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布魯諾究竟因何而死?——運動的靜止主義(2-3-1-2)對亞里士多德

2-3-1-2 運動的靜止主義(Motional Staticism)
代表人物:布魯諾(Bruno)《論原因、本原和太一》
場域論:2.偽時間性、空間性的宇宙vs時間性的神圣法則
本體論:3.以太vs星體、生命(我思,Cogito)——太一
認識論:1.思辨理性Speculative Reason
目的論:漸進無限vs靜止
- Stalinism在哲學上對2-3-1-2實現(xiàn)了報復。
- 布魯諾把對立面的相互轉化稱為魔法,視為神秘的啟示。但對立面是瞬間同一的,是靜態(tài)的觀念,不是對立統(tǒng)一。
- 布魯諾堅持的不是日心說,是宇宙無限說:宇宙中有無數(shù)個星體,圈層Spheres不存在,喻指取消等級制,宇宙是無限大的,所以宇宙是沒有中心的。
- 伊拉斯謨(Erasmus)《愚人頌》、阿利烏教派(Arianism)認為Christ是高級魔法師,一般人也可以運用“魔法”,布魯諾支持這種人道主義觀點,認為人們可以通過一種本分的、靜止的方式獲得救贖,觸動了世俗王權和教權,被判為異端Heresy燒死。
- 魔法(思辨理性)演示:極小沒有內部,極大沒有外部,而有邊界必然同時具有內外部,所以極小沒有邊界,極大也沒有邊界,極小即極大。康德認為這種概念的短路是不合法的。
- 布魯諾主義使空間物化,變成靈氛Spiritum或以太——無限且可動的介質啟發(fā)了近代科學,最后空間在自然科學上被解構成物質。思辨理性啟發(fā)了新教改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