(Saint-André)修道院傳教。六座其他的修道院也在他繼承自自己父親的西西里的領土上落成了。他學著成為教會的神父們,并研讀了圣經。在579年,他以柏拉奇二世的使節(jié)的身份來到了君士坦丁堡。他在那里學到了外交學和帝國的政策。在他回程的時候,就被羅馬的貴族們選為了教宗,不過皇帝卻不太認可他。

? ? ? ?他那十三年半的教宗任期就這么開始了,標志著屬于他的時代(590-604)來臨了。額我略那時已經五十歲并且禿了頂,他的腦袋像是被拉長了,臉色陰沉,鷹鉤鼻,褐色的胡子也變得稀疏。他已經成了一個充滿熱情,說話可靠,抱負遠大且感情樸實的人。他在《教牧法規(guī)》(Liber pastoralis curae,Le Pastoral)中表達了自己的思想,這是一本搜集了主教們提出的建議的小冊子,此后成了一本拉丁文基督教的傳統(tǒng)作品。這重組了教會的行政機構,為販賣圣職,售賣靈魂的福祉加上了限制,并規(guī)范化了世俗神職人員與教宗之間的關系。他改進了彌撒的教規(guī),并為《額我略圣頌》(chant grégorien)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他在神學上最出名的成果是《約伯書中的道德》(Magna moralia,Morales sur Job),六卷專門介紹約伯書的書籍,一部關于原罪對人類生活影響的反思。在他生命的盡頭,他一直病的很重并且?guī)缀醪荒軓拇采掀饋?。他不止一次地對身邊的人說,他“已經等不及迎接死亡的到來了”。他最終在604年死于重病。他用像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六世紀初期那般的熱情統(tǒng)治了六世紀末的時期。他的政敵是不幸的皇帝莫里斯(Maurice),此人不止一次地要求教會歸還權力,這部分權力是帝國自四世紀起就授予給教會的。他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功。首先,得要強調他對坎特伯雷的奧古斯丁的支持,最終將還處于雛形的盎格魯撒克遜教會納入了羅馬天主教的管轄下。還要提出他對讓居住在西班牙的阿里烏斯派哥特人改信天主教付出的支持,他向自己的朋友,塞維利亞大主教,萊昂納多(Léandre)送去了披帶(pallium,一種教宗們送給大主教們的羊毛織物)。

額我略圣頌和偉大的圣額我略

? ? ? ?教宗額我略一世,以偉大的額我略或圣額我略之名為人所知,統(tǒng)治著六世紀末期的年代。他在宗教上的影響力堪比此后不久的穆罕穆德。他不是一位神學家而是一位編篡者,他對音樂的興趣體現(xiàn)在了他的作品集中。

? ? ? ?在590年,教宗額我略下令編寫早期基督徒的頌歌,它們大多是贊美圣母歌或者圣詩——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時期的墓葬儀式又或者是清唱詩(cantus planus),這讓額我略圣頌的對歌得以誕生,這一作品以他的榮譽冠名。這讓神學,哲學與歷史可以和藝術形式對應起來。這首對歌已經失傳了,盡管還是可以在某些中世紀手稿中找到它的蛛絲馬跡。在庇護十世的教宗任期內,現(xiàn)存資料的編寫得以完善,本篤會的修士和索萊姆(Solesmes)的主教們很好地修復了它們。在1902年11月22號,成果以《梵蒂岡版額我略圣頌》(édition vaticane du chant grégorien)的名義發(fā)布了。


八世紀的手稿
其上畫有音符和代表教宗額我略的細密畫。(現(xiàn)藏于巴黎的國立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Paris)

獅子像(IMAGO LEONIS)的細密畫
圣馬可(évangéliste Marc)的象征,收藏在一本八世紀的愛爾蘭藥典中,書的名字叫做埃希特納赫福音書(écangile déchternach,現(xiàn)藏于巴黎的國立圖書館)。愛爾蘭傳教運動在七世紀末期到八世紀前期達到了頂峰,直到他們踏上日耳曼人的土地。僧侶威利布羅德(Willibrord)在盧森堡建立了埃希特納赫修道院。

西哥特的君王們

531-548

狄烏第斯(Teudis)?

548-549

狄烏蒂吉斯克魯斯(Theudigisel)

549-551

阿吉拉(Agila)一世

551-567

阿塔納吉爾德(Athanagilde)

567-572

利奧瓦斯(Liuva)一世

572-586

利奧維吉爾德(Léovigild)

586-601

雷卡雷德(Révarède)一世

601-603

利奧瓦斯二世

603-610

維特里克(Wittéric)

610-612

君德馬爾(Gundomar)

612-621

希瑟布特(Sisebut)

621

雷卡雷德二世

621-631

蘇因提拉(Swinthila)

631-636

希森安德(Sisenand)

636-639

奇恩蒂拉(Chinthila)

639-642

圖爾加(Tulga)

642-653

金達蘇伊斯(Chindaswinthe)

653-672

拉斯文斯(Réceswinthe)

672-680

萬巴(Wamba)

680-687

赫爾維西(Ervige)

687-700

厄吉卡(égica)

700-710

維提薩(Wittiza)

710-711

羅德里克(Rodéric)

【180年弄出來23位國王,西哥特人稱小羅馬呀】


從利奧維吉爾德(Léovigild)到雷卡雷德(Révarède)

? ? ? ?在利奧維吉爾德統(tǒng)治期間(572-586),托萊多(Tolède)的西哥特王國來到了他歷史的真正轉折點。利奧維吉爾德,這位阿里烏斯派信徒對自己的實力深信不疑,領導了一系列軍事行動來重組古羅馬西班牙的土地。但是他的對手遍布伊比利亞半島內外。西北方是蘇威匯人(Suèves),位于如今的加利西亞(Galice),相對分散的瓦斯孔人(Vascons),住在坎塔布連山脈(les montagnes cantabriques),以及西班牙-羅馬貴族,位于中西部。南邊,是拜占庭;北邊,是法蘭克人。在整個邊界上,全是不服從王室權威的天主教徒。利奧維吉爾德用武力,沒收財產和肆意處決來解決問題并達成統(tǒng)一王國的目標。在578年,得益于他獲得的成功,他開始著手解決宗教問題。

? ? ? ?在那一時期,他的兒子赫爾梅涅吉爾德(Herménégilde)娶了一位法蘭克公主安貢黛(Ingonthe),在大主教萊昂德爾(Léandre)的幫助下,她讓他公開拋棄了阿里烏斯派并皈依了天主教。他在塞維利亞(Séville)改信,自那以后,這座城市就成了仍是阿里烏斯派占多數(shù)的地界里的天主教中心。580年,利奧維吉爾德試圖通過將阿里烏斯派和天主教的主教們邀請到托萊多召開宗教大會來緩解沖突?!窘浀渫腥R多大會】可是計劃失敗了,在充分的辯論中,對他的敵人們的戰(zhàn)爭激烈程度立刻就翻了倍。他立刻從宗教問題上轉向抗擊外部的威脅。他建造了維多利亞城來對付瓦斯孔人并收買了帝國軍隊煽動他們留在黎凡特的殖民地。隨后他就前往了塞維利亞,并圍攻了那里近兩年。他囚禁了自己的兒子赫爾梅涅吉爾德【合著你改信和自己老爹半點沒商量過啊】,并把他關到了塔拉戈納(Tarragone)的監(jiān)獄里。隨后就執(zhí)行了對他的處決,因為他不肯收回公開拋棄阿里烏斯派的誓言。利奧維吉爾德死于586年,把王國留給了他的兒子雷卡雷德(Récarède)。

? ? ? ?雷卡雷德(586-601)準備發(fā)起一場真正的宗教革命來一勞永逸地解決西哥特人在宗教上的割裂。他又在托萊多召開了一場主教會議,這已經是那里召開的第三次主教會議了,經過阿里烏斯派主教和天主教主教們長時間地宗教辯論,最終決定采納天主教主義作為官方宗教,這一決定經過了以下角色的首肯:五位大主教,六十二位主教以及無數(shù)的貴族。

? ? ? ?自那以后,天主教的等級制度就成了王室權力的重要支撐,于是它的權力和影響力都迅速地擴大了。西哥特國王的加冕禮中還加入了一項來自圣經舊約的儀式,在國王登基時由主教為他涂油。這為西班牙的君主們增添了一種精神光環(huán),這種光環(huán)強化了他整個中世紀的西班牙政治生活。即便如此,貴族們還是保留了自由選舉權,這阻止了一個世襲君主制國家的建立。因此雷卡雷德的兒子,利奧瓦斯(Liuva)二世,在一場維特里克(Wittéric)發(fā)起的阿里烏斯派叛亂之后被廢黜了。第三次托萊多會議標志了接下來一個世紀的西哥特王國的未來。自610年后,一個新的時期開始了。

? ? ? ?612年,西瑟布特(Sisebut)繼承了王位。他可能是最受認可的西哥特國王。他既是一位出色的戰(zhàn)士也是一位虔誠的圣人傳記作家,這證明他已經全面羅馬化了??墒?,由于一系列難以理解的政策,他的虔誠被玷污了,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迫害猶太社區(qū),這強迫數(shù)千猶太人遷居去了法蘭克人的王國。他的繼承人們采取了更謹慎的政策來解決這些敏感問題。

? ? ? ?雷卡雷德二世僅統(tǒng)治了幾天就過世了。蘇因提拉(Swinthila)致力于征服拜占庭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剩余的領土,然后希森安德(Sisenand)在塞維利亞的圣依西多祿(Isidore)的指導下,在第四次托萊多主教會議中加強了教會的權力,于是主教們和貴族們對王冠的自由選舉權原則就這么建立起來了。

? ? ? ?金達蘇伊斯(Chindaswinthe)強化了王室權威,還有他的兒子拉斯文斯(Réceswinthe,653-672)將藝術與文化帶到了嶄新的時代,盡管他還是延續(xù)了對猶太人的迫害。這得要歸功于他頒布了《西哥特法典》(Liber Judiciorum)和這本書后世的翻譯件(Fuero Juzgo),這部領地法也被認為是結合了西哥特與羅馬的傳統(tǒng)。但是,這還是沒能解除選舉權對王室的掣肘。后來,這一政治失敗助長了大量的派系,并阻止了創(chuàng)立強大的中央權威。西哥特的大地主們,換句話說就是那些擁有軍事主導權的貴族,提出了大量的議案用來敲詐國王并限制他的權威。這就是所謂的哥特病(morbus gothorum),一種激烈的政治斗爭傾向,主宰了西班牙在在七世紀的好日子。

雷卡雷德的皈依
這幕對雷卡雷德的改信的著名場景的復現(xiàn)在1888年由畫家安東尼奧·穆尼奧斯·德格拉因(Antonio Mu?oz Degrain)以一種浮夸的手法繪制出來(現(xiàn)藏于馬德里的議會宮,palais du Sénat)。在589年,雷卡雷德改變了他的信仰,放棄了西班牙西哥特人的主流信仰阿里烏斯派而信仰了羅馬的天主教。他可能受了阿拉里克(Alaric)二世事跡的影響,阿拉里克二世在武耶(Vouillé)慘敗于天主教徒克洛維斯之手。

不列顛人的王國

? ? ? ?盎格魯-撒克遜人改信基督教的進程始于肯特(Kent),這一地區(qū)是最受大陸影響的同時也最容易理解福音書中的話語。在查烏林(Ceawlin)落敗之后,肯特的艾塞爾伯特 (?thelberht)就宣稱了不列顛統(tǒng)治者(Bretwalda)這一頭銜,一位暫時超越了所有其余競爭者的國王。

? ? ? ?艾塞爾伯特(560-616)從一段有威信的基督教內部婚姻中獲得了回報。他娶了柏莎(Berthe),巴黎的查理貝爾特的女兒,一位美麗且虔誠的法蘭克公主。柏莎到來時還伴著一位有影響力的隨從,一位脫穎而出的天主教主教。這些人促成了王室的改信。教宗額我略也提供了幫助,他往島上派遣了本篤會僧侶奧古斯丁。然后,他們讓肯特的艾塞爾伯特對受洗禮產生興趣。于是其余的統(tǒng)治者也跟隨了這一榜樣,例如東盎格利亞的雷德沃爾德(R?dwald)還有埃塞克斯的薩伯赫特(S?berht)。

? ? ? ?當時的教會由傳教士奧古斯丁帶領,他成了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第一任大主教。教會的席位主要位于羅徹斯特(Rochester)和倫敦(Londres),他們在采納羅馬式的宗教儀式還是凱爾特的儀式之間猶豫不決。因為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例如剃發(fā),爭論持續(xù)了好些年。凱爾特教會主張?zhí)甑裟X袋前部的頭發(fā),羅馬教會則主張?zhí)甑糁苓叺念^發(fā)只留頂上的,就好似一頂王冠。艾塞爾伯特在616年死于肯特之后,他的侄子東盎格利亞的雷德沃爾德繼承了王冠,他很快就奪取了亨伯南部的小海港。他的繼承者之一,在這些年持續(xù)不斷的戰(zhàn)爭中,下令在倫德爾舍姆(Rendlesham)的王家宮廷附近建造蘇頓胡(Sutton Hoo)墳冢:我們在那里發(fā)掘出了一位不列顛之王(bretwalda)的武器,工具,首飾和肩章。在七世紀初,威塞克斯(Wessex),麥西亞(Mercie)和諾森布里亞(Northumbrie)是諸王國中領土面積最大也最能吸引戰(zhàn)士們的:他們成了那一時期英格蘭上最強大的勢力。

? ? ? ?在諾森布里亞地區(qū),埃德溫國王(616-663)兼并了數(shù)個威爾士人的領土并開始組建一支強大的海軍。他是第五任不列顛之王。他攜帶著一種叫做圖法(tufa)的王家軍旗,形式上很像是在東盎格利亞的墳墓中發(fā)現(xiàn)的那些。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接納了艾塞爾伯特時代之后就被拋棄了的天主教。賢者議會(witan)在全體大會上討論皈依是否合適并開始了長久的辯論,這些辯論主導了接下來數(shù)十年內的英格蘭政治生活。

? ? ? ?在麥西亞地區(qū),相反的,皈依遭到了來自彭達(Penda)國王的強烈反對,這位強壯的戰(zhàn)士兼并了亨伯河周邊以及沃什河到切斯特(Chester)和赫里福德(Hereford)之間的廣袤領土。他把首都定在塔姆沃思 (Tamworth)。在此期間,威塞克斯向西邊擴張,那些西部國家還是不列顛式的,根據七世紀的法律伊內法典(Ine’s Law)他們的地主階級大概只有一半是撒克遜人。也是在這本法典中,我們確認到了“人的代價“(wergeld,交付罰金來代替刑罰),不列顛人和撒克遜人都具備的”生命的代價“,前者的費用大概是后者的一半。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具有同等財富的移民和本土土地所有者之間的罰金差異,似乎很可能是后者完全消失的原因。

? ? ? ?三個主要王國的歷史都能用皈依作為重要標志,從教宗維達(Vitalien)將塔爾斯的西奧多(Théodore de Tarse)任命為坎特伯雷大主教體現(xiàn)了這一重要性。這位博學的希臘人抵達了島上,是為了宣告結合不同的英格蘭教會,并最終組建了一個唯一的,團結且訓練有素的教會。在673年,西奧多召開了赫特福德(Hertford)主教會議,他在那里清晰表明了自己的行動計劃,得到了諸位賢人們的支持比如說非洲主教阿德里安(Adrien)又比如說諾森布里亞的主教——可敬的比德(Bède le Vénérable)的師傅。英格蘭的僧侶們逐漸在已經完全偏航的世界中創(chuàng)造出了一塊精致的文化綠洲。

? ? ? ?此外,那些國王們開始將自己的土地分成名為海德(hides)的單位。每個海德代表著一個家庭所需的必要財產:一家人的土地(terra unius familiae)。比如說,麥西亞被劃成了12000海德,分為7000海德與5000海德的兩部分。國王和主教從海德里收來的稅款和兵員中得到了大量的好處。

六世紀的斯拉夫移民

? ? ? ?歐洲的斯拉夫人是在那一時期興盛起來的。在羅馬時代,在拉貝河(Elbe)與維斯瓦河(Vistule)之間的領土是由說日耳曼語的人統(tǒng)治的。在那一時期,巴爾干半島是拜占庭帝國的一部分??墒牵诹兰o和七世紀時,因為斯拉夫人的擴張,情況改變了。

? ? ? ?斯拉夫語系是現(xiàn)代歐洲最大的語系之一,這一情況的起源就是六世紀。從那一時期開始,游牧民族阿瓦爾人突然入侵,斯拉夫人還分散在歐洲各地,直到他們占領了與目前他們語言的建立相對應的廣闊領土。斯拉夫人來到巴爾干一事之所以能為人所知要歸功于拜占庭的編年史作者們,記載到他們初次入侵至多瑙河一帶發(fā)生在548到548年,其他的入侵也隨之而來。從那之后,歐洲的斯拉夫化就能被人證明了。盡管這件事極具歷史重要性,斯拉夫歐洲的出現(xiàn)與重組的不同階段還是很難被重構出來。主要是因為沒有任何完整的紀錄來解釋:我們僅能用間接來源的證據,尤其是考古學的發(fā)現(xiàn)。

斯拉夫土地的創(chuàng)立

? ? ? ?斯拉夫人在中歐從拉貝河到維斯瓦河之間的擴張,從六世紀中就開始了。這一行為很快就變得普遍起來。在一篇晚些時候的巴伐利亞地理學家的文章中,這位佚名的作家寫下了《對多瑙河北方城市與地區(qū)的描述》(Descriptio civitatum et regionum ad septentrionalem plagam Danubii),提到了那個時期里斯拉夫人在那一地區(qū)的出現(xiàn)。

? ? ? ?斯拉夫的移民與發(fā)生在南方的移民非常相似:547年到548年間,大量來自多瑙河的的游牧劫掠者來到了伊利里亞(Illyrie),并最終來到了亞得里亞海的底拉西烏姆(Dyrrachium)港口。作家普羅科匹厄斯提到這些人設法奪取了大量從未被攻克的堡壘。

斯拉夫人取得的初次軍事成功鼓勵了他們繼續(xù)深入這些土地,從巴爾干進一步前往了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que),這座城僅僅勉強沒被攻陷。在六世紀中期,當時最著名的文章之一,莫奈姆瓦夏編年史(Chronoqie de Monemvasia),指出這些征服了伯羅奔尼撒(Péloponnèse)的劫掠者就是斯拉夫人。只有東部的沿海地帶逃過了他們的控制,并仍處在拜占庭帝國的手中。

? ? ? ?各種跡象表明,移民已經成了眾多斯拉夫人實行的習俗之一,隨著他們越來越了解周邊的地區(qū),新的移民就會前去征服他們。隨著拜占庭軍隊在614年的失敗,更多的斯拉夫移民涌進了巴爾干。隨之而來的就是,帝國的多瑙河邊界的徹底崩潰和整個地區(qū)都被斯拉夫人殖民。圣德米特里的奇跡(Les Miracles de saint Démétrius)證明了在七世紀中期,斯特魯馬河(fleuve Strymon)流域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巨大的斯拉夫殖民地。

? ? ? ?馬其頓(Macédoine)和其它相鄰的北部地區(qū),也有這些人在擴張,并且在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也有他們據點存在的痕跡:巴卡爾(Bakar),蒙特亞克(Muntjac),奧西椰克(Osijek),斯滕耶維克(Stenjevac),溫科夫其(Vinkovci)。然后再東邊,色雷斯(Thrace),也被證實有斯拉夫人定居。

? ? ? ?這些斯拉夫族群最終定居到了多拿和平原的月牙形高地,這里后來成了保加利亞的核心地區(qū)。大量的舊址證實了這一假說,它們和614年被毀的堡壘有所關聯(lián)。在保加爾人到來之后,情況又有所變化,這群操著突厥語的游牧民,又在斯拉夫人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

? ? ? ?在630年到635年,庫布拉特(Koubrat)汗帶領著保加爾人組建了一個強大的游牧聯(lián)盟,他們居住在高加索山脈以北,在普魯特河(Prout)與德涅斯特河(Dniestr)周邊,這一地區(qū)被當時的拜占庭歷史學家叫做大保加利亞(Grand-Bulgarie),如今的名字則是烏諾古里亞(Onogurie)。首都是希臘人的古殖民地法納格里亞(Phanagoria),位于塔曼半島(péninsule de Taman)。

斯拉夫人
波蘭人 ? ? ? ? 東部民族
捷克人 ? ? ? ? 西部民族
克羅地亞人 ? ? 南部民族
帶點棕色 ? ? ? 四到五世紀的發(fā)源地
棕色 ? ? ? ? ? 斯拉夫人在六到七世紀拓展之后的領土
斯拉夫人的擴張路線
紅色路線 ? ? ? ?450-550年的第一次波
黃色路線 ? ? ? ?直到700年的第二次波
大保加利亞
? ? 六世紀斯拉夫移民的最終結果就是庫布拉特汗建立了并鞏固了大保加利亞王國,這一王國的建立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庫布拉特汗的游牧部落聯(lián)盟。這是斯克里茨編年史(Codex de Skylitzès)中的細密畫,畫上是庫布拉特汗和拜占庭皇帝米海爾(Michel)一世(現(xiàn)藏于馬德里的國立圖書館)。

格倫達洛,領先的修道院中心

? ? ? ?在愛爾蘭,幽谷(glen)是一條由巖石墻壁構成的河谷。格倫達洛是有兩個湖(loughs)的幽谷。在六世紀,隱者凱文決定前去上面的湖,因為它最與世隔絕也最冷。

? ? ? ?凱文就住在這個荒涼的地方,一個巖石洞窟內。冬天,他就出來光著身子扎進冰冷的湖水里,夏天,他就在有毒的蕁麻里打滾。一座修道院隨后被建立起來。在775年到1071年之間,它被劫掠了無數(shù)次,并且至少被焚毀了九次。

威廉·亨利·巴特利特(W.H.Bartlett)于1841年繪制的修道院的廢墟。

愛爾蘭的避難所

? ? ? ?在六世紀中期,愛爾蘭曾站在古典文化的前沿。在阿馬(Armagh),基爾代爾(Kildare)和克朗麥克諾伊斯(Clonmacnoise,建立于548年)的修道院落成之后,已經清晰的表現(xiàn)出了這個時代需要帕特里克(Patrick)那樣堅毅的精神。為了傳播基督教,這位傳教士在一個世紀之前抵達了島上。當時的狀況并不輕松,許多受過教育的基督徒過著像埃及隱士那樣的避世生活。采取了這種方式的他們建造了數(shù)十座與世隔絕的隱居所,在其中他們經受著身體與精神上的考驗。勒馬納格的馬哈(Machan de Lemanaghan)的一生,此人是追隨帕特里克德皈依者之一,被記錄在了一首無名作者用古愛爾蘭語寫成的詩歌中,描述了這些隱士們的世界。另一個例子,格倫達洛的凱文(Kevin de Glendalough),六世紀最著名的隱士之一,他的傳說描繪了他在峭壁下的石洞中的生活。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隱士們,包括凱文,在秩序的建立下,將他們最初的隱居生活變成了群居的修道士生活。

? ? ? ?愛爾蘭人將修道院生活作為一種掃盲的手段。在那之前,他們唯一知道的字母表是史前的歐甘字母,它由復雜的花體字和基于羅馬字母表的線條組成,他們費力的把字刻在石頭的角上,然后在把它們立起來做成石柱。這些符文很像是那些直到九世紀還在被使用的盧恩文字;他們絕對想不到,在這些不到兩代人的愛爾蘭僧侶出世之后,會發(fā)生什么。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就有人掌握了拉丁語,希臘語和希伯來語,并用精妙的手抄本記錄了本土的口頭文學,其中包括了描繪愛爾蘭大英雄的史詩,比方說庫丘林(Cúchulainn)國王,他投身于戰(zhàn)爭并邂逅了愛情。

? ? ? ?在掃盲運動開始之后,我們就能觀測到一種特定的美學研究,其中包括了一種特定的美觀觀念,即在羊皮紙上用象形文字和圖畫字體來表達美。在正文中,這些愛爾蘭僧侶使用兩種書法:一種圓形的書法叫做愛爾蘭式“大寫字母”(又或者是semi-onciale,半安色爾字體),另一種則是小寫字母,更加流暢且更加可讀。彩繪字母的思想體現(xiàn)在了博因宮(Brú na Bóinne)的二十座巨石墳墓中,建于前三千紀的愛爾蘭,具有相同巨石崇拜思想的英格蘭巨石陣也是這么被立起來的。沒有直線,僅有曲線,以及一種創(chuàng)造完善的書籍形式,這一形式我們如今叫他抄本,和卷軸具有不同的骨架,讓垂直優(yōu)先于水平,并采用羊皮紙作為承載文字的材料,它是用羊皮鞣制而成的,一種愛爾蘭盛產的材料。還有牛皮紙,用牛的皮膚制作而來,在干燥之后呈現(xiàn)更均勻的白色,因此被用來紀錄更具重要性和價值的文字。

? ? ? ?愛爾蘭最出色的藝術品就是抄本,凱爾經(Livre de Kells),其中包括四本羊皮紙的福音書,由凱爾(comté de Meath,米斯伯國)或者愛奧納(Iona)的僧侶們?yōu)樗仙?,現(xiàn)藏于都柏林的三一學院。七世紀的編年史作家威爾士的杰拉德 (Giraud de Barri),是這么描述這本作品的:“這是天使的作品而不是人的作品”。

? ? ? ?僧侶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氏族相互沖突以爭奪整個愛爾蘭領土統(tǒng)治權的世界中,塔拉王國(le royaume de Tara),成為了七世紀的愛爾蘭島政治中心。在米留克(Miliucc)國王的編年史中記載到,愛爾蘭島被分成了數(shù)個小王國(coiced),以此取代了“至高王國”。所有的氏族都向往統(tǒng)治“至高王國”,特別是那些九人質中的內爾(Niall Noígíallach,經典愛爾蘭血手家族)的后代們建立的氏族,他是在阿馬主教蒂雷尚(Tírechán dármagh)傳唱的帕特里克傳教記中的古老時代的英雄:科納爾克奈氏族(Cenél Conail指的是內爾的兒子Conall Gulban的后代們創(chuàng)立的氏族)。

如今的格倫達洛修道院,其圓柱形塔樓是唯一保留下來的六世紀建筑,教堂是十一世紀新建的。

蘇格蘭的修道院網絡

? ? ? ?在563年,高隆(Colomba)出發(fā)前往蘇格蘭的愛奧那(Iona)島,在愛爾蘭傳道者帕特里克死后的一個世紀里,這里充滿了苦難。高隆,在愛爾蘭有個更有名的稱號圣高?。–olum Cille),“教會的高隆布”,他于521年12月7日出生在愛爾蘭的多尼戈爾伯國(Comté de Donegal)的加坦(Gartan)的王室領土。他是科納爾克奈氏族中重要的一員,一位真正的王子。不管怎么說,北方王國的烏伊內爾(就是前文的內爾)家族的國王的后裔之一,就是對他的描述。

? ? ? ?高隆本可以成為國王,但是卻更愿意當一個僧人。根據對697年由伯爵的阿當南(Adomnan,627-704)撰寫的對他的描述,此人是高隆在愛奧那島的繼任者之一,他在年輕時前往高盧去拜謁圖爾的圣馬丁德墳墓,對圣馬丁修道院的規(guī)矩很感興趣。回到愛爾蘭后,他在德里(Derry),達羅(Durrow)和凱爾斯(Kells)建造了數(shù)座修道院,并在不到四十年的時間里還造了其它五十座修道院。這位圣人,他既是一個戰(zhàn)士,還是那個動蕩年代中的仲裁人。他的熱情也給他招惹了許多麻煩,這些麻煩被他以武力的手段解決了。他產生這種態(tài)度的原因就像一個傳說,完美的講述了六世紀時人們解決問題的辦法。

? ? ? ?十分博學的高隆非常喜愛書籍并決定將它們保護起來以防止損毀。他決定去復制那些老手稿,有機會的時候他就會親手抄寫。他對于使用羊皮紙來制作手稿的備份導致了和迪亞邁特(Diarmait)國王的戰(zhàn)爭以爭奪這一珍貴材料的控制權, 國王認為“每頭牛都擁有他的小牛;每本書都擁有它的抄本“,在爭奪珍貴手稿所有權的沖突中,做出了不利于高隆的裁斷(高隆私自抄寫了他人持有的書籍,國王認為抄本應當屬于書籍所有者)。我們如今認為沖突的原因是杜羅書(Livre de Durrow),這本書被認為是最古老的知名的彩色手稿:它是愛爾蘭彩繪傳統(tǒng)的最高藝術杰作,尤其是那些書頁中畫下的代表傳道士的象征。面對這一羞辱,高隆血管里流著的科納爾克奈氏族的血液,讓他不止一次地發(fā)起進攻:他集結了氏族的成員去對付迪亞邁特,并于561年爆發(fā)了血流成河的庫爾德雷姆赫戰(zhàn)役(Bataille de Cúl Dreimne)。這場戰(zhàn)役為他贏得了尼雅(nia)的稱號,它意思是“冠軍”。

? ? ? ?然而,高隆被指控在戰(zhàn)爭中致人流血,因此被開除了教籍。在五十歲那年,他離開了愛爾蘭,服從了苦行懺悔的贖罪。在565年,他到了愛奧那島上定居,在如今我們叫做蘇格蘭的地區(qū)的西部邊境。同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君士坦丁堡去世。我們稱這一事件為“白色殉道”,因為高隆在早上白色的天空下出發(fā)前往了未知的海域,然后再也沒有回來。正是如此,他將愛爾蘭的修道傳統(tǒng)帶出了自己的祖國,然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 ? ?高隆到達蘇格蘭時,他發(fā)現(xiàn)了當?shù)氐脑∶?,皮克特人(Pictes),這群人對字面文化不甚感興趣。他還發(fā)現(xiàn),在那些人的附近還存在一個由一小群愛爾蘭僧侶組成的小社區(qū),他們致力于研究,祈禱,務農,當然了,還要抄寫無數(shù)的書籍。

? ? ? ?愛奧那修道院的基礎元素在極短的時間里就建立了起來:給所有僧侶居住的棚房,以及給主教住的另一間屋子,稍微大一些并坐落在天然的山丘上,一個公共食堂和廚房,抄寫間(scriptorium,一間用來抄寫手稿的房間)和一座圖書館,一個熔爐,一個烤箱,一個磨坊和兩座谷倉,構成了這座樸素的教堂。在工作中,隨著時間推移,僧侶們需要一個地方來招待經過的人:大量的村民們接受了他們的建議,學習或者干脆就在附近定居,這些人隨時間不斷增加。這就是連接愛奧那島的修道院網絡的起始。

? ? ? ?高隆去世后,六十個修道院社區(qū)已經在零零碎碎的小島以及蘇格蘭的高地上建立起來。其中大約有超過三千個僧侶。隨后大量的神職人員離開了愛奧那島,前往各地傳播福音。其中就有著名的航海家布倫丹(Brendan le Navigateur,傳說中的圣布倫丹),他在570年到訪了冰島,格陵蘭和其他的地方。他的旅程被編寫成了中世紀最出名的文章之一,航海家圣布倫丹(Navigatio Sancti Brendani)或圣布倫丹的旅行(le Voyage de saint Bredan),他的功績流傳到了數(shù)個世紀之后。神話中的布倫丹的同伴們是傳教士和追隨科納爾克奈氏族王子,圣高隆道路的武僧們。愛爾蘭島即將打開前往歐洲大陸的大門。

凱爾書,愛爾蘭藝術的杰出作品

? ? ? ?裝飾精美的愛爾蘭手稿常常是歐洲的圖書館中的瑰寶。他們采用典籍的形式,更高也更大,形式上近似于現(xiàn)代的書籍。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凱爾書(Livre de Kells),又或者是圣高隆的大福音書(Grand évangéliaire de saint Colomba)。

? ? ? ?在九世紀中葉,那些福音書中最重要的那些被送到了凱爾修道院。來自于霍利島(Lindisfarne)修道院,受到了入侵者的威脅,這些愛爾蘭修道院中的書還從維京劫掠者手中逃過了一劫:這就是凱爾書,現(xiàn)藏于都柏林的圣三一學院的圖書館里。很久以后,在十二世紀,編年史作家威爾士的杰拉德(Giraud de Barri)這么評價這本書:“這是天使的作品而不是人的作品”。這本典籍誕生于中世紀高地愛爾蘭人的抄寫室(scriptoria)中,它的名字最初被用來指代我們如今所知的這本書,為了把它和卷軸前身們區(qū)分開來。凱爾書很可能是埃德弗里斯(Eadfrith)的作品,前霍利島修道院院長埃丹(Aidan)的繼任者,是愛爾蘭人從其他民族,比如說撒克遜人,那里學習來的書法藝術的巔峰之作。


愛奧那修道院
位于同名的島嶼上,在蘇格蘭的西北部邊界,由圣高隆于六世紀建立,它被維京人數(shù)次焚毀,并在十一世紀和十二世紀重建。圖中是十二世紀的大教堂。
凱爾經的一頁殘卷(現(xiàn)藏于都柏林的圣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Dublin)

圣布倫丹和他的隨從們的傳奇遠航

? ? ? ?圣布倫丹是六世紀愛爾蘭的偉大福音宣講者之一,和傳統(tǒng)傳教者高隆以及高隆邦并列。在563年,他創(chuàng)立了位于戈爾韋(Galway)地區(qū)的克朗弗特(Clonfert)修道院,他是那里的修道院院長,并在577年去世。

? ? ? ?就像很多當時的僧侶那樣,圣布倫丹和他的隨從們用克勒克艇(curraghs,用皮革嵌填船縫的小船)航海以傳播福音。根據愛奧那的阿當南(Adomnan)的描述,他在布倫丹死后寫下了圣高隆的生活(la Vie de saint Colomba),他布倫丹前往了愛奧那島和法羅群島(Féroé)以外的地方。從歷史上看,他的追隨者們抵達了冰島甚至是格陵蘭島,他們在那里建立了游學社區(qū),并為后來的挪威殖民者鋪平了道路?!菊娴膯??】但是,圣布倫丹最出名的傳說還是他前往應許之地的遠行,他是從一位去過那里的僧侶巴林斯(Barinthe)那里聽來的。在十一世紀,這個傳說從口頭的傳統(tǒng)變成了書面的作品,變成了一本中世紀時相當出名的書,航海家圣布倫丹(Navigatio Sancti Vrendani),講述了圣布倫丹和他的隨從們在大洋上的七年航程,發(fā)現(xiàn)令人驚嘆的海島,海怪,以及居住著罪人的土地,并最終抵達有福者的天堂。

航海家圣布倫丹的一頁,來自于十三世紀的手稿(現(xiàn)藏于倫敦的大不列顛圖書館,British Library,Londres)

高隆邦(Colomban)的使命? ? ? ?

? ? ? ?愛爾蘭人高隆邦曾前往過歐洲大陸。他于540年出生在倫斯特(Leinster),二十五歲那年在班戈(Bangor)修道院成為了僧侶,敵對領土中遵循基督教的飛地之一。按照愛爾蘭的習俗,他被一位具有閱讀能力(fer léighinn)的貴族收養(yǎng),一位拉丁語讀寫的專家,在當時這是一項新奇且來自異域的技能??释私飧啵麤Q定離開祖國并前往一個古老的基督教王國。

? ? ? ?于是根據習俗的要求,高隆邦與十二名隨從在585年到達了高盧。他采取了高?。–olomba)的模式,此人在大約七十年前登上了赫布里底(Hébrides)群島。他抵達了這個基督教國家,但他說世上沒有后悔藥(medicamenta paenitientia),也就是說對于嚴格的贖罪原則是沒有補救措施可言的。高隆邦在孚日山脈(Vosges)建立了三座修道院:安納格雷(Annegray),楓丹(Fontaines)和呂克瑟(Luxeuil)。自此開始了他在外國的長期旅行。

? ? ? ?這位愛爾蘭的僧侶在呂克瑟居住了二十年,從590年到610年,他在那里實行了嚴肅的規(guī)范和嚴峻的標準,通過嚴厲的體罰來懲罰過錯,一般都是鞭刑:對于在開始唱圣詩時咳嗽,忘記在唱彌撒之前洗手,在領圣體的時候牙齒碰到了圣餐杯,鞭打六次;在祈禱時遲到鞭打五十次,挑起沖突鞭打一百次,和女性用狎昵的語氣說話鞭打兩百次。

? ? ? ?盡管有著嚴厲的制度,高隆邦也不乏新來的追隨者,其中大多來自于富裕的家庭。這些人依靠面包,蔬菜和水過日子,他們開墾了山脈,在農田里耕種,耕種并收獲,守齋并祈禱。在他的修道院里,高隆邦還執(zhí)行了永恒祈禱(laus perennis),即不斷地祈禱:日以繼夜,一整天內,僧侶們必須不斷的念誦獻給耶穌,圣母和圣人們的連禱文。但是,他卻和其他的主教們就他對福音書的解釋起了正面沖突,并因為他修道院里嚴苛到難以置信的規(guī)矩和努西亞的本篤以及他的本篤會修士們也發(fā)生了沖突。高盧的主教們仍堅持古老的羅馬首都模式,以便于保證他們和國王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他們身旁還有一群公務員,他們知道該怎么閱讀,卻越來越不懂得思考了。這些主教從來沒有想過冒險離開那幾條安全的大道,然后前往鄉(xiāng)村里看看:按他們所想,基督教應該是一個僅允許城市精英們信仰的宗教,而不是給農民們的。高隆邦持有的想法則恰恰相反。他被傳喚到了索恩河畔沙隆召開的主教會議以澄清他的觀點。他當然沒有去參加會面,而是寄去了一封諷刺主教職能的信。這封信激怒了教會代表們的情緒,他們得到了恐怖的西哥特王后布倫希爾德的支持,那時她統(tǒng)治著勃艮第王國。高隆邦不得不逃離那一地區(qū),但是在離開前他還是留下了蹤跡,他在呂爾(Lure)建立了一座全新的修道院。

? ? ? ?高隆邦打算去南特(Nantes)以回到愛爾蘭,但他的船只遇難了。這一挫折讓他反思了起來。他將這件事視作一個讓他接著履行使命的標志。他隨后前去了東南邊,打算給巴伐利亞的異教徒們傳道。他隨后穿過了阿爾卑斯山并在布雷根茨(Bregenz)旁邊的阿爾邦(Arbon)停留,此地位于博登湖(Lac de Constance)旁,因為僧侶加侖(Gall),追隨他的日耳曼語專家,生了病并拒絕隨他接著往前了。

? ? ? ?加侖隨后在阿爾邦建立了一座仍以他名字冠名的大修道院:圣加侖(Saint-Gall)修道院。高隆邦因為他前隨從的態(tài)度而生氣了,接著踏上了旅程并前往了倫巴底平原,在那里的時候他已經七十多歲了,在612年,也可能是613年,他在國王阿吉爾夫的支持下于博比奧(Bobbio)建立了第一座意大利-愛爾蘭式的修道院。此后不久,他的敵人布倫希爾德被廢黜然后被法蘭克貴族們處死了。紐斯特里亞的克洛泰爾二世提出讓高隆邦帶著他的隊伍和榮耀回到呂克瑟。然而高隆邦拒絕了,然后在博比奧度過了余生。

? ? ? ?在他最后的幾年(他過世于615年),高隆邦因為他不肯妥協(xié)的個性而懊悔。他把自己的權杖傳給了自己的門徒加侖,他曾因為加侖決定留在博登湖畔而很生氣,還一直和教宗波尼法爵四世保持聯(lián)系,職責他因為自己的怠慢而危害到了教會的規(guī)矩。當談到在那個令人迷惑的年代里指導教會的時候,高隆邦變得很諷刺且有趣,甚至有點滑稽。無論他曾是什么樣的角色,愛爾蘭人高隆邦奠定了修道院運動的基礎,在他的記憶里,這些修道院隨著時間慢慢變成了歐洲的大城市:瑞米耶日(Jumièges),歐賽爾(Auxerre),拉昂(Laon),呂克瑟(Luxeuil),列日(Liège),特里爾(Trèves),維爾茨堡(Würtzburg),雷根斯堡(Regensburg),萊瑙(Rheinau),賴興瑙島(Reichenau),薩爾茨堡(Salzbourg),維也納(Vienne),圣加侖(Saint-Gall),博比奧(Bobbio),菲耶索萊(Fiesole)和盧卡(Lucques),這還只是列舉的一部分。修道院的建立還伴隨著設立抄寫室(scriptoria),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來自愛爾蘭的書籍副本。

? ? ? ?所到之處,那些高隆邦的門徒們都表現(xiàn)出了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對于制作精美書籍的熱愛。這些僧侶傳承了所有的古典文化,并為歐洲的未來賦予了意義。

圣高隆邦
博比奧修道院的圣高隆邦的石棺上的大理石浮雕,是雕塑家喬瓦尼·迪·帕特里亞齊(Giovanni dei Patriarchi)于1480的作品。它展示了教宗和諾里(Honorius)一世豁免修道院主教管轄權的場景。

后記

? ? ? ?這本書的第二章雖然文本量少了些,但是翻譯起來卻挺難受的。作者會時不時犯點病,在不少地方使用拉丁文,愛爾蘭語的專有名字然后又不肯加注釋,搞得我只能自己跑去查,然后這些東西因為描述的是墨洛溫王朝,五六世紀的愛爾蘭或者蘇格蘭的東西,能找的資料也很少,部分翻譯內容可能不夠準確,敬請見諒。


【書記翻譯】《中世紀大圖冊》第二章:各自的遺產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岑巩县| 淮安市| 顺平县| 三门县| 大渡口区| 三都| 梁河县| 鄂托克旗| 康马县| 东丰县| 治多县| 永昌县| 自贡市| 澄江县| 阿城市| 若尔盖县| 神池县| 宁南县| 滦南县| 上犹县| 昌都县| 克东县| 拉萨市| 汉阴县| 平谷区| 黑龙江省| 互助| 喀喇| 广昌县| 内黄县| 岗巴县| 论坛| 榆社县| 绍兴市| 东丰县| 昭觉县| 渝北区| 慈利县| 安乡县| 高雄县|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