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孫塬鎮(zhèn):拜謁藥王孫思邈墓園
孫思邈是中國唐代著名的醫(yī)藥學(xué)家,被后人尊稱為“藥王”。據(jù)說,他是京兆華原(今銅川市耀州區(qū))人,故里位于孫塬鎮(zhèn)孫家塬村內(nèi)。這里有孫思邈的祖墳,他此后也埋葬回此地,長眠于父母墓葬旁邊——
2021年2月16日下午,我和家人游覽完藥王山景區(qū)后,前往不遠處的孫塬鎮(zhèn)孫家塬村,先參觀了這里的藥王祠、藥王出生地、藥王幼讀遺址等地。最后,臨走的時候,我們來到藥王正街南側(cè)的藥王墓園。
?
從路邊的大鐵門,穿過幽靜的小路,繞到墓園南側(cè),這里才是正門??赡芤驗槟箞@陰氣太重,可能因為時間臨近關(guān)門,所以根本看不到其他人,我獨自一人轉(zhuǎn)了一圈兒。
這座墓園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6250平方米。1000多年以來,這里都是古墓,有11座圓丘形封土,原為“孫氏祖塋”,也稱“藥王仙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孫思邈去世,葬入墓園中。
?
在墓園前方東西兩側(cè)的樹林之中,可以看到1992年3月5日豎立的《孫氏塋園重修記》碑和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豎立的《唐代敕封妙應(yīng)真人圣神之先塋碑》。兩塊石碑外側(cè)都修建著精美的碑樓,青磚打磨雕刻而成,高約6.5米,寬約2米,厚約1.5米。
《唐代敕封妙應(yīng)真人圣神之先塋碑》
《孫氏塋園重修記》碑
沿著墓園中間的道路,繼續(xù)向前方行走,迎面是孫思邈像。他正襟危坐,身披紅色斗篷,兩側(cè)臥著一條龍和一只虎。在這尊塑像的后方,就是孫思邈的墓葬了。
?
在“文革”期間,這里遭到破壞,墓冢全被夷為平地。1984年,按照老人的記憶,在原本的位置上,重新堆土修建起墓冢,并且在周圍種植柏樹。據(jù)說,孫思邈臨終的時候,叮囑子孫不要厚葬,墓內(nèi)不隨葬任何冥器,埋葬在父母合葬墓的旁邊。因此,他的墓葬規(guī)模很小,跟普通人沒有區(qū)別。
孫思邈塑像
孫思邈之墓
在孫思邈墓冢的西北側(cè),有一座規(guī)模較小的墓冢,為孫思邈父母的合葬墓,前方的墓碑上寫著“顯考孫府君、顯妣雷孺人之墓”。在孫思邈墓冢北側(cè),有一片茂密的杏林。相傳,孫思邈為人治病,從來不收取錢財,有人送給他杏時,他卻很樂于接受。因此,大家知道他喜歡吃杏,便為他種植大片的杏林。
?
藥王孫思邈一生治病救人,為人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這里都會舉行廟會,進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方圓百里,無論遠近,人們紛紛來趕廟會。祭拜藥王,祈求平安;盛況空前,歷代不衰。
孫思邈父母墓
尋根謁祖,紀念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