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日本戰(zhàn)國史·花之亂(18)黎明的曙光

2023-01-12 13:51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永祿之變


永祿八年(1565年)五月一日,三好重存率領(lǐng)家臣三好長逸、松永久通正式出仕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三好重存與松永久通均受賜了將軍名字的上字“義”字,改名為三好義重與松永義久。由于

五月十八日,三好義重再度與松永久通等人率軍一萬余進入洛中,分別于知恩寺、相國寺常德院著陣。此時丹波國人、六角家等反三好勢力均沒有異動,三好義重率領(lǐng)如此龐大的軍勢進京,實在有些令人懷疑。足利義輝雖然對此也有些疑惑,但是自認為是天下武士共主的他卻沒有因此提高警戒。

五月十九日上午,三好義重、松永久通突然對足利義輝的御所發(fā)起攻擊,足利義輝親自拿著薙刀與太刀作戰(zhàn),一番激戰(zhàn)過后,三好軍士兵討殺了時任幕府將軍的足利義輝,同時遇害的還有足利義輝的母親慶壽院、弟弟鹿苑院周暠。

根據(jù)軍記物的記載,曾師從日本戰(zhàn)國時代劍豪冢原卜傳學(xué)習(xí)劍術(shù)的足利義輝,在臨死前將自己珍藏的寶刀一一插在了身邊的地上,揮刀與三好軍交戰(zhàn),手上的刀砍鈍以后,便丟至一邊,拔出另外一把繼續(xù)奮戰(zhàn),接連砍死了三十幾人。雖然現(xiàn)如今有人以此來說明足利義輝這個“劍豪將軍”是個名副其實的武家棟梁,但是這個故事其實只是江戶時代的人們編造的,目的也不是稱贊足利義輝,而是教導(dǎo)當(dāng)時的武家子弟,只有匹夫之勇而無人君器量的主君是沒有前途的。

足利義輝被討取的消息震驚了當(dāng)時日本的各大勢力。要知道,三好義重的做法與“嘉吉之亂”、“本能寺之變”這樣的暗殺主君不同,而是在大白天正大光明地攻擊幕府將軍的御所,將其殺死。殺死足利義輝以后,三好義重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三好義繼”,松永久通也舍棄了足利義輝下賜的“義”字,將名字改回了久通。


弒主之謎


三好義繼為何要殺害主君足利義輝呢?根據(jù)以前的通說,足利義輝回歸京都以后開始著手恢復(fù)幕府的權(quán)威與職能,這樣的做法影響了三好家對山城國的支配,再加上足利義輝積極地參與各地大名的外交事務(wù),命大名們停止戰(zhàn)爭上洛奉公,引起了三好家的警覺。于是,三好義繼便決定以清君側(cè)的名義“御所卷”(兵諫),順便擁戴堺公方足利義維之子足利義榮為主,只是兵諫的時候稍微不小心用力過頭把將軍給干掉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當(dāng)然不是,自政所執(zhí)事伊勢氏被足利義輝清除出幕府以后,室町幕府的政所就一直處于半癱瘓的狀態(tài),根本難以處置各種糾紛。永祿六年(1563年),清水寺與本國寺因為清水寺山發(fā)生了糾紛,最終兩寺并沒有按照慣例尋找幕府介入,而是向三好長慶的代官松永久秀遞交了訟狀。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時下山城國住民對三好家的認可程度遠高于室町幕府,足利義輝根本沒有條件插手山城國的事務(wù),更別提影響三好家的施政了。再者,三好義繼殺死足利義輝以后,并未對政所執(zhí)事攝津晴門下手,這說明三好家壓根就沒有把攝津晴門放在眼里,因而這次攻擊將軍御所的行為,與先前室町大名們的御所卷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一邊,當(dāng)時各地的戰(zhàn)國大名雖然與足利義輝保持著良好的關(guān)系,但是足利義輝的種種騷操作卻也讓大名們對將軍有一些不滿。比如足利義輝在與毛利家外交的同時,賜予大友家北九州諸國守護職與九州探題之職,使得毛利家占領(lǐng)北九州的舊大內(nèi)家領(lǐng)國的想法成為了泡影。再比如足利義輝認可上杉謙信繼承關(guān)東管領(lǐng)、介入信濃國事務(wù),但是沒多久將信濃國守護職賜給了上杉家的敵人武田信玄,給武田家統(tǒng)治信濃國提供大義名分。除此以外,毛利家在西國繼續(xù)著與尼子家的合戰(zhàn),上杉謙信也深陷于與武田信玄、北條氏康的戰(zhàn)爭中,這些遠國的戰(zhàn)國大名短時間內(nèi)根本無法也沒有意愿上洛,對三好家造成不了威脅。

從足利義輝死后的情況來看,當(dāng)時三好義繼并沒有擁戴足利義榮上洛的跡象,這說明至少在殺死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以前,三好義繼壓根就沒有想擁戴其他足利氏支流取代足利義輝的地位。

既然通說中的說法被否定,那三好義繼殺害將軍的目的究竟為何呢?

其實從三好義繼的改名中就可以窺視一二,殺死足利義輝以后,三好義繼將名字改為“義繼”,其中“繼”字即是三好義繼表達三好家想取代足利家成為新的武家共主的意愿。教興寺合戰(zhàn)后,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將女兒送入三好家做人質(zhì),兩家的關(guān)系變得有些微妙,同時三好家的家格不斷地上升,足利家擁有的,三好家也全都有,比如攝關(guān)家外戚、獲賜日本皇室的“桐紋”使用權(quán)、有權(quán)直接向天皇申請改元等等。正是這樣的原因,讓三好義繼產(chǎn)生了三好家與足利家已經(jīng)平起平坐的錯覺,殺死足利義輝后,三好義繼仍舊使用河內(nèi)源氏嫡流的通字“義”字,而松永久通為了表示自己低主君一等,才舍棄了“義”字。

在三好長慶時代,雖然足利義輝、細川晴元多次背叛三好長慶與之交戰(zhàn),但是守護代出身的三好長慶始終擺脫不了舊身份秩序的束縛,即便三好家多次擊敗足利義輝、細川晴元,三好長慶也不敢公然弒主。而三好義繼就不大一樣了,他本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貴公子,上洛之際三好家正如日中天,早已擺脫守護代家格,因而他對足利義輝也沒有多少君臣之間的感情。年輕的三好義繼不知道父祖?zhèn)儎?chuàng)業(yè)的艱難,而是一心想站在公家與武家的頂點,這才會不顧后果地做出弒主的行為。


諸國大名的動向


在通說中,松永久秀是慫恿三好義繼殺死足利義輝的幕后黑手,然而實際上并非如此?!坝赖撝儭卑l(fā)生時,松永久秀仍在多聞山城內(nèi)居住,而三好長逸等人為了排除松永久秀對三好家的影響力,壓根就沒有通知他。

得知三好義繼公然弒主,自己的兒子松永久通還摻了一腳之后,松永久秀立即派人將在奈良興福寺出家的足利義輝的弟弟一乘院覺慶(足利義昭)保護了起來。

松永久秀是自三好長慶出任越水城城主時代以來的家老,與六角家、畠山家這些反三好家勢力也有過往來,深知創(chuàng)業(yè)的不易,也知道三好義繼的弒主行為是前所未有的暴行。正是因此,身為三好家重臣的松永久秀,為了日后避免遭到支持足利義晴、義輝父子的大名們的攻擊,才會下令保護一乘院覺慶,將來或許有機會能擁戴其上洛繼承征夷大將軍之職。

除了松永久秀以外,畠山家的重臣安見宗房也向上杉家的家臣去信,控訴三好家的弒主行為。足利義輝的伯父大覺寺義俊也請求上杉謙信以“再興天下”為名舉兵,與畠山政賴(畠山高政之子)、朝倉義景、武田義統(tǒng)、六角義賢、織田信長等人組成“三好包圍網(wǎng)”,討伐三好家。大家之所以對上杉謙信如此期待,是因為當(dāng)時流傳上杉謙信在永祿二年(1559年)上洛時,曾答應(yīng)過將軍足利義輝將來會討伐三好家,再興室町幕府的傳言。

然而,此時的上杉謙信陷在與北條氏康、武田信玄的戰(zhàn)爭之中。近國的大名中,朝倉義景正在試圖將朝倉家的勢力擴張至若狹國,因而朝倉家、若狹武田家根本就不重視京都的動態(tài)。六角義賢因為前一年的“觀音寺騷動”導(dǎo)致六角家衰弱,也沒有余力出兵。美濃國的一色家(齋藤家)與三好家曾經(jīng)是同盟,加入討伐三好義繼行列的可能性極低。織田信長倒是愿意上洛,但是被一色家給堵在了半路上,織田軍也無法進入京畿。


三好家分裂


永祿八年(1565年)八月五日,一乘院覺慶在哥哥的奉公眾細川藤孝等人的協(xié)助之下,逃離了松永久秀的監(jiān)視,抵達了近江國的和田城。在一乘院覺慶出逃的三天前,松永久秀的弟弟內(nèi)藤宗勝也在丹波國戰(zhàn)死,松永家在三好家內(nèi)的勢力急轉(zhuǎn)直下。

十一月十六日,三好長逸、三好政勝、石成友通與高屋城的三好政康等人商議之后,率軍進入三好義繼的居城飯盛山城,殺死了三好義繼的奉行人長松軒淳世等人,逼迫三好義繼放逐松永久秀、松永久通父子。在松永久秀失勢以后,石成友通繼承了松永久秀的地位,因而三好長逸、三好政勝、石成友通三人被稱為“三好三人眾”。

失勢的松永久秀立即與擁戴一乘院覺慶的畠山政賴結(jié)盟,同時還拉攏了三好義繼的弟弟松浦孫八郎加入己方。永祿九年(1566年)二月十七日,畠山、松浦聯(lián)軍與三好軍在堺附近的上野芝交戰(zhàn),三好軍不敵敗北,堺落入了畠山政賴、松浦孫八郎的手中。與此同時,與松永久秀有著說不清道不明關(guān)系的攝津國人也紛紛舉兵,攝津國瀧山城、越水城、勝龍寺城、山城國的西院城都加入了松永久秀的一方,三好義繼、三好三人眾的勢力被壓制在了飯盛山城至芥川山城一帶。

三好家的內(nèi)斗讓一乘院覺慶察覺到了上洛的機會,他讓側(cè)近和田惟政、細川藤孝與尾張國的織田信長、三河國的德川家康聯(lián)絡(luò),請求二人派出軍隊參陣,隨后又積極地與朝廷外交,于四月二十一日敘任從五位下左馬頭,改名足利義秋(后改為足利義昭,下文統(tǒng)一用足利義昭)成為欽定的下一任幕府將軍。六月八日,松永久秀方的筒井平城陷落,根據(jù)《多聞院日記》的記載,同城中有一部分軍勢是“尾張國人”,說明織田信長早已派出小規(guī)模軍勢進入京畿支援足利義昭了。

七月十三日,足利義昭給若狹武田氏發(fā)去了催促參陣的御內(nèi)書,伯父大覺寺義俊也向大和國的國人十市氏發(fā)去書信,同時拉攏了伊賀國守護仁木氏。另外,織田信長一度嘗試率領(lǐng)大軍上洛,但是卻在美濃國被三好家的盟友一色龍興派出的軍隊堵截,最終失敗。


阿波三好家


永祿初期的三好家勢力非常龐大,涉及京畿、四國十余個分國。三好長慶以飯盛山城、芥川山城作為三好家在京畿的根據(jù)地,重用家臣松永久秀、三好長逸統(tǒng)治畿內(nèi),此即三好家的宗家,而三好長慶的弟弟三好實休以阿波國的勝瑞館為中心,任用三好康長、筱原長房等家臣統(tǒng)治四國與河內(nèi)國南部,此即三好家的分家阿波三好家。

在三好三人眾發(fā)動政變之際,阿波三好家在河內(nèi)高屋城的代官三好康長站在了三好三人眾的一方,然而在阿波國的另外一個重臣筱原長房則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舉動。在三好義繼丟失堺港以后,堺公方足利義維之子足利義榮前往淡路國的志知,準備渡海上洛,筱原長房則率領(lǐng)兩萬五千人的阿波勢軍隊先行渡海抵達攝津國兵庫津,隨后攻陷了瀧山城與越水城。

與三好義繼、三好三人眾不同,筱原長房選擇的路線與松永久秀一樣,他也不想白白浪費足利將軍家對全國的影響力,想通過擁戴足利氏出身的足利義榮建立起一個新的政權(quán)。由于足利義昭、足利義榮等足利家出身的人開始介入,導(dǎo)致畿內(nèi)的局勢由三好家內(nèi)訌擴展至


三好義繼的舉兵


永祿九年(1566年)六月,三好義繼占據(jù)了優(yōu)勢,便公開了養(yǎng)父三好長慶的死訊,于二十四日在真觀寺為三好長慶舉行的葬禮。

進入七月以后,局勢開始對松永久秀不利起來,畠山政賴、根來寺相繼與三好三人眾和談,松浦孫八郎隨后也背離了松永久秀。七月十三日,山城國的西院城陷落,十七日,攝津國勝龍寺城、淀城陷落,除了大和國以外,還支持松永久秀的勢力已經(jīng)寥寥無幾。八月二十九日,三好三人眾派出三千軍勢攻入近江國,足利義昭不得不離開近江國,經(jīng)過朽木谷前往若狹國依附妹夫武田義統(tǒng)。

九月二十三日,足利義維與兩個兒子足利義榮、足利義助渡海抵達攝津國,在筱原長房的擁護下進入了越水城。次年永祿十年(1567年)正月五日,足利義榮敘任從五位下左馬頭,在官位上與足利義昭對等,也成為了幕府將軍的繼承人。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三好義繼卻在二月十六日背離了三好三人眾與阿波三好家,加入了松永久秀的一方。原來,三好三人眾為了對抗松永久秀一黨,與阿波三好家結(jié)盟,這樣一來三好家宗家就必須也舉起支持足利義榮的大旗。前文提過,三好義繼弒殺足利義輝的原因便是想取而代之,但是三好三人眾卻背其道而為擁立足利義榮,如此一來原先的計劃失敗不說,三好義繼還背上了一口弒君者的黑鍋。

二月二十八日,三好義繼對畿內(nèi)國人表示,松永久秀乃是大忠之臣,然后嚴加批判三好三人眾的不法行為。三好義繼舉兵之后,松浦孫八郎、畠山政賴等也立即加入了三好義繼的一方,畿內(nèi)的局勢轉(zhuǎn)變?yōu)槿眉易诩?、松永久秀擁立足利義昭對抗阿波三好家、三好三人眾擁立的足利義榮。


信長的“天下布武”


織田信長在舊日的形象一直都是一個不拘泥于常理,輕視舊貴族、舊勢力的革新者,然而隨著近年來對織田信長的研究愈加深入,信長的形象越來越飽滿,也從一個蔑視幕府的革新者,成為一個幕府的忠臣。

在永祿之變后,織田信長便立即表示自己會站在足利義昭的一方,并且還曾多次嘗試打通尾張國與近江國和田城之間的通路,支援足利義昭。不過,由于美濃國的一色義棟(齋藤龍興)是三好家的盟友,所以在一色家的阻擊下,織田信長的計劃最終沒有成功。

永祿十年(1567)八月一日,有著“美濃三人眾”之稱的稻葉一鐵、氏家直元、安藤守就三人背叛了一色義棟,加入了織田信長的一方,給織田家送去了人質(zhì)??椞镄砰L隨后立即出兵,包圍了一色義棟的居城稻葉山城。九月,稻葉山城開城投降,一色義棟與家臣長井道利等人退往伊勢國的長島,美濃國大名一色家(齋藤家)滅亡。

十月十三日,上杉謙信給織田信長送來書信,祝賀信長平定美濃國,大約在此期間,織田信長也開始使用刻有“天下布武”四個字的印判。

早年“天下布武”曾被解讀為織田信長想要以武力平定天下的意思,然而織田信長的印判除了對家臣的書信使用以外,在與大友宗麟、毛利元就、伊丹忠親、上杉謙信、佐竹義重、武田信玄、伊達輝宗、田村清顯等戰(zhàn)國大名的書信中都能看到。若信長真的是想“以武力統(tǒng)一日本”的話,那對這些大名使用這個印判,豈不是相當(dāng)于對他們宣戰(zhàn)?從織田家的外交方針來看,織田信長當(dāng)時與諸大名保持著良好的關(guān)系,自然是不可能這么做的。

其實,通過對當(dāng)時史料的解讀就會發(fā)現(xiàn),室町時代的人們口中的“天下”指的不是整個日本,而是室町幕府所在的京畿??椞镄砰L的“天下布武”,其實指的是平定京畿,擁戴足利義昭復(fù)興室町幕府,恢復(fù)武家在“天下”的統(tǒng)治。


來自岐阜城的使者


永祿十年(1567年)四月十二日,三好義繼進入了松永久秀的居城多聞山城,十八日,三好三人眾與反大和國的反松永勢力筒井順慶結(jié)盟,組成聯(lián)軍侵入了大和國。兩軍之后一直在南都奈良反復(fù)交戰(zhàn),但是誰也沒能力擊敗另一方。

八月二十五日,飯盛山城守將松山安藝守被松永久秀調(diào)略。九月,畠山政賴、根來寺給多聞山城派來了援軍,三好義繼、松永久秀隨后于十月十日夜襲三好三人眾方布陣的東大寺大佛殿,擊敗了三好三人眾。然而,這一次的戰(zhàn)火卻燒毀了東大寺的大佛,這也是自“治承·壽永內(nèi)亂”平重盛燒討南都以來,東大寺第二次在戰(zhàn)火中燒毀。

十一月三日,朝廷派出使者勸修寺晴右、山科言繼等人前往攝津國富田的普門寺,負責(zé)交涉讓足利義榮出任將軍之事。次年永祿十一年(1568年)正月,朝廷正式?jīng)Q定讓足利義榮出任次任征夷大將軍。雖然足利義榮在二月六日給朝廷獻上的“將軍宣下費用”中夾雜了不少惡錢,不過朝廷還是在二月八日下達了旨意,足利義榮則在二月十三日于攝津國富田接受了宣旨,正式出任征夷大將軍之職。

另外一方面,得知足利義榮動向的足利義昭非常著急,他多次向越前國的朝倉家派出使者,希望調(diào)解朝倉家與加賀國一向一揆的糾紛,然后派遣軍勢上洛。遭到朝倉家拒絕以后,足利義昭于十一月二十一日親自前往一乘谷的朝倉館勸說。永祿十一年(1568年)足利義榮出任征夷大將軍后,足利義昭與朝倉義景一同在三月六日給上杉謙信派去使者,希望調(diào)解上杉謙信、武田信玄、北條氏康之間的戰(zhàn)爭,以便更好地支援京畿。另外,足利義昭還給西國的吉川元春(毛利元就之子)去信,希望吉川元春能夠說服毛利元就出兵上洛。

然而,毛利家仍然處在與尼子家的戰(zhàn)爭之中,并不想響應(yīng)足利義昭,上杉謙信則因為武田信玄煽動越后國國主本莊繁長叛亂而疲于國內(nèi)的戰(zhàn)事,也沒有余力上洛。足利義昭的上洛命令根本無人響應(yīng),歸洛的日程似乎也是遙遙無期。

就在足利義昭一籌莫展之際,朝倉館迎來了一名來自美濃國岐阜城的使者,這名使者帶來了曾被足利義昭予以厚望的織田信長的消息——織田家已經(jīng)平定美濃國、尾張國與北伊勢國,決定擁戴足利義昭上洛就任征夷大將軍,驅(qū)逐逆賊三好三人眾與足利義榮,重現(xiàn)室町幕府的榮光。

除了織田信長以外,織田家的盟友淺井長政、德川家康也表示愿意出兵協(xié)助足利義昭。喜出望外的足利義昭這時才將自己的名字從“義秋”改為“義昭”,在確定朝倉家不會出兵以后,足利義昭于七月離開了朝倉館,在織田家家臣們的擁戴下進入了美濃國岐阜城下的立政寺之中,接受了織田信長的覲見。

永祿十一年(1568年)九月七日,織田信長召集尾張國、美濃國、伊勢國的軍勢,自岐阜城出陣,與德川家康、淺井長政等戰(zhàn)國大名擁戴足利義昭為主,舉起了上洛的大旗。隨著畿內(nèi)揚起了織田家的木瓜紋旗幟與信長的永樂通寶旗印,畿內(nèi)的住民以及日本即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日本戰(zhàn)國史·花之亂(18)黎明的曙光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岗巴县| 永安市| 砚山县| 长顺县| 河北区| 荥阳市| 陇西县| 且末县| 高雄县| 澳门| 九寨沟县| 融水| 海兴县| 麻阳| 黎平县| 株洲市| 永新县| 泰兴市| 二手房| 潞西市| 社旗县| 绥芬河市| 高雄市| 洪雅县| 南京市| 石嘴山市| 衡南县| 峡江县| 通道| 南皮县| 饶平县| 辽中县| 毕节市| 准格尔旗| 平阴县| 岳普湖县| 大田县| 盐源县| 探索| 扬州市|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