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勝族」東漢時期的涼州武力豪族(涼州集團(tuán))是怎么形成的 ???

武威大馬文化NO.0044 - 西北勝族
對于賈詡這樣的歷史人物來講,很多人對他并不陌生。因?yàn)閺臇|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到魏、蜀、吳三國鼎立,再到司馬炎建立西晉的這一段歷史,已經(jīng)被寫進(jìn)著名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而變得人盡皆知了。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不是那種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史料典籍,而是根據(jù)史學(xué)家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三國志注》及一些民間傳說加工創(chuàng)作的。將《三國演義》當(dāng)作真實(shí)的歷史看待的確是非常不合時宜的。
翻閱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也只能是讀到一些記事簡略的粗陳梗概,這無異于對很多想了解三國歷史的人造成了不小的閱讀障礙。直到南朝宋史學(xué)家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加入了不少內(nèi)容,豐富了三國歷史的記載,才讓可讀性大大增強(qiáng)。
但《三國志》和《三國志注》也依舊有著不同的版本,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古代文獻(xiàn)、典籍曾在五代十國時期遭遇過大量的佚失。但好在古代文人騷客都有摘引、抄輯這樣的習(xí)慣,使一些史料記載中的只言片語得以保存下來。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三國志》也是有很多不同版本的刻本。中國雕版印刷術(shù)由來已久,對傳承華夏文明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謂不同版本的刻本,就是因?yàn)橛∷⑴尾煌?,再重新雕刻活字的過程中,就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錯字。
對于不同版本的《三國志》,歷代都有大量的學(xué)者耗費(fèi)時間精力去批注書眉,或提出一些寶貴的意見。這使得輯佚、??薄⒂?xùn)詁、考據(jù)、注釋等,成為研究中古史的基本技能。
考慮到不能排除《三國志》被輯佚的可能,所以筆者在看待賈詡這個人物的時候,思考的角度和方式都略有不同。鑒于之前提出《涼史》的幾個不同研究的維度,本篇文章會帶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賈詡。
這樣做不意味著筆者將不同刻本的《三國志》隨意混在一起,更不可能把《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參和在一起。
但考慮到輯佚問題和《三國演義》巨大的影響力,尤其是1994年84集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擁有的粉絲群體。注定三國歷史會是一個久盛不衰的話題。

說到三國時期的涼州,很多人會帶入到《三國演義》中的劇情去看待涼州軍團(tuán)。從董卓入關(guān)開始,就注意到?jīng)鲋菸淞雷宓拇嬖诹?。但從董卓入關(guān)開始算,還是有些遲了。
因?yàn)樵诙咳腙P(guān)之前(類比于西漢竇融入京),還有孟佗用葡萄酒取悅十常侍的頭領(lǐng)張讓來獲取涼州刺史官職的故事。這一事件在清朝時期,被武威籍著名文史專家張澍寫了《涼州葡萄酒》這句詩:“涼州美酒說葡萄,過客傾囊質(zhì)寶刀。不愿封侯縣斗印,聊拼一醉臥亭皋?!?/p>
那是不是三國的故事以涼州為主線,可以從涼州刺史孟佗開始講?但隨著故事線的推進(jìn),賈詡因病還鄉(xiāng),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被抓時,又引出了自己是武威郡段颎(東漢末年太尉)外孫的名號來自保。
難道要從段颎開始講三國時期的涼州?但這樣也不太妥當(dāng)。因?yàn)檫€有因?yàn)轫n遂、邊章領(lǐng)導(dǎo)的涼州叛亂,而導(dǎo)致涼州刺史耿鄙急于平叛被奸吏殺害,東漢朝廷《議棄涼州對》的熱議。
故事線很多,但需要理清楚東漢末年的涼州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還不能直接選擇董卓、孟佗、賈詡、韓遂等歷史人物直接切入。而是要對「西漢、新莽、玄漢、東漢、曹魏、西晉」的斷代史有一個清晰的認(rèn)識。有了清晰的認(rèn)識,才會明白涼州武力豪族主導(dǎo)東漢走向的根本原因。

西漢元狩二年,漢武帝在匈奴休屠國故地建立武威郡。此時是武威這個地名第一次在歷史上出現(xiàn)。武威太守茅固、屠各太子金日磾?shù)热俗鳛槲鳚h時期涼州系的杰出人物在西漢歷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頁。
西漢有四大家族金張?jiān)S史,武威金氏排名第一。金日磾獻(xiàn)款歸誠,一舉開啟了涼州武力豪族輕車介士的先河。此后金日磾成為忠義的典范,后世的史料典籍中,若是遇到忠義之士必將拿金日磾做比較。甚至在墓志銘中,也會經(jīng)常提及金日磾?shù)娜柿x。
兩《唐書》均曰:“時人武威郡阿史那忠比之金日磾”(阿史那氏曾為前涼幕僚之一)。《大周故弘化公主李氏賜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長公主(弘化公主)墓志銘并序》也有記載:“同日磾之入侍,獻(xiàn)款歸誠?!钡???梢钥闯鑫渫鹗嫌绊懥薮?。
西漢元帝劉奭即位后,面對百廢待興的朝政卻顯露出優(yōu)柔寡斷的一面。最終自廢武功,讓西漢開始走向衰落。之后,漢成帝劉驁即位,太后王政君為主的王氏一族,又出現(xiàn)了王莽這種爭議巨大的人物。
新朝初始元年(公元前 8 年)十二月,新朝王莽接受孺子?jì)攵U讓后稱帝,即新始祖,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王莽在朝野的廣泛支持下,登上了皇帝位,開了古代歷史上通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王莽稱帝后,改涼州曰雍州,歸新朝管轄,武威郡(張掖郡)統(tǒng)轄:姑臧、張掖、媼圍(景泰縣)、播德、敕虜、郭楚、官楚(宣威縣)、西楚(武威縣)、南楚、北楚、傳武、勒治、揭虜、羅楚、居成、左騎、晏然(休屠北部都尉)、張掖屬國,十六縣一屬國,姑臧縣為雍州州治。
王莽改制天下大亂,王鳳、劉玄、樊崇、劉秀等紛紛起兵。世居河右之地的竇融一族,先仕西漢,后仕新朝,再仕玄漢。在如此亂局中,竇融拒絕前往巨鹿,而是選擇去涼州安居一方與梁統(tǒng)互為犄角,守護(hù)河右。
位面之子劉秀韜光養(yǎng)晦,戰(zhàn)新莽挫玄漢。最終在東漢更始三年(0025年),六月光武帝劉秀開國, 定都洛陽, 重新設(shè)立雍州,治所姑臧(涼州), 但是不久取消,后又設(shè)涼州牧,治所武威姑臧。
涼州豪族并起,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竇融效仿西漢武威金氏金日磾,誠心歸漢,被光武帝劉秀加授為涼州牧。西漢武威金氏金日磾?shù)摹矮I(xiàn)款歸誠”和東漢武威竇氏竇融的“竇融歸漢”,成為后世的著名典故。
東漢六大家族,以武威竇氏為首,形成了“一公、兩侯、三公主(竇穆尚內(nèi)黃公主、竇勛尚沘陽公主、竇固尚涅陽公主)、四二千石,相與并時。自祖及孫,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數(shù),于親戚、功臣中莫與為比。”的勝族局面。(《后漢書·竇融列傳》)
東漢六大家族中有五個家族發(fā)家于涼州,故又有“雄兵出涼州”的典故?!顿Y治通鑒》有記載:“烈士武臣,多出涼州,土風(fēng)壯猛,便習(xí)兵事。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據(jù)三輔為心腹之害者,以涼州在后故也?!?/p>
武威郡姑臧縣作為涼州州治,首當(dāng)其沖獲得了“天下要沖,國家藩衛(wèi)”的稱號。在騎射習(xí)武之風(fēng)盛行的大環(huán)境中,武威自然不負(fù)武功軍威之名。涼州武力豪族,就這樣成型了。

在了解涼州集團(tuán)形成的歷史淵源后,就不難理解三國時期的蜀漢為什么會北伐了。一旦蜀漢取得涼州,占有河右之地,便可以挺進(jìn)關(guān)中,對曹魏造成致命打擊。
涼州雖不在蜀漢管轄范圍內(nèi),但蜀漢一直對涼州念念不忘,并設(shè)置了涼州刺史這個空頭官職。馬超、魏延、姜維,這三任涼州刺史在蜀漢都是重臣。劉備和諸葛亮內(nèi)心非常清楚,重用涼州的人才有可能拉到?jīng)鲋萑说闹С帧?/p>

如東漢太尉段颎(段紀(jì)明)為首,武威郡段颎與武威郡田晏、武威郡夏育,組成了令叛軍聞風(fēng)喪膽的涼州兵團(tuán)。
但涼州兵團(tuán)離曹魏核心的潁川名士,距離太遠(yuǎn)有離心力。這也導(dǎo)致東漢涼州兵團(tuán)的頂尖謀士賈詡進(jìn)入曹操麾下時,會非常低調(diào)小心。

本文結(jié)語:《漢書·卷六十八·金日磾(第一駙馬都蔚)傳第三十八》:輔政歲余,病困,大將軍光白封日磾,臥授印綬。一日,薨,賜葬具冢地,送以輕車介士,軍陳至茂陵,謚曰敬侯。西漢武威金氏金日磾開啟了武威郡(涼州系武力豪族)高官輕車介士送葬和陪葬的先河。
金日磾是武威金氏公認(rèn)的望祖,是西漢四大家族(金張?jiān)S史)之首。東漢武威竇氏竇融效仿金日磾獻(xiàn)款歸誠,涼州系武力豪族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武威,不負(fù)武功軍威之名。唐詩《涼州詞》便是涼州武力豪族的歷史見證。


*武威,即武威郡,古稱雍州、涼州、雄州、雍涼、蓋藏、姑臧、翅城、赤烏、龍城、神鳥、西涼、屠各、獨(dú)孤、休著各、酋涂、浮圖、休屠、大涼、西州、武定、武興、涼城、蓮花城(狼山城)、七級城、不夜城、蓋鳥城、陰山城、臥龍城、鳳鳥城、展翅城、雍城、俠都、涼都?!逗鬂h書·光武帝記》注釋:“武威郡,故城在今涼州姑臧縣西北,故涼城是也”。
武威郡西漢時始置,隸屬涼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涼州區(qū))。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在原匈奴休屠國領(lǐng)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歷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設(shè)置為西北的文化、軍事、政治中心。
涼州(武威)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為我國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涼州詞(涼州曲)(涼州令)、西涼樂、西涼伎都曾在這里形成和發(fā)展,對保存我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傳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武威曾是涼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雍涼都督府、涼州牧、涼州刺史、涼州大中正、北魏涼州鎮(zhèn)、北魏姑臧鎮(zhèn)、河西節(jié)度、涼州總管府、涼州都督府、西涼府、甘肅提督、涼州總兵、涼州鎮(zhèn)守使、涼州府、甘肅巡撫、甘涼道、甘肅總兵、正一品涼州將軍府的政府駐地。
武威是雍涼文化的發(fā)源地,因此武威又被譽(yù)為“雍涼之都”。武威地勢平坦,有著河右之地最大的堆積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漢代時期涼州就有著“國家番衛(wèi),天下要沖”的稱號。
東晉時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華夏兩大中心之一。北魏時期,姑臧是北魏的兩大經(jīng)濟(jì)中心之一。隋唐時期,涼州是唐朝三大經(jīng)濟(jì)中心之一?!稕鲋蒹穑ㄓ褐蒹穑分姓f:“每在季王,常失厥緒。上帝不寧,命漢作涼?!?/p>
*本文為武威大馬文化的原創(chuàng)文章,所用圖片皆由武威大馬文化實(shí)景拍攝/制作。*本文如有錯誤遺漏,還請各位方家批評指正。武威大馬文化,立足涼州、瞭望全國、縱覽國際,將為您提供審慎科學(xué)的涼州文化IP咨詢。我們期望通過宣傳推廣,梳理唐詩《涼州詞》背后的文化脈絡(luò),建立一個以武威為核心的「涼州學(xué)」學(xué)術(shù)體系。*「西北勝跡」「西北勝族」「五涼文化」「奇聞趣事」「西北地理」「西北美食」「武威大馬文化說三國」「西北歷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