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龐太師:抗擊西夏,堪稱北宋名臣,根本不是奸臣
在許多北宋題材的影視劇中,都會出現(xiàn)一位奸臣,他不僅與包拯為敵,還迫害楊家將,此人就是龐吉,人稱“龐太師”。在北宋歷史上,有一位叫龐籍的人,他名字讀音與“龐太師”的相同,因此許多人認為他是“龐太師”的原型。不過,歷史上的龐籍根本不是奸臣,那么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據(jù)史料記載,龐籍字字醇之,是單州成武(今山東省成武縣)人。1015年,28歲的龐籍考中進士,被任命為黃州司理參軍,在任期間,得到了知州夏竦的賞識。在夏竦的推薦下,龐籍調(diào)任開封府兵曹參軍,先后擔任大理寺丞、知襄邑縣、群牧判官、知秀州、殿中侍御史等職。在任期間,龐籍不畏權貴,敢于直言,被人譽為“天子御史”。

在擔任開封府判官時,宋仁宗的寵妃尚美人派宦官來到開封府宣旨,“免工人市租”。龐籍拒不從命,還上奏宋仁宗,“祖宗以來,未有美人稱教旨下府者,當杖內(nèi)侍”。對此,宋仁宗下旨,“自今宮中傳命,毋得輒受”。后來,龐籍因得罪了宰相李迪,一度遭到排擠,被貶到外地做官。1038年,黨項首領元昊稱帝,北宋與西夏開始交戰(zhàn)。
1041年,龐籍出任龍圖閣直學士、知延州、鄜延都總管、經(jīng)略安撫緣邊招討使等職,來到宋夏戰(zhàn)爭的前線。龐籍在任期間,嚴明軍紀,派出狄青等人率軍在要害之處修建堡壘,同時招募百姓屯田,逐漸收復了失去的領土。元昊率軍前來挑釁,結果無功而返。在龐籍的經(jīng)營下,北宋在西北地區(qū)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宋夏戰(zhàn)爭結束后,龐籍因功被調(diào)入朝廷,擔任樞密副使,很快又得到了升遷,“改參知政事,拜工部侍郎、樞密使,遷戶部,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jiān)修國史”,也就是龐籍成為北宋的宰相了!在擔任宰相期間,龐籍獎掖后進,積極推薦人才,比如說司馬光、狄青等人。
儂智高叛亂后,南方震動,宋仁宗打算派狄青為主將,率軍征討??墒沁@項任命卻遭到了韓絳的反對,他認為“武人不宜專任”。為此,宋仁宗詢問龐籍的意見,龐籍當即表示,“青起行伍,若以文臣副之,則號令不專,不如不遣?!表n絳想給狄青搞個文臣來監(jiān)軍,龐籍卻認為如果用文臣來牽制狄青,號令不統(tǒng)一,還不如不派狄青。

于是,宋仁宗下旨,“嶺南諸軍,皆受青節(jié)度”。沒過多久,前線捷報前來,宋仁宗大喜,對龐籍說:“青破賊,卿之力也?!睕]過多久,龐籍卷入了一個案件中,結果他遭到了韓絳的攻擊,還說龐籍有殺人滅口的行為。朝廷對此非常重視,結果查詢一番,根本沒有滅口這件事,不過諫臣們依然不斷上書彈劾龐籍。
1054年,龐籍罷相,出任鄆州知州,幾個后又被任命為觀文殿大學士、昭德軍節(jié)度使、知永興軍。1060年,龐籍被召到開封,不過此時他已經(jīng)73歲了,因此向皇帝請求告老。宋仁宗同意了,讓龐籍以太子太保的身份致仕,同時封潁國公。三年后,龐籍病死,終年76歲,朝廷下詔,“贈司空,加侍中,謚莊敏”。縱觀龐籍的一生,他不是什么奸臣,而是一代名臣。
參考資料:1.《宋史》;2.《續(xù)資治通鑒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