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被傳達的心意 (淺談《想要傳達給你的愛戀》)
本來這方面的話在某篇作品中便已“寫盡”,但這部推了20個小時的《想要傳達給你的愛戀》恰好就提供了這樣一個框架。
全文共 3000 余字。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戀×シンアイ彼女》(Steam),2023年8月4日。
本文基于我的第一次推,難免有疏漏有問題之處,期待各位讀者不吝賜教。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先說結論:我相信星野最終回到?jīng)蔡缮磉?,共譜一段真正美好的愛情故事。
1 御影之丘車站:悲歡離合之地
車站是連結御影之丘與外界(這里特指北海道)的樞紐。星奏正是“坐這條線路回來的”,在幾年后,她也將在這里告別御影之丘。這是離別之地,是洸太郎曾挽留過她的地方,是注定鉤連星奏與洸太郎的地方。

這里也正是所有線中出現(xiàn)的約會集合地,從而成為了愛情的港口,洸太郎可能與結衣挽著手、與鬧情緒的彩音交談,當然也可能真誠地沉醉于星奏的美麗動人之中。正將以此般形態(tài)不顧一切地“生根發(fā)芽”。

洸太郎在這里,追趕大巴,對側過臉的星奏喊出「我喜歡你」,從而得以與其成為戀人;在這里,顯露真情,發(fā)出“你愿意真正地和我在一起嗎”的詢問,從而收獲了幾天的溫情。

會花費兩天與女友在城中漫步,會期待出門時便看見期待的眼神,會為彼此的步伐而作出反應。這是普通的但又無比浪漫的愛情。對于這些,講述得最好的是?happy?ending?的彩音線。但僅有這些內容,這款?gal?只能成為?School?Girls Stories,最終落下中規(guī)中矩的評價。
悲中尋歡,離后永合,也許是車站的一個意義吧。所以星奏才奏了三回,我們暫且不去討論這個問題。
2 「我愿意讓你了解我的全部」
這句話出現(xiàn)的時機很微妙,它在彩音線與星奏線的某部分中均有出現(xiàn)。這里存在一個對比:洸太郎在對待星奏時,態(tài)度要遠加細膩。自然這是因為她才是女主。但仔細觀察,洸太郎溫柔的時候基本上是在一些顯然需要付諸溫柔的場景。例如他能回想起兩人的約定,是因為睹物思人,并且他“自己”很喜歡文藝社。至于其他場景則簡直“無可理喻”。
我使用這樣的詞匯,是因為在某些時刻,洸太郎簡直沒有一點情商。在S節(jié)后,他沒對正面臨著極難抉擇的星奏流露出半點的關心;曾經(jīng),他也沒相信過“秘密基地”;幾年后相逢時,他也只是生氣卻不在意星奏經(jīng)歷了什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并未了解對方,更不用談“全部”。在那種時刻提及,也許是一種諷刺。
星奏對彩音說,她喜歡洸太郎的“神秘感”,若當真是如此,那是可悲的了。也許她是在旁敲側擊,提醒洸太郎平時要注意與戀人精神上的交流。而洸太郎更不用說,他甚至在十年后才得知他幫星奏寫的“自薦信”(也許是吧)的后續(xù)。當然,我最開始對于這一劇情還有洸太郎為自己“掘墓”的解讀。不過,這一情節(jié)應當還是為了體現(xiàn)兩人的隔閡。正因如此,洸太郎才會認為星奏“總是輕飄飄的”。他甚至直到拍攝電影時才知道他的未來女友會作曲?。☉撌沁z忘了小學的事)!
也許,假如有一種可能,在?Glorious?Days?表演后,洸太郎能排解星奏的孤獨之感,那么星奏也許會永遠留在御影之丘,永遠陪伴在洸太郎身旁。
但是他沒有這么做……
新島一直在啟發(fā)我們從洸太郎的角度思考,卻因此讓我們忽略了對星奏感情的考量,在一夜的思系中,我才明白了第三次奏的原因。
固然,星奏沒能回復第一封信,這是星奏的問題,是避不開討論的。(至少我不能合理地解釋)
這是傳達的問題,也是我覺得最應當分析的重點。
3 「「傳達」」
這里用雙層引號,表示這是兩個人的事。
Gal名字叫做《想要傳達給你的愛戀》,不是《已經(jīng)傳達給你的愛戀》,亦不是《與你想要的愛戀》。這個我們在下面會提到。
為了與你感情升溫,我必然要將內心的聲音傳達給你。
但結果呢?
星奏對洸太郎說:“我加入文藝社,是想讓你教我寫信。(怎么樣把我的心意傳達給你。)”但洸太郎也沒太在意到這一點。“代寫情書”企劃得到的有關“傳達”的教訓,兩人似乎也置若罔聞。
重逢時分,是怎樣的呢?
是洸太郎情緒失控,堅持認為過去的自己被星奏利用?
是星奏留下的自認為寫得比坦露愛意的第一封信更好的便箋,卻不解釋理由,而只是宣稱不再見面,不留一點余地?

兩人解決感情問題的最佳方法于我們這些旁觀者實在再清楚不過了,但于當事的兩人,也許只有星奏知道他們需要什么。
星奏是知道了,但她不會表達;洸太郎是不知道的,但他不會詢求。在表面上風平浪靜的背后,必然是兩人各自不安的事實。這是兩人都沒能傳達的結局。
“愛戀”只是“想要傳達”,可終究由于某些原因,隱藏在了心底,標題是這樣的含義。只有至少一方主動解開心結,才能夠真正將愛戀傳達,將比愛戀更深刻的心意傳達。
在所有線中,洸太郎每次傳達愛戀(這是狹義的愛戀)時,除了小學的那封情書外,都得到了積極的回應(那封情書我們上面也解釋過了)。由此我們不妨猜想,在洸太郎明白何為真正的傳達時,在他“想再多追尋一下你的身影”時,星奏一定會回到他的身邊。

這是通過“阿爾法科隆”這一載體體現(xiàn)的,洸太郎終于開始在意他給星奏帶來了什么,而不是他希望從星奏身上獲得什么。正因如此,他才創(chuàng)作出了《你是阿爾法科隆》這部作品,雖然我們不知道它講述了什么故事,但它一定有對星奏真正意義上的理解。

「阿爾法科隆」并非只存在于某處的夜空中,她只存在于某人的愛戀中。星奏正是如此。所以我們說,《別了,阿爾法科隆》《從此以后的阿爾法科隆》終究是膚淺的。

以這部作品為契機,真奏能夠回到?jīng)蔡缮磉叀R苍S她聽見了遠處的召喚,她自己甚至也可能解開了心結。至于那句,“我再也不會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如果要解釋的話,應該是不想與那個不會傳達的“你”見面吧。她來履行婚約,來真正傳達彼此的愛戀了。
如果不這么理解的話也能接受,星奏又不是第一次沒有遵守約定了。
Gal?名字的英文注解也頗耐人尋味:?Our?First?promise and?your?words?I?wanted?to?express?that?day. 我為什么想傳達你的話語?
因為我想要理解它們,從而理解你。
理解你幾年來的故事,而非浮于上面的謊言??v然現(xiàn)實如何,雖然你“離我而去”“無法傳達你的心意”,“但我也會帶著比你更強的決心跟你說”,說出我的熱望。
“我想讓你永遠聽見星之聲。”
4 「星の聲」
星奏,因星之聲而奏響。因此,在“三年前兩人共同生活的時候”,星奏在?myPod?里留下了自己的作品。
然而洸太郎無法理解星之聲的含義,因此在兩人向海邊漫步時,他感受到了無比的空虛,不知道為何自己身處于當時,何為星之聲,何為星奏。


因此他才會覺得自己的話語“都敵不過不知道來自哪里的星之聲”。但他自己的話語,才是實實在在的、給予星奏無比豐富感情的星之聲啊。
「私が戻ってきたのはね。 もう一度、星の音を聞くためだよ。」
星奏與洸太郎的愛戀,是星奏作曲的靈感來源,也是洸太郎小說的原型。多么緊密的牽連。
一為星之聲,一為阿爾法科隆。星奏早已知曉自己是阿爾法科隆,但洸太郎仍然不知。
所幸,洸太郎最終還是明白了,并以自己的行動將一切展露出來。洸太郎會睜開眼的吧,星葵也一直等待著這個時刻,于是……
5 「那美好回憶的延續(xù)」
星奏正以溫柔無比的目光注視著睡著的洸太郎,她也許想到他醒來時的反應,想到他們今后將怎么一起度過人生。也許實在是太幸福了,她笑著瞇起了雙眼。

這是整個?true?end?的結局(當然是個人理解),摒棄了所有雜念與可能的、似幻似真的浪漫結局。洸太郎得到了星奏,于是,我們也看到了傳達的意義。
櫻花樹下遞向的情書,櫻花樹旁含情脈脈注視的彼此,櫻花樹下重逢的兩人……這是燦爛輝煌的季節(jié),是回憶的庚續(xù)。
早安之吻、一路順風、深夜情話……我們也許無法準確傳達自己的愛戀、也注定無法準確傾訴自己的心思,但我們仍然有一個清晰的對象,希望在其面前展現(xiàn)一個大致的輪廓。即使僅是如此,已經(jīng)足以讓對方了解自己的心緒,那正是想要傳達給你的愛戀。
傾盡?20?個小時推完一遍,一天一夜反復琢磨,這個?gal?也許只是在強調“傳達”這一行為。浪漫的留白,也許最終留下了星空下依偎的彼此。
?
“你是阿爾法科隆,是只屬于我的浪漫?!?/span>
“嗯……我想。我剛才聽到了……星之聲。”

此外,有個群友給出了這樣的評論。



我個人感覺這最多算個調侃,不然沒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