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醫(yī)療腦病專家李博主任:關于孩子的抽動知識你了解多少?
門診上,一位媽媽帶著一個約八九歲的小姑娘前來就診,神情緊張的說:“醫(yī)生,我孩子這學期成績下滑的厲害,老師說最近她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學習興趣不如之前,這不,這次考試又沒考好,老師給我打電話,我趕緊帶她過來看看。她原來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呢!醫(yī)生,這是咋回事呢?”。我仔細看了看眼前這個孩子,她似乎也有點緊張,時不時眼睛眨一下,有時輕吸一下鼻子,輕咳兩聲,放在桌上的手臂偶爾抖一下。
“孩子眨眼、吸鼻子、手臂抖的癥狀有多長時間了?”
媽媽說:“四五個月了吧,主要是眨眼,我覺得是她看平板太多了,最近限制她使用時間好點了,手臂抖倒是沒覺得很厲害,偶爾吧?!?/span>
隨后,我又問了問孩子在學校的一些表現(xiàn)及老師反映的具體情況,最終,心里有了初步的判斷,在排除了其他可能伴有類似癥狀的相關疾病后,確診為“抽動障礙”。

孩子注意力下降,成績下滑,怎么就成“抽動障礙”惹得禍了?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兒童抽動障礙(抽動癥)。
01什么是抽動障礙

抽動障礙是一種起病于兒童時期、以抽動為主要表現(xiàn)的神經精神疾病,通常共患各種精神和/或行為障礙,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強迫行為/障礙、學習困難、焦慮障礙、抑郁障礙和睡眠障礙等。抽動大多起病年齡在18歲之前,4-8歲最多見,平均年齡約為6歲,在10-12歲最嚴重,然后逐漸減少,有些在青春后期和成年早期消退,男童較女童多見。
02抽動的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呢?

抽動是指突然、無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縮,分為運動抽動和發(fā)聲抽動。運動抽動指手指、面部、頸、肩、軀干和四肢的快速收縮運動;發(fā)聲抽動指口鼻、咽喉及呼吸機群的收縮,通過鼻、口腔和咽喉的氣流而發(fā)聲。
根據(jù)抽動的持續(xù)時間、參與的身體部分和肌肉群,運動抽動和發(fā)聲抽動可再細分為簡單性和復雜性。
需要指出的是抽動癥的孩子表現(xiàn)是多變的,這不僅是不同的孩子癥狀表現(xiàn)不一樣,對于同一個孩子來說,抽動也可以從一個形式轉變?yōu)榱硪粋€形式,或一個形式合并另一個形式。

03為什么孩子會得抽動癥?

抽動障礙是一種神經發(fā)育障礙性疾病,其致病因素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論,可能是遺傳、免疫、心理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些因素可誘發(fā)或加重抽動,包括壓力、焦慮、憤怒、驚嚇、興奮、疲勞、感染和被提醒等;另外,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喜歡喝興奮性飲料如茶、咖啡,喜歡吃巧克力等都可能與抽動有關。
04抽動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很多家長會將孩子抽動的癥狀認為是壞習慣而不加以重視。其實孩子對于抽動的癥狀是不可克制的,不僅會引起自身不適,還會引起社會適應性及情緒障礙等表現(xiàn)。尤其一些長期嚴重的抽動可導致社交孤立、被欺侮等。20%-30%的抽動障礙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持續(xù)的情緒抑郁、焦慮、低自尊等,社會退縮等亦常見。
抽動還會影響睡眠質量,孩子出現(xiàn)入睡困難或因睡眠不足而出現(xiàn)白天低覺醒狀態(tài),影響上課,注意力下降,進而影響學業(yè)。
05我家孩子的抽動嚴重嗎?
臨床上常根據(jù)病情將抽動障礙簡單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癥指輕微抽動癥狀,不影響兒童的正常生活、學習或社會活動;中度為經常性抽動癥狀,以某種方式干擾兒童正常功能和社交活動;重癥是指經常性抽動癥狀,嚴重影響兒童的生活、教育和社會活動。常用的抽動嚴重程度測量方法之一是耶魯綜合抽動嚴重程度量表,需要由專業(yè)醫(yī)務人員進行評估。
06孩子得了抽動癥怎么辦?

一旦孩子出現(xiàn)抽動的情況,家長也莫要驚慌。抽動障礙大多數(shù)可緩解,預后良好,少數(shù)癥狀遷延,但積極治療,兒童可正常學習生活。
常見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心理行為治療。對于輕度的抽動障礙患兒,可先行或僅給予醫(yī)學教育和心理支持,適當給予觀察等待期,并定期隨訪。中重度抽動障礙,影響兒童日常生活、學習和社交,應及早到兒童保健科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合理的藥物治療及行為干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