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失眠,多汗、心慌、胸悶,一個方子,助你滋陰血、通陽氣
這兩天門診上一連接診了5、6位心慌、心悸的患者,他們有的跟我說,自從新冠康復了,就一直遺留了心慌、胸悶的問題,常常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也不是;而有的人,則是因為最近天氣熱,在外邊干體力活,出了很多汗之后,就開始覺得心慌了,總感覺胸口就像壓了塊大石頭一樣上不來氣,渾身不得勁。
那這該怎么辦呢?其實對于這類病癥,醫(yī)圣張仲景有一個方子,叫炙甘草湯,臨床上,我常常變化加減應用,對于改善很多心臟類的問題,比如說,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臟病、或者心肌缺血等等,都是有不錯改善的。

那我來說說,這里面的道理:
張仲景說,脈結(jié)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也就是說,當摸一個人脈的時候,感覺里面就像一根繩子上打了很多結(jié)一樣,跳跳停停,一會有,一會又感覺沒有,同時這個人可能還伴隨著內(nèi)心慌恐、驚悸、害怕、心慌等等,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到胸前區(qū)心臟在砰砰亂跳,那么這個時候,就可以用了。

中醫(yī)認為,心臟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與心陰陽兩虛有關(guān),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旦心氣不足、心陰虧虛,就會造成心神失守,從而心神動搖,就會引發(fā)心悸、心慌的感覺。

我們說,為什么一些中老年人,在新冠之后,很多就會出現(xiàn)心慌、胸悶的問題,或者一些人勞累出汗之后,就心慌了呢。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就是疫毒導致了我們身體為了抵抗外邪,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造成氣血耗傷;而且外邪往往會直接攻入心經(jīng),這樣更容易損傷心經(jīng)的氣血;而汗血同源,出汗本就等于傷血啊,汗出多了,心血也就虧虛了。

所以,對于這種情況,要想改善,就當以氣血并治、陰陽同調(diào),以養(yǎng)心復脈為要。
那么,炙甘草湯,又常被稱為“復脈湯”,再合適不過。
里面有人參可以大補元氣,炙甘草、生姜、大棗等,則能夠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脾好了,氣血就生化有源;然后重用生地,旨在滋陰補血;和阿膠、麥冬、麻仁一起滋心陰,養(yǎng)心血,以充血脈。中醫(yī)講,陰陽互根互用,陰無陽則無以化,所以,還用到桂枝,溫心陽,通血脈,配合甘草一起,又能辛甘化陽,陰得陽助而生化無窮。

總之,幾味藥合用,陰血足而血脈充,陽氣旺而心脈通,氣血充足,陰陽調(diào)和,則心動悸、脈結(jié)代,皆得其平。
所以說,如果你也有心臟類的問題,這個方子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再正確加減變化應用,都會有比較不錯的改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