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也可以彈射起步,有點考驗飛行員的比亞喬P.7競技飛機

競速比賽往往發(fā)生在汽車領域,咆哮的發(fā)動機帶給人們視覺盛宴,同時也在推動汽車技術進步,其實航空界也有相似的競速比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就曾存在一個名為施耐德杯的水上飛機競速比賽,勝利者不僅可以獲得一座飛人親吻海浪的銀銅制獎杯,還能獲得價值不菲的獎金。

與汽車一樣,各航空俱樂部或飛機制造商很積極地參與競速比賽,一方面是獲得金錢和榮譽稱號,另一方面是展示自己的技術實力,于是出現(xiàn)了很多專業(yè)的競速飛機,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其中一款來自意大利的比亞喬P.7,也被稱為比亞喬 Pegna Pc7。

P.7的研發(fā)目的是參加1929年的施耐德杯,它是一種懸臂式的上單翼飛機,機體近似于船形,整體比較細長,駕駛員位置很靠后,停在水上時機體的一半都淹沒在水中。

飛機使用一臺850馬力的Isotta Fraschini V-12 液冷活塞發(fā)動機驅動,發(fā)動機艙位于靠近機翼前緣的機體段內(nèi),因為機體長度較長,仍然需要依靠一根長長的金屬軸才能驅動前方的可變螺距螺旋槳。

這款飛機安裝有水中螺旋槳和方向控制舵,飛行員可以像操作小船一樣駕駛飛機,最特別的是在發(fā)動機艙下方有兩具小尺寸的水翼,當飛機在水中達到一定速度后能將機頭抬升起來脫離水面。

飛行員在駕駛飛機的時候很考驗反應速度,在啟動發(fā)動機之前,他需要斷開發(fā)動機與飛行螺旋槳的動力連接,同時將飛行螺旋槳調(diào)整為順槳,利用離合器將動力傳輸?shù)轿膊康乃新菪龢?,此時的飛機就像摩托艇一樣突然加速,在前方水翼的作用下機頭快速升高,然后飛行員需要立即斷開水中螺旋槳的離合器,操作另一部離合器連接飛行螺旋槳,同時逐漸調(diào)整漿葉的傾斜角度加大拉力,直到飛機起飛。

這一套動作下來可以讓飛機像賽車一樣“彈射起步”,機頭抬起降低摩擦后可以很快加速起飛,當然這只是理論上,實際操作對于人類而言太考驗“手速”了,弄不好就可能機毀人亡,并且這種突然爆發(fā)也考驗機械的強度,扭斷傳動軸什么的也不是沒有可能。要說P.7有多難駕駛,當時預計的參賽隊伍中大多不愿意駕駛這架飛機,可以想象飛機到底是什么樣的復雜操作了。

飛行員托馬索.德爾莫林駕駛飛機進行了一些水上測試,飛機從沒有真實起飛過,它的離合器操作不順暢,還有作為比賽飛機在起飛階段太低矮難以被觀察到等問題,最終參賽隊伍駕駛別的飛機型號比賽,比亞喬P.7就此被放棄,第二架原型機建造工作也被終止。

比亞喬P.7水上飛機空重約1400千克,機長約8.6米,高約2.5米,翼展6.76米,機翼面積9.83平方米,飛行員1名,預計最大飛行速度能達到600千米每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