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自討苦吃”,無企業(yè)合作訂單,“無人支援”終嘗惡果!

? 編輯 | 于斌
出品 | 于見(mpyujian)
自從5月份,華為公司被美國總統加入名單限制之后,有關華為的熱點話題一直有增無減。先是華為利用自己的備用芯片系統鴻蒙,一舉粉碎美國打算利用切斷華為產品部件的供應鏈方法來限制華為進步的陰謀;然后,緊跟著華為又在5G市場大放光彩,用自己的實力取得了最多的5G市場訂單。
但是,即使華為本領過硬,有一些部件還是要利用國內公司來生產,從而建立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

而提到國內公司生產,相信大家都知道富士康這個大工廠。由于中國人力資本成本比較低,從而讓富士康公司利用成本領先策略,取得了大量的訂單,由于生產部件的低成本、高利潤,讓富士康從而成為世界知名工廠。
富士康的業(yè)務收入,早日主要依靠蘋果手機和國產手機的部分訂單,首先,蘋果公司的大量訂單從一定程度上,讓富士康前期資本積累速度很快,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因為富士康依靠蘋果公司手機訂單,曾經幾度沖擊臺灣地區(qū)首富位置。其次,蘋果的高價格,也讓一些消費者望而退步,果質量好,但是價格高,消費者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國內手機,而國內手機訂單并不能滿足富士康的需求,從而導致富士康業(yè)務出現縮水。
而在這個關鍵時刻,是華為對富士康公司伸出了援手,為富士康提供了大量訂單,從而讓富士康起死回生。

在富士康“日漸衰落”的時候,華為伸出援手,但是華為遇到困難的時候,富士康對這個“救命恩人”是怎么樣回報的呢?
據悉,當華為被添加到美國政府的禁令后,富士康果斷宣布不再為華為代工,直接單方面取消與華為公司的合作,另外,還進一步提出,如果有需要,將會遷廠,撤出大陸,回到美國,但是由于美國的低失業(yè)率,富士康在美國建立工廠的如意算盤落空!
華為雖然“腹背受敵”,但是反應速度很快。迅速與比亞迪簽下協議,將手機部件交由比亞迪代工,從而讓自己的生產不至于大規(guī)模停滯。而且,華為還表示,將會在未來幾年建立自己的加工工廠,相信有了富士康這個前車之鑒,華為對別家代工,還是存在一定的顧忌,從而才提出自己建廠的想法,華為建廠,也會讓比亞迪獲取華為訂單減少,但是比亞迪可以幫助國內其他手機廠商繼續(xù)生產手機,也不一定降低業(yè)務收入。

不得不說,郭臺銘所做的與華為停止合作決定,并不明智,在郭臺銘辭職后,新董事劉陽偉上任后,沒想到比郭臺銘還狠,直接模式小米手機訂單,從而華為與小米公司紛紛與比亞迪建立合作。
趕走了合作伙伴,幸福了競爭對手,這就是富士康的現狀吧。
長久來看,富士康公司現在已經成為眾矢之的,如果不改變,即使遷廠,也面臨著大問題。美國、印度并沒有對富士康的搬遷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