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元氣少女,每天給媽媽做大餐,羨慕哭了

疫情期間不能外出覓食,媽媽又不會做飯,吃飯問題怎么解決?
Solo就是這樣一個媽媽,她家伙食最近都被兩個女兒承包了。12 歲的大姐和 8 歲的妹妹在放假期間,對下廚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倦u腿、煎牛排、炸豬排、蒸扇貝……中餐西餐一應(yīng)俱全,每天變著法子給爸媽做好吃的。?
這個特殊的漫長假期,讓一家人度過了幾年來最親密的一段時光,就像突然被銀行發(fā)了“利息”,平常生活儲存的愛,都在這個假期發(fā)光、發(fā)熱。

自述?Solo?(頭像出自小女兒之手)

我的兩個女兒,是這個長假的家庭主廚,我叫她們 Chef Ma。
廢柴媽媽我不會做飯,所幸婆婆手藝非常好,一手包辦全家人的晚飯,我也就這樣度過了好多年“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


因為疫情,這個新年假期自動延長,大姐和妹妹跟我一起刷劇看《東京大飯店》,沒愛上木村拓哉,反倒迷上了一道道料理。
聽到她們說想自己做飯,我一開始的反應(yīng)是:不行不行!疫情期間能不去醫(yī)院就不去醫(yī)院,萬一切到手怎么辦?起油鍋燙到怎么辦?說了這么多,心大的爸爸只當沒聽見。

第二天,我睡到中午起床,發(fā)現(xiàn)桌上已經(jīng)擺好了番茄炒蛋和西蘭花。這是她們做的第一頓飯,菜品看著不驚艷,入口卻是好吃的。
大姐的番茄炒蛋,番茄已炒出汁,雞蛋口感鮮嫩,如果再加半勺糖,味道肯定會更好。妹妹的西蘭花,軟硬度也剛好。我雖然不太會干活,奈何會吃、會買,這一頓就打個三星半。

考慮到婆婆平日里的辛苦,以及兩姐妹想要嘗試做飯的熱情,我們做出一個決定:午飯自己解決!
畢竟兩個孩子平時“忙”,下課后要完成功課、鍛煉、晚飯、洗漱、閱讀這些事情,我們真正相處的時間不多,而我是個多愛和小孩聊天互動的媽媽呀。

話雖如此,看到她們切菜的樣子,真是忍不住緊張和嘮叨!
這時候,就得靠爸爸撐場了。切到手有創(chuàng)可貼,燙到有燙傷膏,做壞了就扔掉,全力支持。想當年大姐發(fā)燒,39 度燒了三天不給用退燒藥的,也是這個爸爸。

總之有了靠山和幫手,還有我這個采購,她們可以放心玩了!
?家庭版米其林開張了?

一開始,姐妹倆決定經(jīng)營家庭版米其林餐廳,說是重視我這個 VIP 客人,其實是不想每道菜都開油鍋,架勢蠻足的。不僅不讓進廚房圍觀,為了搭配前菜,還去冰箱找了一瓶最好喝的白葡萄酒,親自侍酒。
不僅不讓進廚房圍觀,為了搭配前菜,還去冰箱找了一瓶最好喝的白葡萄酒,親自侍酒。


前菜是西班牙火腿覆酸奶,淋蜂蜜點綴;主菜是煙熏三文魚和炒蛋,配凱撒色拉醬和酸黃瓜;甜點是無花果百香果泥,搭配椰子黑巧餅干和巧克力醬,還有藍莓和薄荷。
估計是沒找到甜品餐具,就拿我給她們買的迷你廚房刀叉來湊合。我把這道甜品形容為“百香果和無花果的組合拳”,漂亮!

看著折疊好的紙巾擺盤,還有就地取材的奇妙大餐,我也是蠻佩服她們創(chuàng)意上的不設(shè)限。我看她們一路笑場,以為會端出什么惡作劇料理,結(jié)果還挺好吃的。

接下來繼續(xù)開掛,我每天中午起床,等她們做好吃的。
?解鎖中西家常菜?

做家常菜,分工基本是姐姐負責葷菜,妹妹負責素菜。每天葷素搭配,成品有 2~3 樣,看起來簡單,但各種烹飪方式都用上了。

烤雞翅和烤雞腿,提前一天腌制,第二天直接烤;煎牛排,剛開始火候沒掌握好,我建議一面煎1分鐘后再翻面,第二次做時口感明顯更好了;炸豬排比牛排難伺候,下鍋前要仔細敲打。我起得晚,沒看到具體操作過程,但吃的時候能吃出來,豬排處理得不錯。

還有意面,我睡得模模糊糊的時候,聽到大姐在廚房里反復(fù)強調(diào)“奶油要濃稠”,沒多久就吃到了我記憶里最好吃的奶油管面。

妹妹炒孢子甘藍的時候,大姐隨口一說,“放點叉燒醬是不是會更好吃?”事實證明,這個主意真是絕妙,叉燒醬的甜美中和了孢子甘藍的微苦。
這些菜品,除了需要提前腌制的葷菜,都是她們看冰箱里有什么就做什么。我之前已經(jīng)放棄做飯,把家里的炒菜鍋都給了婆婆,只留下一個小煎鍋,也是委屈這對大廚姐妹花了哈哈!

到了二月中旬,姐妹倆開學了。每天坐在電腦前上網(wǎng)課,從早上八點多到下午三點,明顯能感覺到疲乏。除了下樓跑步、跳繩和網(wǎng)球揮拍練習,每天做午飯也能讓她們調(diào)整一下狀態(tài)。

看到小孩這么努力,廢柴媽媽也不好再這樣吃白食,想帶她們嘗試下我自己都沒做過的菜品。



醬爆豬肝,大姐切到一半,受不了豬肝的血淋淋,把刀給了我。因為是我切的豬肝,這道菜出品后唯一的缺點就是,切太厚了!

香椿炒蛋,一個不留神,整條沒切就混合蛋液下鍋了,雖然味道不錯,但這個吃法真是……

蒸扇貝是一道很適合小朋友練手的菜,扇貝是現(xiàn)成的,只需要準備細粉和調(diào)味料就可以了。

上桌后,我才發(fā)現(xiàn)蒜蓉是生的,問她大蒜怎么回事。她馬上就跺腳了,說是聽了爸爸的建議,但她自己主張的是炒過大蒜再淋魚露的。這個小插曲也挺好,幫助她早一點明白,忠于自己的直覺有多重要。
?自制漢堡大滿足?

莫爾頓餐廳因為疫情暫時閉店后,有朋友推薦他家的供應(yīng)商,我買了一些漢堡牛肉餅,Chef Ma 的漢堡店也順理成章營業(yè)了。為了這個漢堡,我還特地早起去買面包、生菜和芝士片。

經(jīng)過一番準備,她們理解了為什么有些漢堡就是可以賣那么貴,靠的是現(xiàn)煎現(xiàn)做,熱氣騰騰上桌。
煎完肉餅的熱鍋,撒入洋蔥翻炒,肉餅放上芝士片、生菜、番茄和酸黃瓜,雙手捏緊大快朵頤,也就 1 分鐘的時間,冷了就輸了。

我估算自制漢堡的成本大約是 15 元,爸爸不屑,覺得起碼 20 元。正好大姐電腦課在學Excel,我鼓勵她自己做一個成本明細表,根據(jù)超市采購清單,將生菜等食材精確到片,得出的結(jié)論是 17.79 元。

她做的時候有點煩躁,我告訴她,如果你將來想開一間餐廳,每天都會為成本發(fā)愁,有了這些數(shù)據(jù)心里更有底?。?/p>

因為做漢堡剩了些洋蔥和番茄,加上之前準備的肉糜和意大利面醬,我們臨時起意,再做個肉醬意面。
我也是一頭霧水,跟著她們參考食譜,摸索了一下。最后成品賣相不夠誘人,醬汁也不夠厚實,可以再改進一下番茄品種和配比。


在這個過程中,妹妹切洋蔥被辣到,抖了個小機靈,找護目鏡來幫忙。也是給大家一個參考,疫情過后,護目鏡還可以用來做飯!

在她們的影響下,我嘗試了烤雞、羊蝎子、糍飯糕和韭菜盒子,還和她們一起做了面條,都成功了,這里就不炫耀啦。
我有時候自嘲,在家里我像個吉祥物,每天睡那么多,只負責說說笑話、親親抱抱她們,再采購打掃和整理就行了。即便是讓很多媽媽都焦心的網(wǎng)課,她們也都適應(yīng)得很順利,自己照顧好自己的作業(yè),基本都獨立完成。


真的很感謝這個假期,讓我們一家四口可以這樣親密無間。
我有種銀行忽然發(fā)利息的感覺,但我的儲蓄又是什么呢?也許就像我朋友說的:“是你對生活的愛?!边@句讓我感動了很久的話,也送給所有度過這次特殊假期的朋友們。

在你們做的每一餐飯里,都是你們對生活的儲備和愛,希望疫情早些過去,大家能聚在一起開心地聊天、吃飯!
最近你家誰下廚?
歡迎留言聊聊你家的廚房故事。