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導彈測試又失敗,但美軍宣布“部分測試”成功

文/行走斯圖卡
高超音速導彈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改變未來戰(zhàn)場規(guī)則的高端武器裝備。中國早就在2019年成建制亮相了一批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俄羅斯也進行了“匕首”和“先鋒”兩款高超音速導彈的多次試射,并且即將部署成軍;美國望著自家窩里正在孵化的一堆“蛋”,遲遲不見破殼,心里的焦急可想而知。
10月21日,五角大樓在在位于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太平洋航天中心,進行了一次高超音速導彈試驗;路透社很快就報道稱,這次實驗又失敗了。這是最近美國第三次試射失敗,也是10月2日首次試射成功后遭遇的第一次挫折。
不過要我們說,美國人也不用氣餒,這次進步還是很明顯的嘛??哲姷腁GM-183A,第一次失敗時連導彈都沒有甩出去;第二次失敗時,導彈推進器沒有點火;這次根據(jù)美軍的說法,試射型號的推進器還是成功地將導彈送了出去,只是半路上失效了。其實這也不是美軍在科迪亞克中心的第一次失敗,上一次失敗更不堪,導彈直接在發(fā)射架上爆炸,將整個發(fā)射場幾乎夷為平地。
當然,美軍還可以有另外一種選擇:分批成功。周三的時候,美國陸軍和海軍宣布,他們在弗吉尼亞州的沃洛普斯飛行基地,成功完成了高超音速導彈3個重要部件的測試任務;這次在阿拉斯加的測試,美軍至少也可以宣稱“部分成功”嘛——只要看開了,就沒有什么事情是丟臉的。而且相比于空軍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的野心,陸軍的策略就很聰明:在導彈本體尚未研制成功的情況下,先部署了一個連的發(fā)射系統(tǒng),這就叫“超前的期貨投資”。不管有沒有貨、先把坑占了,誰說陸軍都是馬鹿,鬼著呢!
但是這也反映出美軍對“失去絕對技術優(yōu)勢”的一種焦慮心態(tài),尤其是最近美國瘋狂炒作所謂“中國試射高超音速洲際核導彈”的話題,還說中國試射了兩次。雖然中國外交部多次澄清,那只是可往返航天器的普通發(fā)射任務,但是美國有些人就是一口咬定就是導彈,然后大肆鼓噪中國發(fā)展所謂“在軌打擊”能力,為五角大樓那些五花八門的遠程火力計劃,以及太空軍事方案尋找借口。
此前《環(huán)球時報》曾在評論中提醒過美方,中國無意進行軍備競賽,只需要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發(fā)展國防實力,就能夠打破美國所謂“絕對技術優(yōu)勢”的幻想;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jīng)濟體,擁有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制造業(yè),發(fā)展出先進的現(xiàn)代化武器裝備體系是順理成章的事,與美國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是必然的,部分領域超越美軍也是正常現(xiàn)象。
事實上,類似于高超音速導彈技術的情形在未來比不少見,比如國產(chǎn)003航母建造工期順利、下水也不是什么很遙遠的事情。我們也相信以我們技術人員的嚴謹,這款航母必定不會像“福特”級那樣帶病出征,屆時美國恐怕又要炒作“中國航母技術超越美國”的話題了。
中國的目標從來都是超越美國,在國防領域也是如此,我們要做的就是超越自己,立足于本國的安全需求發(fā)展國防;冷戰(zhàn)的勝利讓美國飄了,忘了當年自己也曾經(jīng)差點被拖垮的教訓。沒有了二戰(zhàn)與冷戰(zhàn)的紅利,現(xiàn)在美國想繼續(xù)搞“新冷戰(zhàn)”、再贏一次所謂的“大國競爭”,我們也只能說一句,這種春秋大夢還是少做一些比較好,人會變得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