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越杯編程大賽:產出型追星,讓粉圈遠離氪金和互撕

大家好,我是盧詩翰,今天我想說一下楊超越杯編程大賽的事
其實在兩周前寫流量第二篇,粉頭和經紀公司盈利方式的時候,我隨口舉了一下某明星的例子,之后就有海量的粉絲來聯(lián)系我,不希望我提他們的事。因為實際上他們完全知道粉頭回扣的事,只是他們心甘情愿。
這個事實對我的沖擊挺大,我那時就在思考,年輕人追星其實是一種比較剛性的需求,畢竟很多人都需要精神寄托。我真正反對的不應該是追星,而是不正確的追星,比如低劣的刷流量模式,將自己變?yōu)槿巳鈹?shù)據機
但什么是正確的追星方式,我一時也想不出來
直到今天早上,有人把編程大賽的事和我說了一下,我那時就覺得,這個似乎,有一點不一樣。
因為傳統(tǒng)的氪金,刷榜,打投,都是資本的陽謀,粉絲們需要投入金錢或者精力。偶像則用銷量證明商業(yè)價值。
但再巨大的聲浪也無法掩蓋一個事實,粉絲在這個過程中,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
有了投入在心理上就不可避免的希望看見成果,“我刷了這么久的榜你可一定要贏呀?。 ?/strong>
所以伴生而來的高攻擊性、高對抗性和高透支率,成為了粉圈惡臭的來源
很多粉絲口上說,我只希望他好,不求回報,其實這個真不是你能決定的,你有了投入,自然的,心理潛意識就會希望看見回報。
為什么越小眾的粉圈事情越多?也是這個道理,心理投入太多,更不能容忍失敗
而這次的編程大賽,最大的區(qū)別是
他是有產出的
他沒有讓你無條件的投入一件事情,幫忙刷榜,幫忙打投
而是給了你內心的熱愛,一個具現(xiàn)的實現(xiàn)舞臺

實際上今天下午我看項目進度的時候,我就大致有素了。
50%的項目,根本人都組不齊,因為目前程序員多美工少,但很多項目美工需求量極大
80%的項目,連一個最終成品都未必能拿出來,因為那架構我看了都慌
但,這又如何呢?

最終結果如何,我覺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件事中,你做了很多自己從未做過的事,
你明白了5個人的項目組原來是需要程序+美工的合理分配的,
你明白了原來小程序和前端真的這么缺我是不是要轉行,
你明白了沒有產品經理協(xié)調大家還真的蠻難推進項目的。
而不是天天坐在微博前,刷榜,控評。重復自己天天做過的事。
在這樣的趨勢面前
所謂的飯圈排面,所謂的刷榜第一,所謂的控評,互撕,碰瓷,你們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不過是一些小伎倆,沒有任何意義
粉圈就留給你們自己玩了,我們揚帆去尋找新世界去吧
愿大家都能在這場征途中,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分割線----
最后,聲明一下,我沒收楊超越推廣費嗯嗯,其次,這個熱搜我也確定不是炒作出來的
因為這個話題就是我?guī)砦⒉┑?,看,真正大眾喜歡的東西,上熱搜也不是那么難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