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高本林黛玉死薛寶釵嫁 高鶚使勁渾身解數(shù)強行合上的伏筆 避雷女王泡面歪曲紅樓夢原著
木石前盟水月鏡花始終不能成真,金玉良緣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這是紅樓夢原著的框架,兩樁戀愛婚姻均以悲劇收場。不同的是續(xù)書在這個框架里填上了狗血情節(jié),俗氣和戲劇化,更給三位主人公抹上了洗不盡的黑。

先說黛玉,絳珠還淚,愛為牽引,沒有愛的推動,還淚無法實現(xiàn),即便實現(xiàn)了也不綺美。石頭記將戀愛寫的那般真摯卻絕不嘩眾取寵,全書沒有海誓山盟卻讓人感到情比金堅,作者不用兩情相悅的字眼卻活畫出靈魂伴侶的圖畫,這是紅樓夢歷久不衰十分耐讀的地方,它真實到現(xiàn)實世界的人以書中人為現(xiàn)實世界的人,沒有任何不妥。黛玉在“苦瀟湘魂歸離恨天”一回里聽著二寶婚慶的喜樂,含淚含怒含怨,撕帕不及焚稿,口呼寶玉,你好!死不瞑目般撒手塵寰,被成功抹黑為棄婦怨女形象,雖能賺取一掬同情淚,卻夠廉價。以黛卿仙品,她的還淚日夜無悔,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可憐一株小草,淚盡人亡,等不到心急如焚,披星戴月,愿意飛回她身邊的寶玉。他們的道別成永訣,黛玉求仁成仁,莫怨東風(fēng)當自嗟,除寶玉外,她絕不委身臭男人。

再看寶玉,續(xù)書給寶玉一個擋箭牌,就是失玉瘋傻,使寶玉一形象顯得可笑又不值同情,寶玉的成長停滯在桃花社時對黛玉的憂心與分擔,他的負心讓人無可厚非卻也不愿理睬。后面與寶釵圓房的描寫和心理刻畫更夠讓人搖頭,鄙夷不屑之余難免替林妹妹不值。寶玉守護顰顰的決心和勇氣沒有得到擴展,他成了最沒有剛性的人,難怪為當代很多女性所不齒。
最后談寶釵,這位山中高士晶瑩雪經(jīng)續(xù)成了聽憑母親安排,半推半就搶了黛玉男朋友的木偶人。招來的罵聲不是一般的多,寶玉棄她出家似乎給她一個咎由自取的結(jié)局,試問紅樓大悲劇中誰為寶釵撒一掬同情淚?原因是什么?八十回中的寶釵有偶露真情的可愛,有含而不露的執(zhí)拗,更有其可嘆可敬之處,續(xù)書中全部不見,只覺她冷徹骨而不動人,虛偽又狡猾。如果得不到還原,寶釵就絕不會被讀者真心接受。金蘭契互剖金蘭語時那雙天地無偶的姐妹花,真情相待,同舟共濟。黛玉之將亡,是否將寶玉托付與寶釵?即便不曾,元春此時的指婚是賈府大房二房斗爭所逼,也包括嫡庶斗爭的險惡所逼。成婚的寶玉寶釵二人都明白他們的結(jié)合已成必然,而兩人齊眉舉案,相敬如賓的生活了一段時光。而他們二人的品格清奇之處都得到了完美展現(xiàn)-寶玉雖然與寶釵在一起,但他不曾放下黛玉;而寶釵恰又能夠成全寶玉這一孤僻,不奪人之美。直到寶玉出家,薛寶釵雖別離亦能自安。誰言寶釵的悲劇不夠深刻和震撼呢?寶釵作女兒時懂得分擔母憂以家事為念,深夜不眠。黛玉在瀟湘館因病不能安眠時寶釵因女紅不曾安枕,而為人婦后想她仍不得安眠,獨守著淚燭,聽憑與她同室而眠的那個被稱作自己丈夫的人懷想這自己的閨友。寶釵是清冷孤獨的,可寶釵似乎并不在意這些,無論是皇商千金,還是貧窮村婦,薛寶釵都能泰然處之。

續(xù)書捎帶抹黑的賈母,鳳姐。從沖突論的角度這使故事更富沖突性和戲劇化,但背離了紅樓夢恢宏的設(shè)置和對各主要人物的悲憫慨嘆。續(xù)書偽作吳氏石頭記更是離譜,女王泡面天天炒作符合伏筆,是紅樓夢底本,欺騙一些不熟悉紅樓夢的人,吳氏鬼本里黛玉還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絳珠仙草嗎?變得行為乖張暴力,動不動喊打喊殺,一言不合就要死要活。她的行為看起來比牛還健壯,合著前八十回曹雪芹描寫林黛玉病體西沉都是閑筆唄!賈寶玉變成了一個人形泰迪,看見個女的就想上手,沒有一點戀愛之心,只會四處逃竄。薛寶釵更離譜,薛寶釵跟沒見過男人一樣,愛上了和她爹一輩的賈雨村。這都是什么啊?現(xiàn)代人粗制濫造的低俗小說,令人作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