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Vol.122 叫賣聲

2023-02-07 17:53 作者:XiangziOfficial  | 我要投稿

“新鮮博農(nóng)奶,營養(yǎng)更健康,酸奶鮮奶果味奶,歡迎訂購!”
從院墻外傳來這叫賣聲,在斷斷續(xù)續(xù)的鞭炮聲里顯得有些不協(xié)調(diào),賣奶的真是勤奮,大年初一的早上,零度左右的天氣,還在走街串巷賣奶,應該是騎的是三輪車,車上放了不銹鋼的奶缸,雖然這叫賣聲多年前就聽見過,但從來沒出去買過,所以到底有沒有奶缸,也不確定,應該是有的,可以旋打鮮奶。
聽著遠去的叫賣聲,想起了很多小時候的叫賣聲,不過現(xiàn)在早已聽不到了。很多民國作家,都寫過關于叫賣聲的文章,關于北平、上海、重慶、昆明,每個地方的叫賣聲都有自己的特色。現(xiàn)在想來,那些文字都是很個人的,因為用文字這種局限性很大的形式去表達聲音,是很難的,加上各地方言不一,外地人更加無法通過文字體驗到那各式各樣的叫賣聲,不過這些也還是有記下來的必要,即便那些叫賣聲早已不存在了,卻承載了一個時代市井生活的記憶,所以即便我要寫的這些叫賣聲很多已經(jīng)不存在,看的人也未必能體會到,也是有記下來的必要的。
“打醬油打醋,豆瓣醬芝麻醬秦椒醬,洋火白糖洗衣粉大料堿……”,說起叫賣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其語調(diào)并不婉轉,只是很長一大段喊下來,會覺得很厲害的樣子,那時候小孩子們還會爭相學著背這個,比誰背的長背的準。這個叫賣聲其實很長,只是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記了,只記得前面的幾句,而且也不是很準確。
這個賣醬油的開的是一個三輪車,車上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桶和箱子,里面裝著各種醬、醬油,還有其他各種調(diào)料、日常用品。小時候家里經(jīng)常讓我去打醬油,我拎著壺跑出去的時候,他的三輪圍著經(jīng)常已經(jīng)圍著一圈人在買東西,小時候我分不清醬油和醋,總是輪到我打的時候,我已經(jīng)忘了是打醬油還是醋了,雖然我出門時候嘴里一直念念有詞的在背著“打醬油打醬油”,但到跟前還是忘了,所以還得重新跑回家問問,再跑回去打。他的車上有很多東西,像洗衣粉,我感覺和調(diào)料完全沒有聯(lián)系,但是也買得到,也融入在叫賣聲中,所以我有記得清楚。車上還有一種吃的,叫山楂條,酸甜酸甜的,小時候經(jīng)常讓母親買一些給我。我姑姑家在鎮(zhèn)上,有一次去她家,我上到房頂上,忽然發(fā)現(xiàn)那輛賣醬油的三輪車就在隔壁的院子里,當時非常興奮,沒想到賣醬油這個人就在我姑姑家隔壁,想來我姑姑她們打醬油什么的是很方便的。
聲音比較有特色的是賣豆腐的,印象里是個大爺,“豆腐”兩個字聲音拉的極長,“腐”拉的更長一些,感覺他每次喊之前應該都是長長吸一口氣。賣豆腐的騎的是一輛二八自行車,車子后座上有一個放豆腐的帶邊沿的托盤,一米來長,豆腐用很大一張布蓋著,布的材質(zhì)和家里的抹布、蒸籠上放的布是一樣的,現(xiàn)在好像已經(jīng)不常見了,我從來沒有想過為什么用布蓋著,現(xiàn)在想來應該是保濕和防塵。小時候村和村之間大部分都是土路,村子里也有一些路是土路,所以他拉了一車豆腐,車技應該是很高的,如果不慎摔倒了,豆腐就完了。小時候和別人打架,總是吃虧,母親就說我“兩只手在端豆腐了吧”,可見端豆腐都要很小心,別說他拉一車豆腐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走街串巷了。
賣饅頭的和賣豆腐的很像,都是騎一個二八自行車,不過買饅頭的車后面放的是一個橢圓形的草簍,里面整整齊齊的放著各種各樣的饅頭,上面用棉被蓋著,不過賣饅頭的并不叫喊,他手里拿著一個鈴鐺,邊騎車邊搖鈴鐺,只要一聽見鈴鐺聲,就知道賣饅頭的來了,即便買饅頭的不是同一個人,他們用的也都是鈴鐺,不過不同的人搖鈴鐺的方式也不一樣,因此也能辨別是哪個賣饅頭的來了。說來奇怪,除了賣饅頭的用鈴鐺,沒有其他人用過。賣饅頭的騎車很快,有時候我拿著錢跑到街上,賣饅頭的都已經(jīng)到村頭了,我只能飛快地從胡同跑到另一條街上等他過來。一直到現(xiàn)在都有點奇怪,為什么他不騎慢點,難道是著急去其他村子賣饅頭嗎?也可能是我出門有點慢了,不過他騎車真的很快。
像賣饅頭的這樣騎車快的,還有賣豆芽、賣涼粉、賣旋(xuàn)肉的,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騎個二八自行車,在車后座上放著木托盤、草簍之類的東西,想來騎得快,可能因為拉著很多東西,騎的太慢不穩(wěn)的緣故。這幾個叫賣聲都很像賣豆腐的,都是只喊“豆芽”、“涼粉”、“旋肉”,沒有多余的話,都是拉長了聲音,但他們沒有賣豆腐的喊的那么綿長。
賣豆芽的就是我們村子里的,我經(jīng)常跑到他家里去買,而且還便宜,還會多稱一些。生豆芽的是一個小黑屋,外面用破棉被什么的包了起來,里面有一個黃黃的不怎么亮的白熾燈,墻上掛了一個長長的玻璃溫度計,四周邊的缸里都是正在長的豆芽,由于經(jīng)常澆水,地上還有一個排水溝,冬天時候為了保溫,里面還放有烽火爐,燒的煤球,進去時候,令人窒息的感覺,聽說賣豆芽的好像還差點煤氣中毒,所以他都不讓小孩子進去,有一次我和他兒子偷偷進去過一次,才知道里面的大概樣子。
賣涼粉的、賣旋肉的和賣豆腐的很像,車后面都是一個一米多長木托盤,涼粉是半透明的,看起來有點像果凍,據(jù)說是綠豆做的,所以也有點發(fā)綠,可能因為家里人不太喜歡吃涼粉,所以有很少派我去買涼粉,不過有時候在街上玩的時候,還是見過。
旋肉,想不起確切的名字,網(wǎng)上搜到的叫小車牛肉,還是晉冀陜豫交界處的特色小吃,如果是這樣,很多地方的人可能就不知道了。小時候經(jīng)常在鎮(zhèn)上見到,鎮(zhèn)上賣旋肉的有好幾家,都聚集在鎮(zhèn)中心交叉口的路邊,旋肉大概四五十公分見方的樣子,用布蓋著,只露出一面,有人買的時候,用長長的刀一片一片的旋下來,光看著旋肉的動作,就覺得很好吃,旋完之后的肉片,就和蘭州拉面里的肉片看起來差不多,不過還是不一樣的,雖然不知道旋肉的具體做法,感覺更加復雜一些。有時候也會碰到賣旋肉的來村子里,不過由于價格比較貴,所以買的人不是很多,買也是買一點點而已,另外印象里我似乎沒有吃過這種旋肉。
和上面所有叫賣聲不一樣的有兩個,一個是“磨刀磨剪”,一個是“收頭發(fā)”,這兩個都是外地口音,加上婉轉的拉長音,就覺得很好笑,也印象深刻。
“磨刀磨剪子”的多數(shù)是外地人,不過很少見有人去磨刀,因為基本家家戶戶都有磨石,甚至我小時候都會磨刀,可能外地人不了解當?shù)厍闆r,所以跑過來磨刀,也就沒什么生意了。
小時候,村里的女性多數(shù)都留頭發(fā)來賣,那時候賣頭發(fā)也能賣不少錢,也是家庭收入的一個來源,大人賣頭發(fā),小孩子就在所難免。賣頭發(fā)的時候,大人會和收頭發(fā)的講價,收頭發(fā)的往往想收的長一些,短一些出的價就少,大人也想多買一些錢,但是剪掉的長,留在頭上的就少,大人為了多賣一些錢,可能覺得頭發(fā)短一點無所謂,不過小女孩賣完本來長長的頭發(fā),腦勺后剩下的頭發(fā)不比男孩長多少,難看程度可想而知,因此賣頭發(fā)對很多女孩來說可能就是一場噩夢。
上面這些叫賣聲,不知道什么時候,大都已經(jīng)消失了,有些可能還有,不過由于常年不在家,所以即便有,也聽不到了。這些事情,不論是我,還是家里的人,想必平時也很難想起來,畢竟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大年初一那天聽見賣牛奶的叫賣聲,忽然想起來這些事來。
大年初六那天,賣牛奶的聲音又在院子外面響了起來。
2023年02月07日 周二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Vol.122 叫賣聲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库伦旗| 隆化县| 北海市| 寿光市| 阳东县| 昭平县| 宿迁市| 卢湾区| 双城市| 安义县| 越西县| 麟游县| 同仁县| 平塘县| 托克托县| 南岸区| 安丘市| 庐江县| 康平县| 廊坊市| 贵州省| 台安县| 谢通门县| 大洼县| 比如县| 宜兰县| 巴塘县| 吉隆县| 兴业县| 东平县| 奉节县| 株洲县| 慈溪市| 天气| 团风县| 舟山市| 哈尔滨市| 乳源| 江油市| 巩义市|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