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秦,嬴政一夢三千年(第57章 仁術(shù))
其實,嬴政自己曾經(jīng)就是受到夏無且這群道醫(yī)的影響,才想要追求長生,結(jié)果導致他數(shù)次被騙。
那盧生侯生兩人仙丹煉不出來,還拿著他給的錢財逃跑了,還有徐福這個混帳東西跑到東瀛稱王稱霸,搞出個倭國禍害后世的華夏人,等到相里勤造出大船,第一件事就是去東瀛把這個禍害滅了!
不過,在嬴政看來,后世皇帝的宮廷少府卻不是這樣的,他們掌控少府的人變成了儒家官員甚至是太監(jiān),不論是金錢收買還是威逼利誘都極其容易,弄得皇帝吃個飯都沒有了安全,生怕被人下毒。
而醫(yī)家的境遇更是讓他無語之極,那些皇帝權(quán)貴們動不動就威脅醫(yī)者,治不好病就殺頭,甚至殺掉醫(yī)者全家,后世有名的醫(yī)者幾乎都沒什么好下場,還把醫(yī)家歸劃為下九流,毫無地位可言,干出如此愚蠢又短視的事,那只能是自作孽不可活!
如此一來,還有哪個真正高明的醫(yī)者愿意為皇家治???
因此導致后來很多道家醫(yī)者直接隱居修道,也不出來治病救人了,更不會主動去給皇帝治病。
于是,給皇室治病的不是庸醫(yī)就是一群貪圖名利之輩,連皇帝落水生病都能治死了!
要知道一個人的生老病死,醫(yī)者永遠都只是輔助而已,如果自己不能配合修身養(yǎng)性,再好的醫(yī)者也是治不好病的,就像曾經(jīng)的他身患病痛依舊還在勞心勞力。
夏無且在他生病之時就勸過數(shù)次,要他保重身體注意修養(yǎng)。
可是,他根本停不下來,一旦他數(shù)日不理朝政最后還是要處理積壓的竹簡,而且諾大的帝國他不知道可以托付給誰,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幫他管理大秦的人。
他很清楚大秦還沒有合適的繼承人,他還不能死,他甚至想過禪讓帝位,卻一樣也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所以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長生丹藥之上,想要活得更久一些,可惜最后他還是失敗了!
如今歷經(jīng)三千年的心境歷練,他不僅已經(jīng)明白在這凡間根本沒有真正的神仙,還對醫(yī)道有了更深的感悟,現(xiàn)在他自己的醫(yī)術(shù)或許比一般的醫(yī)者都要高明,當然已經(jīng)想明白自己當初為何會病逝了。
這時,只聽扶蘇繼續(xù)問道:“父皇,此次儒家之事,您讓儒家教化黔首以期減少天下的罪犯和刑徒,其實也是在用儒家之仁克制法家之嚴,兒臣理解得可對?”
“不錯!儒家雖然有不少心思不正之人,但儒家學問還是有些道理的。朕其實也明白,秦法之中應(yīng)該還有一些不好的地方,而且隨著時間的變遷,有些法令也會越來越不合適宜,這就需要即時修改?!?/p>
“而儒家的責任之一就是發(fā)現(xiàn)這些不對的地方,然后上報過來,如此才能減少天下刑徒,自然也就能讓天下百姓歸心大秦。儒家和法家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既相克又相生,如果說儒家是仁心,那么法家則是仁術(shù)!”
扶蘇詫異地道:“法家不是嚴刑峻法嗎?為何會是仁術(shù)?”
“只要心懷仁心,制定出來的法令自然就是仁術(shù)。大秦律法管理嚴明,一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論是軍功貴族還是世家官員,他們都知道哪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能做,因此他們便不會隨意去觸犯秦法,導致被罰沒好不容易得來的爵位,失去貴族的生活?!?/p>
“因此他們也很少會有人會去干營私舞弊以權(quán)謀私之事,朕也不用擔心他們禍亂朝政以致于要屠殺功臣;大秦律法看似嚴苛,其實何嘗不是對那些貴族和官員的一種保護,否則沒有嚴法管著,他們不知道會干出多少禍國殃民之事?到時候只會逼得朕不得不殺人了!”
“而且,要是沒有相對合理的律法維持整個社會的秩序,那天下就會變成弱肉強食,彼此自相殘殺,然后就是屠殺和戰(zhàn)爭造成國家崩潰,到時候不僅僅是數(shù)百萬百姓黔首死亡,就算是貴族和世家也很難幸免于難,春秋戰(zhàn)國這數(shù)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王公貴族被殺被屠!”
“因此,法家只是表面上看似嚴酷,其實行得卻是真正的大仁之術(shù)!”
縱觀未來兩千多年的皇朝,他這個“暴君”始皇帝真正屠殺的人其實算是非常少的,不僅是大秦的功臣如今都好好的活著,就連他滅六國那十年大戰(zhàn)中死亡的人數(shù),相比后來楚漢相爭死掉的人也少太多了!
在秦國兼并六國之前,七國人數(shù)合計在兩千萬到三千萬之間,而秦統(tǒng)一后的人口統(tǒng)計大約在兩千三百萬,如今十多年之后大秦已經(jīng)有三千萬人口了。
而那夢境之中三年之后的一場楚漢之爭,不過四年時間卻死了近兩千萬的人,使得漢初之時華夏族只有一千多萬人了。
那些人再怎么罵他“暴君”,說他焚書坑儒,但是相對于千萬人數(shù)的死亡,那根本算不了什么,何況就算是他們再怎么抹黑他,那些史書上卻也沒有說他屠過城,更沒有大規(guī)模屠殺過平民百姓。
而且其他朝代的更替過程中,哪次不是人口銳減?
西漢到東漢,人口從5900萬減少到2700萬;東漢三國至西晉,人口從5900萬減少到800多萬;隋朝到唐初,人口從4600萬減少到2000多萬;南宋和金到元朝,人口從1億減少到2300萬;元末明初,人口從7400萬減少到6100萬;明末到清初,人口從7000多萬減少到2000多萬。
而大秦之所以不用大肆屠殺,也一樣可以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法家功不可沒,特別是軍功制的嚴格執(zhí)行,也不允許他手下的大軍無節(jié)制濫殺無辜,就連六國戰(zhàn)敗的普通士兵他都沒有殺,而是讓他們成為戰(zhàn)俘拉去修長城,何況是普通的黔首百姓?
扶蘇有些呆滯,在他眼中一直是嚴刑峻法殘忍之極的秦法,在父皇看來卻是大仁之術(shù)?
他一時無法接受,可是如果以天下帝王的角度來看,父皇說得確實是對的,法家可以讓大秦國家有秩序的運行,而一旦破壞了這個秩序,那只會造成天下更多人的死亡!
他愣了片刻,終于點點頭道:“父皇,兒臣明白了!”
“還有問題嗎?”嬴政問道。
扶蘇一怔,接著有些小心地道:“父皇,兒臣、、、、、、兒臣還有一事。”
“何事?”
“兒臣想去民間看看!”
嬴政眉頭一皺,看著扶蘇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