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哲學(xué)】什么是柏拉圖的理念論?

柏拉圖的理念論
大家好,我是新人up主窮楓。
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柏拉圖的理念論。
柏拉圖是古希臘著名哲學(xué)家,與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賢。
他其中最重要的理論,便是他的理念論。
理念論貫穿了他的認識論,目的論,本體論,宇宙發(fā)生論多個領(lǐng)域。
柏拉圖的理念論,直接來自于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從個別事物尋求一般定義的方法。
在柏拉圖早期所寫的對話中,大概《歐底弗隆篇》是第一次在柏拉圖的專門意義上使用"理念"這個概念的。
在那篇對話中,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與歐底弗隆討論什么是虔誠的問題,蘇格拉底感興趣的并不是列舉虔誠的二三例子,而是要求解釋使一切虔誠的那個"理念"本身。要求弄清楚什么行動是虔誠的,什么行動是不敬的。
在另一篇早期著作中《大希庇阿斯篇》,討論什么是美的問題,詭辯家希庇阿斯分辨不清"美是什么"和"什么東西是美的"區(qū)別,列舉了一些美的事物,而蘇格拉底所要探求的卻是使那些事物成為美的那個美本身。
在這些早期著作中,柏拉圖的理念論已經(jīng)初具雛形。他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一般和個別割裂開,把一般當做獨立的存在,并加以絕對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分有。
虔誠的行動之所以虔誠,是因為它分有了虔誠的理念,美的東西之所以美,是因為它分有了美的理念。
比如說啊永雛塔菲可愛捏,是因為永雛塔菲分有了可愛這個理念,絕不等同于可愛本身。在柏拉圖那里,現(xiàn)實世界,也就是可感世界的事物是無法達到那個理念本身的,它能夠逼真到99%,但它就不能是完全一樣。
本來在蘇格拉底那里,普遍定義還是運用在諸如思維或理智的對象,精神生活范圍當中的,到了柏拉圖這里卻將它發(fā)揚光大,擴展到了萬事萬物。
他認為任何事物都有理念,包括自然物與人造物。因此在這個基礎(chǔ)上,他便區(qū)分出來了現(xiàn)實世界和理念世界兩個世界。
這里的現(xiàn)實世界應(yīng)該稱之為可感世界,而理念世界應(yīng)該稱之為可知世界。
可感世界與可知世界的概念,直接來源于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
可感世界就是我們處于的現(xiàn)實世界,這個世界是能被我們感官所感知的。柏拉圖認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生滅變幻之中,而生滅變幻的事物既不是"存在",也不是"非存在",既不是無也不是有,而是介于兩者之間,即我們所說的現(xiàn)象。
因此柏拉圖認識到在現(xiàn)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變的東西,因而在變幻之中的、相對的和暫時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著另一個穩(wěn)定的、 絕對的和永恒的世界作為前者存在的根據(jù),也就是他所謂的可知世界。
也就是說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